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持续下跌,呼吁救市之声汹涌。
很多股民朋友对历史上的救市措施耳熟能详:远有1994年的“7·30”三大政策救市,近有2008年“9·18”新三大政策救市。因此,不少人期待着近期能够出台新的救市措施,更期待这次的措施“不一般”。
笔者不敢妄自揣测是否将有救市措施出台,但对救市这件事,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一下,看看我们真正可以期待的“救市”是什么样子。
首先,怎么救。1994年的三大救市政策,包括暂停IPO、严控上市公司配股规模和采取措施扩大资金入市,均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相形之下,2008年“新三大”,则包括汇金增持、国资委表态支持央企增持和下调印花税。可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练,管理层更倾向于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市场问题。这是由于,尽管行政手段见效往往较快,但后遗症也较大。因此,现期出台行政手段救市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其次,谁来救。早年间,救市的主体往往是证监会,从手段来说,无外暂停融资、批QFII、批基金这几招。近些年来,救市的主体则早已不是证监会,尤其对国有股东、税收等层面的决策,证监会仅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2008年大跌时,证监会也有新措施,包括大宗交易和鼓励增持、回购的政策出台,但都本着远近结合、长短兼顾、完善机制的原则,主要意图是增强市场内生的稳定性。
最后,救什么。客观地说,“点对点”的、立竿见影的、短期的救市政策,都不能改变股市的中长期运行轨迹,顶多是提供了一部分人解套、一部分人再被套的口实,制造一次财富转移,实质意义不大。尽管有人说暂停新股发行和调降印花税是有效的,但在2008年,新股发行也曾暂停,股市仍然下行;印花税也曾调降,却仅仅留下两日的暴涨和之后的进一步下跌。可见,这些措施本身反而会加剧市场短期的波动。以印花税为例,如跌时下调,涨时难免又会上调。
那么,我们真正可以期待的救市,其实只是在提高股市总体回报水平,完善相关机制这件事上。在这方面,出台鼓励分红的措施(甚至强制国企分红),推进养老金入市,尽快完善退市机制,严格监管执法,确乎是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