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碳交易市场三年未破局,欲抢先机的国内“三大”环境交易所前景不定。
据本报记者采访获悉,只有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交易所)实现盈利,北京环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京环交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天津交易所)均属于亏损状态。
在欧洲气候交易所,日均交易量已经超过数千万吨的时候,国内的环境交易所还没有开始一笔真正的碳交易业务。
但业内人士认为,转折或将开始。
“三年前,我们会顾虑是否要建立一个碳市场体系,现在已经不是顾虑的阶段了,碳交易已经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我们将由探索走向实践的阶段。今年,正好是转折之年。”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林健表示乐观。
从现在来看,国内的环境交易所都不是名副其实的碳交易所,经营的主业并非碳交易。
“国内碳交易所的设立,按照国家规定,都要经过国务院有关部门来核准,到国务院批准,现在的交易所,我们认为还没有履行这样的手续。”国家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说。
而且,中国式环境交易所的独有特点是,都是建立在各地产权交易所基础上的。对于这个基础,有市场人士提出质疑,这是否有利于中国碳交易的发展。
“三大”不务主业 在“三大”中,只有上海交易所宣称盈利 目前国内三大环境交易所的主业都不是碳交易。
“在国内碳排放交易制度还没建立的前提下,这些环境交易所也感到无奈。”一位碳市场人士表示。
北京、上海甚至争夺起自愿减排标准制定,而在国外一般都不是由交易所来制定的。“对,这是代位,但是现在我们没有行业协会,中坚力量单位也就是交易所,没办法,我们只能扮演这样一个角色。”林健对本报记者坦言。
“我们开始主要是进行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然后是能效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现在逐步向碳交易发展。”天津交易所副总经理穆玲玲对本报记者表示。
北京环交所一个引人瞩目的业务是,去年推出了全球首创的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可惜的是,平台推出一年多来表现平平。
新的机遇是,国家发改委已提出,将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6个区域试行碳排放交易。
“我们现在,正在配合上海碳交易试点工作,为未来的碳交易建立一整套基础的建设工作。比如方法学的建立、减排标准的完善等。如果在国内进行碳交易的话,目前国内的方法学是缺失的。”林健表示。
天津交易所方面也在跟进,“我们正在配合市里做试点方案。”天津交易所总经理王靖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新形势下,北京环交所和上海交易所都有增资扩股的计划,注册资本金都要增加到1亿元。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成立之初,注册资本就已经达到1亿元。“是否还有增资的打算,目前我不是特别清楚。”穆玲玲说。
在“三大”中,只有上海交易所宣称盈利,“成立以来到现在基本都盈利,盈利不多,盈利的主要来源是,技术交易、技术服务、技术融资等。”林健表示。
“今年年底我们会达到盈利。”北京环交所董事长唐茂松预计。
“我们目前还是亏损,因为没有连续性的交易,碳市场发展前期,肯定要经历一些艰辛,不过,我们背后有强大的股东支持。”天津交易所一位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
尽管三大交易所高管们在公开场合,均表示前景乐观,但碳交易并未启动,未来尚不明朗,因此参与者或意图退出。
如市场曾一度传出,天津交易所股东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将退出的消息。
“CCX还是我们的股东,股份占比依然是25%,董事会层面还在研究双方更大的合作,特别是在能源方面。”王靖对本报记者回应。
对于CCX将来是否会退出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王靖称:“不一定。”
据了解,CCX与天津交易所的合作并不算愉快,“我们给他们20%多的股权,只换来了一些纸。”天津交易所一位高管曾这样愤慨地说。
“碳交易毕竟是中国内部的事情,我们可以借鉴外资机构的经验,但是,是否吸引外资资本进来,那是两回事。中国要开展国家级交易所试点,很有可能会要求交易所不能有外资股东参与。”一位碳市场人士评论。
而北京环交所的管理层也发生了变动。
“并非不看好碳交易,只是觉得,环境交易所本身的形态,还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发展起来。”王毅刚对本报记者表示,他最近刚刚卸任北京环交所副总经理职位。
产权交易所基础质疑 产权交易是非标准化的,碳交易是标准化交易 中国式环境交易所的独有特点是,都是由各地产权交易所基础上组建。对此,目前有市场人士提出质疑:从产权交易所派生出来的环境交易所,是否有利于中国碳排放交易的发展?
这些质疑包括:产权交易所的主管机构为国资委,而中国的碳交易发展由发改委牵头主管,双方的沟通存在阻碍;产权交易所从事的是非标准化的交易业务,而碳交易必然是标准化的交易业务。
据了解,北京环交所起初都没有被邀请参与北京市发改委的碳交易试点方案讨论,颇费了一番周折后,才得以参与。
“产权交易所资金的聚集功能是非常弱的。因为产权交易不是标准化的交易,会员并不需要提交保证金,所以产权交易所没有产生积聚大量保证金的功能。一家国内比较大的产权交易所带来的资金聚集作用,甚至远远不如一个很小的券商。”王毅刚评论。
对此,现有的环交所高管们并不认可这种质疑。
“从市场性质来看,产权交易与碳交易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专业领域显然是不同的。结合或者分离,要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一位交易所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
至于环境交易所是否要离开产权交易所体系,“国内的环境交易所都是从产权市场开始发展的,大家有同一个背景来源。至于是否要离开产权市场,目前没有这种迫切性,但是未来怎么走,大家都很难说,很难预测,我觉得没有一定模式、套路。”林健称。
“产权交易市场,在中国的整个市场形态里,是最落后的市场,在落后的市场基础上发展碳交易,前景存疑。”一位金融从业人士评论。
各地跟风扩张 交易所先于制度产生,就只有呐喊作用 尽管“三大”交易所还处于“无米下锅”的境地,但似乎并没有妨碍各地“跟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20家环境交易所成立,其中,北京环交所就参与发起了6家地方环境交易所。这样的跟风扩张一度被认为是“跑马圈地”。
“每个省都觉得自己将来要开展碳排放交易制度,因此都要建立环境交易所,但是目前什么业务也没有。”王毅刚分析,这些环境交易所现在还都是早产儿。交易所应该后于制度产生,先于制度产生,就只有呐喊的作用。
“‘跑马圈地’的理解太狭隘,称不上跑马圈地。”唐茂松表示不认可。
“从国内碳市场来看,这个市场发育还不够,需要全国各地来共同培育、繁荣。我们是业界比较早参与进来的,所以有责任来带领他们共同培育这个市场。我们绝不排斥地方交易所,而是和地方交易所采取双向挂牌,帮助地方促进交易。”唐茂松解释。
在广州产权交易所、广州环境资源交易所总裁李正希看来,环境交易所泛滥的根源,是条块分割行政体制的结果,“但现在的问题并不在于环境交易所过多,而在于缺乏一个公共的交易平台。
李正希解释,比如全国只有两个证券交易所,但是从事证券交易的机构有很多。在碳交易方面,如果不叫交易所,就一定是做平台,也可以定位成为经纪商或者渠道商。因此,各地的交易所,将来都是有其发展空间的。
而更多的机构参与者认为,各地争相成立环境交易所的后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林健认为各地成立环境交易所有利有弊:“参与的人多一点,是好事,有利于市场的活跃和建设。但是,带来两个方面效应,一方面参加的群体多了,社会影响力会加大,另外,资源方面就会分散,游戏规则就会乱,需要有统一的管理。”
“首先,说明各地方对这事情都很重视,大家认可碳排放权市场,是解决节能减排问题的一种手段。同时,从资本市场还有其他市场发展的过程来看,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是市场本身的规律。”穆玲玲表示。
(责任编辑: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