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抄底买入一只下跌的股票,就如同想抓住一把迅速下落的飞刀。
——彼得林奇
这句话用来形容9月市场再贴切不过:每每隐现见底希望的时候,随后而来的却是继续下跌、失望和鲜血淋淋的损失。外有欧债危机反复拉锯,内有通胀压顶紧缩持续,股票市场面临着流动性和业绩的戴维斯双杀困境。
必须承认,欧元区国家对于债务问题的扯皮,是近期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不管是金砖四国拿出钱来援助,还是货币共同体自救,这里面的两个本质问题始终无法绕过去:一是货币与财政不统一的背景下,欧元区内部国家之间过于不均衡的矛盾;二是欧洲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经济增速下降,与国家高负债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本质问题,不是靠哪几个国家充当最后购买人就能完成的,短期内或许可以止血,但中长期能否恢复元气仍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未来几年,海外经济体债务危机还将重复上演,外需不稳定加剧了国内经济的回落风险。大周期上,中国经济逐渐告别劳动力和资源的廉价时代,货币层面情况相对复杂,处于存量过剩和边际量下降并存的阶段。
这些变化,在最近一年的股市中都有或明或暗的反映。劳动力价格上升,所以消费类股票处于上升长周期上,白酒、百货等一直受关注;稀土、萤石、磷石等涉矿概念大热,正是因为看到了资源品供给受限,环保力度空前;资金紧张净息差上升,银行业绩不错却不涨,5倍估值的背后是投资者对巨大货币存量未来增速有限的担忧,这不是悖论,反而是契合。
从小周期看,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增长和通胀双双下降的阶段。典型特征是,货币政策不再继续紧缩,但初期通胀高位缓慢下降也同样制约放松空间,政策的滞后效应使得实体经济处于流动性紧缺状态,需求萎缩导致周转放缓、资金链紧张和业绩下降。
对应在股票市场上,就是“业绩杀”已经开始。趋势上,连续的估值下跌过程基本结束,在业绩下调担忧下,市场表现为弱势阴跌。结构上,一是强周期股票率先进入大底部区域,传统防御品还在高位,有补跌风险;二是大浪淘沙,真正的绩优股开始被抱团取暖。
全球经济恶化犹如2008年,投资者自然想到政策放松以力挽狂澜,但今时不同往日。在面对已然高企的物价水平和政治博弈时,美联储只能采取OT(扭曲操作)而不敢放出QE3,欧元区核心国德法两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中国则继续坚持治理金融深化过快带来的风险。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在严苛的外部环境改善前,政府杠杆无法继续加码,撒钱的直升机统统暂时停飞。而退一步说,继续大规模撒钱并不能换来基本面改善,甚至无异于饮鸩止渴。眼下缺乏应对之术,长期看还在摸索下一个增长点,这是更深层次的担忧。
短期内,A股依旧维持弱势格局。我们确实认为紧缩不应继续加码,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市场将继续承受前期紧缩带来的累积效应,不再紧缩只能缓慢地帮助止跌。而扎实的底部不能完全建立在预期上,还需要确凿的宏观要素来支撑。只有等到房地产去库存和通胀显著回落,才能看到货币政策实质性放松。
流动性好转带来估值修复时点,现在看至少需要等到明年一季度。对于A股来说,外围越糟糕,这个窗口打开的时点越有可能提前。本质上是空间换时间的命题。短期内不要盲目抄底,毕竟彼得林奇还说过,刀子落地后晃一晃,才算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