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猪周期“一把握就乱” 猪价波动恐难“熨平”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作者:曾颂、江玲玲
2011年07月14日16:15
有专家指规模化养殖、建立统一信息平台甚至可能放大波动
有专家指规模化养殖、建立统一信息平台甚至可能放大波动


  昨日经济新数据接连出炉:上半年CPI同比涨5.4%,其中猪价“功”不可没,7月4日至10日全国鲜猪肉批发价达到每公斤26.09元,再创新高。

  猪价波动令人伤神,消费者、养猪户和政府都想驯服这匹“野马”。但申万研究所昨日发表的研报提出新观点,猪价波动是“内生”的,任你“提高预警监测”、“推行规模化养殖”,都无法熨平;今年以来猪价的飙升,则主要源自养猪户试图把握猪价周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昨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模化养殖、建立信息平台甚至可能放大猪价波动。

  3年猪周期突然失灵

  生猪价格一起一落,完整周期大约是三年,这是养猪业多年来的黄金守则。申万研究所的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发现,2009年该守则突然失灵了,这与今年猪价狂飙关系密切。根据CEIC对全国36城的精瘦肉历史价格统计,猪价曾有两轮堪称完美的3年周期: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猪价走出一轮和缓的涨落;此后经历了2007年/2008年的历史高峰,于2009年6月回落。

  此后的事情就奇怪了:往常养猪户在这时会对能繁母猪作补栏,算上母猪产仔、仔猪育肥的时间,约一年后肉猪供应量可上升;但是,2009年夏季养猪户纷纷采取仔猪补栏的方式直接购买仔猪育肥,三五个月后肉猪即可上市。

  供应量过快上升,导致肉价数月后就掉头向下,这轮周期持续短短一年就结束了!2010年夏季,摸不准周期的养猪户不敢补栏母猪,又导致一年后的今天生猪供应紧张。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仔猪价格飞涨、能繁母猪价格平稳,可见养猪户仍以仔猪补栏为主,未采取供应更稳定、产量更大的母猪补栏方式。

  猪价周期“一把握就乱”

  “一年的猪周期,是由养猪户试图主动把握周期而产生的。”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李慧勇说。他解释道,2009年那个夏天,有经验的养猪户判断新一轮的3年周期即将到来,于是积极补栏。在补栏能繁母猪的同时,过度积极地补栏仔猪,这样就可以在肉猪大规模上市前出栏,获得更高利润养猪户统一行动,使半年内肉猪供给大增,拖累猪价。

  为什么猪价走完两个传统的3年周期后突然变短?李慧勇表示:“我所能观察到的唯一不同,是2008年国家出台了收储政策,在猪粮比价跌破一定界限时收猪托市。养猪户突击补栏,可能是预期政府要收储,肉价很快会上涨。”

  试图把握周期,结果扰乱周期养猪户们试图抓住的利润,在触碰那一刻化为幻影。

  李慧勇评论道:“在市场机制下,供给者的一致预期必定要出错。”他认为,即使行业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政府加强引导,也只能降低波动性;即使所有养猪户都能获得充分信息,也会因为大家选择一致而造成猪价波动。

  规模化反而放大波动?

  长期以来,农业部门谈及“熨平猪价”时必然给出两条药方:第一,减少散养户、促进规模化养殖;第二,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其逻辑是,猪价波动是散养户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盲目一拥而上、一哄而散造成的。

  真的是这样吗?申万研报给出的数据表明,即使在美国这个以大农场养殖为主、期货市场发达的国家,猪价照样是大起大落,存在明显的波动周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昨日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发展规模化养殖、建立信息平台,不仅无助于解决价格波动,甚至可能放大波动。“片面提倡规模化,会让生猪供应波动更厉害;如果养猪户全都按信息平台的引导来养猪,大家的决策都一致,更容易造成猪价大起大落。农业部目前的政策方向有问题。”

  他认为,收储政策是控制价格波动的最好方法。“我们国家的主粮比如小麦、玉米,以前波动也很厉害。后来国家启动收储,价格就控制得很稳定。猪肉现在收储量太少,因为冷库成本比较高,现阶段要多建冷库。”

  
()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