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盘点上半年十大问题公司:丑闻难击垮 股价继续涨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7月08日11:23
 

  上半年A股市场表现可谓乏善可陈,但问题频发的上市公司却是“亮点”纷呈,而其中一些公司在问题发生后却能很快逆转,“坏事变好事”,股价不跌反涨,令人诧异。也有一些公司是自身难以控制的原因,如八菱科技。中新网证券频道盘点出10家影响较大的“问题

公司”,无论是企业诚信缺失,还是“飞来横祸”,都折射出资本市场除了资本,更需要管理的提升和心态的彻悟。

  康芝药业(300086):

  “夺命退烧药”迷雾难散 业绩股价齐受重创

  2011年伊始,上市仅半年多的康芝药业遭遇到上市以来最棘手的危机。媒体对于“尼美舒利”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报道迅速升温,使得公司的拳头产品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被冠以“夺命发烧药”称号,产品遭遇下架。此后,关于产品安全性的争论,及医药行业江湖斗争的重重疑云成为焦点,至今未有定论。但公司产品一再受限,业绩无悬念滑坡,二级市场更是让机构避之唯恐不及,股价一蹶不振,以51.93%的跌幅(除权后)领衔上半年熊股。

  2011年一季报显示,康芝药业尼美舒利颗粒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2%,同期公司营业利润1342.2万元,同比下降54%;净利润1127.59万元,同比下降55.2%。一季报披露当天,康芝药业股价应声下跌9 .67%。

  但近期公司积极自救动作频频,接连出手收购延风等两家药企,并与康恩贝(600572)合作,合用“瑞芝清”品牌,缓解尼美舒利危机。6月30日,公司公告收购利好当天,股价涨幅达4.54%。

  完成收购后公司将加强对延风氨金黄敏颗粒的推广力度,导入品牌营销策略。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最终销售状况能否如愿尚是未知数。

 

  双汇发展(000895):

  丑闻反激发抄底热情 机构对空唱多为哪般

  双汇瘦肉精事件无疑是年内上市公司最大丑闻,其影响堪比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双汇多年积累的品牌价值瞬间降至负数,

  央视3月15日曝光济源双汇收购含有“瘦肉精”的生猪用于屠宰后,下午开盘双汇发展应声跌停,随后公司宣布停牌,作为基金普遍看好的消费股,双汇事件的后续焦点很快集中到“踩中地雷”的重仓基金上。而正当人们猜测双汇将砸出几个跌停时,多家机构却逆势看涨双汇发展,中投、银河等券商发布研报给予其“推荐”甚至“买入”的评级,仿佛“瘦肉精”事件带来了绝佳买点,让人怀疑其背后是不是仍然套在双汇发展内的多家基金公司在发挥影响力。

  在基金使尽浑身解数自救的努力下,双汇发展复牌后经过两个一字跌停,至56元要约收购价“红线”附近开始逐渐走强,即使在“五穷六绝”的大跌市里,仍逆势上涨超过10%。而同期上证综指跌幅为5.13%。

  基金“抄底”双汇的兴趣似乎并未减弱,7月4日,兴业基金旗下兴全绿色发布的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该只基金在建仓期买入双汇发展,目前持有双汇发展市值占到了基金资产净值比例的4.24%,仅次于五粮液(000858),为第二重仓股。

 

  ST大地:

  欺诈上市考验监管职责 变身ST显妖股特色

  3月17日,绿大地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而绿大地因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次日公司公告停牌,21日复牌一字跌停,22日,公司公告任命新董事长,当天股价低开高走,盘中最高上涨逾8%,之后一路盘整。5月4日起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绿大地”变更为“*ST大地(002200)”。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跌停。

  自去年12月份曝出何学葵持有的股权遭法院冻结后,绿大地股价已由40元左右一路狂跌至20.70元,公司以48.70%的跌幅居上半年“熊股”第二位。

  公开资料显示,绿大地上市以来早已“劣迹斑斑”,此次爆出问题绝非偶然。自2007年12月21日上市以来,公司两次更换财务总监,三度更换审计机构,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间更是五度反复变更业绩预报、快报,如此“高调”欺诈行为令人发指。

  但这样一家“有故事”的公司近期却受到游资追捧,6月13日至23日,5个交易日内公司逆势大涨16.13%,录得四个涨停板,在市场一片跌声中十分引人注目。随后股价开始盘整,截至6日收盘,*ST大地报13.58元,跌幅0.88%。

 

  中国宝安(000009):

  券商搭台公司唱戏 石墨烯闹剧了犹未了

  在券商机构的大力鼓吹下,沾上“石墨烯”概念的中国宝安股价高歌猛进,从1月下旬开始一个多月时间里,股价从13元左右涨至最高时的25.45元,几乎翻了一倍 。但随后公司“变脸”明确否认拥有石墨矿,此后券商与公司展开对峙,双方各执一词, “罗生门”暗战上演。虽然最后以深交所对公司及高管通报批评处分告终,但时至今日,中国宝安“石墨矿”事件仍难言尘埃落定,已有投资者拟向中国宝安索赔,维权或有新动作。

 

  哈药股份(600664):

