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制造业是软着陆的海绵垫

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钱文俊
2011年07月25日06:15

  有人说,中国的制造业已死。这个观点有点耸人听闻,不过,中国的制造业的确是在经历寒冬。

  一个直观感觉是,近期媒体相继报道,江浙、东莞的中小企业继2008年金融危机后再次出现了倒闭潮,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面临淘汰命运。

  这些曾经

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企业,囿于技术的落伍,管理思想的滞后,资金的不足,政策的缺失,错过了转型的机会。

  更为要命的是,面对点石成金的资本市场,不少从前踏踏实实做实业的企业家也跃跃欲试,彻底投身金融业,结果,低端的制造业正在被迅速掏空,昔日繁华的江浙民营企业变得一片萧条。

  中高端的制造业却囿于融资难的窘境,只能排队上市,一旦上市失败,企业的规模难以做大。加上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中高端的制造业难以上一个台阶。

  每当看到中国股市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三一重工大族激光山推股份潍柴动力中联重科、徐工科技,心情都会尤为复杂。可喜的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硕果仍存,可悲的是,“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了要扶持高端装备制造,即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如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

  一个国家经济的根基,是制造业,而非金融业。

  隐形冠军是上世纪80年代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基于他长久以来对德国企业的观察,他认为,德国出口的关键动力并非西门子、大众、蒂森克虏伯、巴斯夫之类的大企业,而是众多低调的、从不渴望上市圈钱的中小企业。

  今天,中小企业依旧是德国活力的核心。一百多万家德国的中小企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实业。

  德国人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本钱,就是强大的制造业根基。打仗靠的是实业,飞机、坦克、导弹都需要强大实业的支撑。只是,战争胜负的关键,除了实力,还有人心。

  面对二战后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德国几乎都能顺利渡过,靠的也是实业的支撑。

  以至于有学者说,金融危机,美国轻伤,欧洲重伤,中国内伤。而德国,一片繁荣。

  近来,关于中国经济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的争论越来越多,国外经济学家一致看空中国,认为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而国内的经济学家立即展开反击,坚信中国经济会顺利实现软着陆。

  不过,无论何种观点,都基于一个普遍的共识——中国经济必然会出现着陆,因为,没有一个经济体是永动机。

  既然承认要实现着陆,最好的方式当然是软着陆。制造业就像一个海绵垫,软着陆要成功,制造业基础必须好。

  因此,“十二五”期间,打造属于中国的隐形冠军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技术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思想和商业伦理的再启蒙。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