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喜好领域扩大 淡马锡在华投资策略渐变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赵晓琳
2011年05月10日05:47

  由于屡屡参股国内银行、保险机构而曾被冠以“中国金融业最大外资投资者”标签的淡马锡在华的投资喜好范围正逐渐扩大。

  5月5日,上海医药披露淡马锡作为基石投资者将斥资3亿美元认购其H股股票,上海医药的投资价值因此得以凸显。对此投资,上海医药表示,此举为淡

马锡在非金融领域最大的一笔基石投资,也是第一次对中国地方国有企业进行基石投资。然而,淡马锡却依然保持低头做事的风格,对记者不愿过多表示。

  事实上,淡马锡“全面掘金”中国的布局去年就显露苗头。资料显示,淡马锡仅2010年度已公开披露的投资案例就有8起,占其自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投资总数三成以上,且投资项目不再拘泥于金融领域,而是广泛撒网于大消费、流通、制造等抗周期行业,如中国智能交通、亚洲果业、晶能光电、正通汽车等;亦有投资于目前热火的互联网行业项目——土豆网。

  据投中集团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淡马锡在中国投资市场共发生25起案例,已有3家公司在淡马锡入驻时隔数月即成功IPO,但淡马锡并没有选择抛售套现,而是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持有。如淡马锡在建设银行IPO前认购其5.6%股权,并在2010年建设银行发行配股时通过购买美国银行出售的供股权以实现增持。

  由于淡马锡投资案例具体信息披露甚少,难以计算其投资收益,但记者通过梳理其近年来投资案例发现,其在华投资较偏好PRE-IPO项目和担任传统行业大型企业IPO的基石投资者,VC投资较少。

  对此,投中集团首席分析师李玮栋认为,作为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管理资金规模较大,风险控制意识较强,对于规避投资风险的要求高于获取较高回报的需求,而VC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成功几率相对较低,且可预见的资产流动性较差,因此在其投资组合中占据比例很小。

  尽管2010年淡马锡完成的投资项目多以IPO基石投资为主,未上市企业投资的数量与规模并不大,退出收益不会使淡马锡出现较大的增长或波动。但目前其投资的土豆网已开启赴美上市进程,新华保险的A+H股上市预计最快将在三季度完成,可以预计,未来几年淡马锡将因所投的中国项目陆续IPO而实现在华投资的稳步增值。

  对于淡马锡在华投资策略的转型,李玮栋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出口拉动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而国内资金流动性的充裕、市场估值水平的提升势必将推高投资风险,这或许是淡马锡投资策略出发点由单纯着眼于IPO套利逐渐转向关注企业上市之后长期、持续的成长性与价值创造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