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交叉持股盛宴难分享 上市公司扎堆银行“放贷”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李隽
2011年09月01日01:54

  海螺水泥(600585.SH)6月15日发布公告称,为提高经营资金使用效率,将总金额为40亿元的经营资金投资于理财产品。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逾2.3倍至近60亿元的海螺水泥,把大量资金作理财之用,仅仅是多家上市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于理财产品的冰山一角。

  一位券商分析师

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疲软的股市表现,让上市公司效仿雅戈尔(600177.SH)那样“炒股”的意愿有所下降;一方面是某些坐拥大量现金的上市公司需要寻找投资出路,另一方面却是在政策收紧的情况下,持续提高的存款准备金率造成信贷紧张,也使得银行吸收资金压力陡然增大,于是上市公司和银行“一拍即合”,今年开始出现了大量上市公司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的状况。

  公告显示,上半年多家公司都扎堆投资理财产品,建投能源(000600.SZ)、兆驰股份(002429.SZ)、漫步者(002351.SZ)、特变电工(600089.SH)、深天地A(000023.SZ)、汉得信息(300170.SZ)、武汉健民(600976.SH)、中卫国脉(600640.SH)、盘江股份(600395.SH)、力合股份(000532.SZ)等,都纷纷成为了上市公司中的“放贷一族”。

  深圳一家知名银行现金管理部人士认为,在企业经营性现金流转过程中,形成的短期沉淀资金的增值管理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他指出,企业的现金管理不应仅仅实现资金的有效集中以及减少财务成本,而且要关注到资金集中后出现的短期经营性闲置资金的增值管理,在这种增值管理中,银行中短期的理财产品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选择。

  也有多家银行的客户经理都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银行许多低风险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超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普遍超出活期存款利率七八倍。比起活期存款来,理财产品收益率高;相比固定期限存款,企业需要动用资金时基本可以随时赎回,理财产品基本不会对企业流动性造成影响。

  不过,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认为,其实监管部门不太鼓励这种金融性投资行为。但现在将资金作为银行存款,有限的利息不能对抗通货膨胀,证券市场行情也不理想,那么购买理财产品就相对比较安全,只要不触及高风险的领域,也不随意挪用募集资金,监管部门一般不会干涉。

  上述董秘表示,银行一般不会向刚上市的公司推销理财产品,因为刚上市闲置资金(部分来自超募)到位比较困难,而监管也比较严格,等上市差不多一年之后,银行推介阻力小了,动作才会明显起来。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