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
日前,有一家证券公司发行的股票型理财产品因为被大量赎回,存续份额低于原定最低标准,触发了终止交易的条款而清盘了。理财产品清盘,在如今并不是什么新闻。但该款产品被清盘还是值得说说的。因为这款理财产品并未出现大量亏损,相反,在今年这样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仍然取得了较大的正收益,是少数几个给持有人带来盈利的产品,运行得还相当好。但正因为如此,不少持有人在庆幸自己在逆势中还能够赚钱的同时,选择了“落袋为安”。结果使得这款表现不错的理财产品被迫提前结束。理财产品因为这样的原因而清盘,应该说不多见,可以说是一种“另类清盘”。
有人说,出现这种“另类清盘”,表明投资者不成熟,缺乏进入资本市场的勇气,不敢参与,甚至还“赢不起”。这样说当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在笔者看来,事情恐怕未必这么简单。有投资者就表示,现在市场上并没有所谓的“常胜将军”,在调整市道中,的确会有一些机构做得不错,在行情震荡下还能盈利。但是,如果市场状况变了,进入了上升或者下跌市道,这些机构就未必能及时适应了,很可能就会做得很差。这几年,人们看到了太多的公募与私募基金,曾经业绩骄人,可转眼就落花流水。这里的原因在于,不少机构只习惯在一种市场格局下操作,条件一变就无法应对了。说到底,这还是由于市场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盈利模式。因此,看到某个机构掌管的理财产品现在有盈利,就自然会担心这种盈利能否长久。一旦感到没有把握,就会考虑赎回。毫无疑问,这些投资者其实是真正理性的。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资本市场客观存在的一个巨大缺陷。
大约十多年前,管理层就提出要“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这个愿望很好,也的确对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念叨起2004年前后的“五朵金花”行情,这应该说是沪深股市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兴起价值投资的理念。但曾几何时,人们又遗憾地发现,这样的理念已很难在市场上找到实践机会了。因为还没有等这朵“时间的玫瑰”开放,疾风骤雨就把它吹断打折了。现实问题是,这么多年来,市场行情起伏,热点多变,但却没有一条主线,这自然也就没有可能围绕它形成相对稳定的盈利模式。即便有了股指期货这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但也因为受到多种制约而无从真正发挥作用。现在,市场上号称“对冲”操作的理财产品也不算少了,但客观上却并没有出现真正适合对冲操作的交易环境,以致所谓的对冲交易,也就变成了以赚取微小差价为目的的高频交易。显然,时下市场大大小小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从投资理念到操作手法,其实都差不多,于是也就只能是靠天吃饭。那些操作相对成功的机构,并非有什么特殊理念,更多只是操作者的性格与手法之所然,比较适合某种投资环境而已。当人们承认了这样的现实以后,也就不由得会认同“另类清盘”的合理性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出现“另类清盘”,毕竟还是因为缺乏良好的投资环境。自股改基本完成以后,沪深股市的发展重点放在了金融创新和扩大融资规模上,在这两方面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培育正确的投资理念,形成理性投资的氛围方面,相对就做得较少了。而且,就市场建设本身而言,一方面发展速度很快,“硬件”上得很多,但“软件”却上得不多,成为明显的短板。在某种程度上,过快的发展引发了诸多的不适应,也影响到了价值投资理念的推进。也许,通过某种制度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另类清盘”的出现,但是只要无法形成真正的盈利模式,股指的良性发展就仍然会受制约。显然,“另类清盘”留下了太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