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华东30县基本药物价格下降30% 1/3药品很少用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11年08月22日08:2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温淑萍

  上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简称RDPAC),公布了一项针对华东地区30个县市基层医疗机构的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华东各地区门急诊次均费用均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平均幅度在25%-30%之间。但307种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1/3被很少用。

  据了解,这项调研是RDPAC针对首批30个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县市,通过对2010年3月份到12月份基本药物制度报表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2009年同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基层医疗机构并不非常“喜欢”基本药物品种。

  目前,国家制定的基本药物是307种,此外各省还能根据本省的情况制定增补目录。

  据了解,RDPAC在调查的30个县市中,发现一些欠发达地区,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使用比例较高,约占55%,省增补目录的使用比例只有20%不到。

  而在发达地区,这两个比例则分别为42%和33%左右。研究还显示,307种国家基本药物种类中有三分之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很少使用,不少县市并未配足,其中最少的仅172种。

  关于少用的现象,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基本药物价格较低,基层没有积极性,之外就是地方政府的补助资金不到位。

  台湾阳明大学卫生福利研究所黄文鸿教授认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目的在于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所需要的药品,比较适合经济欠发达且医疗资源缺乏的国家和地区需求。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对于相对贫困的地区,基药制度绝对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对于发达地区,公众对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需求可能会超出基药所服务的范围,统一的基药制度在实施的时候必然面临很多挑战。

  另外,采用集中招标采购基本药物的方式的确会降低药品支出,但同时也可能影响制药产业的稳定发展,并对药品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公众对于药品质量的信心至关重要。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不仅仅是价格,还有药品的质量,还有良好的筹资体系。基本药物制度虽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它要通过这个制度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果说筹资体系不能解决好的话,会影响这个制度的发展。”RDPAC医药市场发展事务副总监娄渝介绍,事实上,除了这个体系之外,还要更多的关注药品的质量,筹资体系虽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如果筹资体系解决好了,对药品的质量缺乏关注,还有其他的药品的采购及相关的配套中,不能很好的保证药品的质量的话,这个制度也会受到一些阻碍。

  目前,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基本药物的需求也存在巨大差异。对于相对贫困的地区,基药制度绝对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对于发达地区,公众对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需求可能会超出基药所服务的范围,统一的基药制度在实施的时候必然面临很多挑战。

  另外采用集中招标采购基本药物的方式的确会降低药品支出,但同时也可能影响制药产业的稳定发展,并对药品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公众对于药品质量的信心至关重要。

  作者:温淑萍
(责任编辑:刘玉洲)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