  踩环保地雷遭市场唾弃 重组生变数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后,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废水、废气和废渣违规排放被媒体曝光,引爆了哈药股份多年来埋下的环保“地雷”。而随着报道逐渐深入,事件各方面细节也开始发酵。如哈药厂附近居民十余年来要忍受恶臭,即使夏天也要戴口罩生活,以及企业“广告投入是环保27倍”,却哀叹没钱治污。

  6月9日,哈药集团污染事件后续影响继续在股价走势上得到体现,哈药股份盘中一度跌至15.62元,创下约21个月以来的新低,最终收盘收于15.74元,跌幅达到6.64%,成交量24.91万手,换手率3.07%。

  由于担忧监管层以环保名义否定公司重组,哈药股份高层终于就哈药“超标排放事件”向公众道歉。6月13日晚,哈药股份发布董事会公告称,哈药总厂已规划在哈尔滨市阿城区建设新厂区。此举表面看符合了公众和环保的要求,重组预案也因此顺利获得股东大会通过,但公告中的“搬迁具体规划尚在制定中”的表述却是一个隐患,此外,有环保组织呼吁上交所惩戒哈药,重组不予放行,公司搬迁计划可能会再次无限延期。

 

  海普瑞(002399):

  “业绩门”后再涉“认证门” 高价神话变笑话

  从2010年净利润增长五成到2011年一季度业绩骤降四成,海普瑞让投资者见识了一回“业绩过山车”。4月18日一季报发布后,公司股价连续两日一字跌停,从此一蹶不振。5月24日,海普瑞创下上市以来最低价30.61元,较上市时已缩水近三分之二。

  海普瑞148元/股的高发行价上市以来一直备受质疑,而日前证监会发布的一则警示公告表明,监管部门已对这些质疑正面作出了回应。

  7月1日,证监会对海普瑞IPO的两名保荐人出具了警示函,认为其对发行人取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等事项的尽职调查没有勤勉尽责。事实上,以A股历史上第一高价发行的海普瑞,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提出公司是“我国唯一获得美国FDA认证的肝素钠原料药出口企业”,成为支撑其高价发行的重要依据。对于上市保荐人被“亮黄牌”,海普瑞公司方面称这只是证监会要求保荐代表人对尽职调查工作勤勉尽责,与公司无关。

  值得注意的是,肝素钠神话逐渐失去吸引力后,海普瑞再度抛出新“故事”,6月29日公司公告,计划在深圳坪山新区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基地,投资额高达51亿元。但市场对此反应平淡,有分析人士明确表示,研发生物医药对公司未来业绩贡献很难预料。

  八菱科技:

  “少人问津”IPO猝死 A股首现发行中止

  今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史上最密集新股破发潮,八菱科技“生不逢时”成为其中最尴尬的一个标志性事件。6月8日,八菱科技和其保荐机构民生证券联合发布公告称,由于询价对象不足20家,低于规定下限,双方决定终止发行。 由此,民生证券承销的八菱科技也成为新股发行改革以来首家发行失败的公司。市场对此普遍持肯定态度,认为中止发行是各方博弈的结果。

 

  骆驼股份(601311):

  涉嫌欺诈上市 县政府“救驾”度难关

  上市未满一个月,骆驼股份就被爆出在IPO期间曾因污染问题收到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公司停产整治的四份通知,但不知为何,骆驼股份竟通过了IPO过程中的所有审查,顺利于6月2日上市。针对上市前隐瞒被勒令停产整治事实的质疑,骆驼股份6月27日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上市前并未收到环保部门停产通知,而是在6月16日才收到。并称公司3年内未出现污染环境违法行为。而公司所在地湖北襄阳谷城县政府同时发文“说明情况”,表示是自己没有给骆驼股份发出停产通知,将主要责任揽了过来。

  至此,骆驼股份“欺诈上市”事件告一段落,公司安然渡过难关。然而对于发行各环节的质疑声并未平息,有投资者戏称县政府这份文件是 “挽救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一重工(600031):

  “行贿门”真相迷离 ?a href="https://q.stock.sohu.com/cn/000898/index.shtml" target=_blank>鞍钢邪浮辈涣肆酥?/strong>

  4月19日,网上一则署名“行贿改变世界”的帖子爆料,机械行业巨头三一重工多次采用行贿等非法手段,获取业务往来单位的订单,对象涉及多家“中字头”客户。受此影响,20日开盘后三一重工股价长针下探至跌停位,收跌4.31%。对此,三一重工高管集体噤声,总裁向文波只在微波上作出非正式的回应,并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而至今两个多月过去,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如何,似乎无人再提及。而三一重工的股价在一日蒸发60亿元后,第二天便收复失地进而大涨。另有观点指出,三一重工“行贿门”在此时被爆出,或是借机影响其赴港上市计划。

 

  伊利股份(600887):

  举报信引股价跌停 当事人始终沉默

  伊利股份“触礁”模式几乎与三一重工如出一辙。6月13日,在伊利“10送10”除权日当天,网上惊现一份名为《内幕惨不忍睹:伊利被这样掏空》的万字举报信,市场顿时激起轩然大波,同时伊利股价在当日上午10点半左右被砸至跌停。

  对此伊利集团态度明确,称举报信内容为诽谤,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则未作回应。当天晚些时候,网络上关于举报信的帖子便已消失。另据伊利回应,举报信中所称“伊利股份的液态奶、酸奶和冰激凌业务亏损”与事实不符。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