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多角度评估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形势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徐策
2011年09月26日04:27

  长期以来,投资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投资运行与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以及宏观调控政策变化联系十分紧密。在当前情况下,如何理解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需要做多角度分析。

  如何看待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状况

  1-8

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608亿元,同比增长25 %。如何看待这一增速呢?投资运行既有自身的周期性特征,也有政策性特征,同时与五年规划具有紧密的关系。要准确理解当前投资的增速所反应的含义,就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

  1.周期视角: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后的回调逐步转向新一轮增长准备阶段的过程。

  从周期的视角看,当前投资处于怎样的态势呢?

  当前,我国投资需求仍然保持较高水平运行,2011年1-8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608亿元,同比增长25 %,略低于2000-2010年历史同期平均值1.08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后,投资总体延续2009年三季度以来逐步放缓的态势,上半年投资实际增长17.8%,较2003-2010年历史同期值低8.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升0.45个百分点,按照今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平均为6.5%来估算,1-8月投资实际增长17.4%。

  这表明,第一,实际投资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实现了稳步放缓;第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较快上涨是支撑名义投资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实际投资在今年二季度开始出现企稳迹象。根据我们的预测,2011年投资实际增速在17.5%左右(名义增速在25%左右)。

  如何在历史周期中来判断这一增速呢?2011年的投资增速恰好与1991-2010年投资平均实际增速完全一致,但高于1991-2000年的14.1%,低于2001-2010年的20.9%。

  我们认为,如果以2011年投资实际增速与20年历史平均值一致为由判断当前投资增速是合适的话,具有高估我国投资合意增速的风险。合意的实际投资增速应该在15%-16%之间。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的较高的物价环境,我们认为,投资总体仍然稍显偏快。

  但仍需认识到,当前投资是在经历了2009年高速增长后逐步回调并逐步转向平稳增长,尽管放缓的态势没有完全结束,但投资进入新一轮投资增长周期的迹象已经开始初步显现。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第一,民间投资持续加快,反映投资主体由政府逐步替换为社会,投资自主动力不断加强。1-8月,民间投资累计完成106487亿元,累计同比增长34.5%,较上年同期加快3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快9.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比重不断提高,1-8月达到59%,较上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的贡献率也达到了69%,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7.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逐步成为带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二,高加工度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反映新一轮设备更新逐步开始,新一轮投资周期起步迹象出现端倪。今年以来,高加工度行业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除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外,其余八大行业投资增速均远远快于全部投资的增速。科技含量较高投资不断快速增长反映了新一轮投资周期开始的迹象已经初步显现。

  2.政策视角:正处于政策刺激力度减弱以及总体货币环境趋紧环境下增速由快速增长转向稳步放缓的过程。

  投资运行与调控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投资波动更多反映的是政策的波动。长期以来,我国投资、金融等体制决定了“投资饥渴症”一直存在。只有政策紧缩,投资增速才会下降,一旦政策放松,投资立即“策马扬鞭”,高速增长。因此,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七次针对投资的调控中,有五次是围绕如何控制投资规模的过快膨胀和结构失衡,有两次是围绕如何扩大投资需求。那么,从政策的视角看,如何理解当前投资的态势呢?

  当前,我国投资运行态势是在政策刺激逐步减弱和为应对因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退出的条件下形成的。

  第一,随着“4万亿”投资计划的结束,政策刺激力度不断减弱,财政预算赤字较前两年有所减少,表现为中央政府投资不断放缓。1-8月,中央项目投资10722亿元,同比增长-8.9%,增幅比上年同期减少20.3个百分点,中央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减弱;以政府为主的基础设施投资也出现了大幅下滑,1-8月,基础设施领域完成投资38958.5亿元,同比增长9.2%,较上半年下降4.2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1.9个百分点。

  第二,货币政策自2010年四季度以来,保持了密集的紧缩姿态,总体货币环境趋紧。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增速从2010年年初开始不断放缓,并于2011年年初开始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2011年1-8月,资金来源增速低于投资完成额增速1.7个百分点。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投资增速走出了逐步放缓的轨迹。综合考虑当前形势,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将进入相对稳定阶段,短期内仍将维持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的姿态。

  3.规划视角:“十二五”开局之年,既有大量项目支撑同时又受到“转方式、调结构”以及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不足的约束。

  从“六五”到“十一五”,六个五年规划的历史数据表明,我国投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与规划周期也存在着比较紧密的联系。从五年规划期间投资分布看,第四年和第五年平均占比较高,分别为23.5%和28.2%,而开局之年的投资平均占比最低,为12.8%。那么,如何理解“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投资运行呢?

  当前,尽管中央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减弱,但地方政府投资热情仍然很高。按照以往的经验,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往往投资增速和投资占比均低于以后几年,因此,当前的投资增速应该属于规划周期的低点。

  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第一,“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逐步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处理好投资消费失衡的关系,严格完成节能减排的约束性目标,这就使得投资要受到“调结构、转方式”的约束。

  第二,当前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依托土地财政的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也不断暴露出来,因此,地方政府尽管具有丰富的项目储备,但必将遇到融资压力和财政风险的考验。这就意味着,当前投资增速并不见得就是整个“十二五”时期的低点,甚至还有可能是高点,这主要取决于未来几年民间投资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能否真正的起到主要的带动作用。

  4.结构视角:投资对房地产业依赖不断加大,高耗能投资出现反弹,民生领域投资持续不足。

  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一直是我国投资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当前,我国投资结构凸显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投资对房地产业依赖不断加大。今年1-8月,房地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4%,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5.5%,高于同期历史平均值0.97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0.1%,高于历史同期平均值6.3个百分点。这反映了投资对房地产依赖程度不断加重,而且如此大规模的房地产投资却并没有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问题,反映了房地产投资与真实住房需求之间的偏离。

  第二,高耗能投资出现反弹。近年来高耗能投资总体呈现不断放缓的态势,但是进入2011年以来,高耗能投资出现持续反弹现象。今年1-8月,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7.5%,较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加快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13.6%,较年初上升0.9个百分点,尽管高耗能投资增速低于全部投资增速,但其持续回升态势值得警惕。

  第三,民生领域投资持续不足。1-8月,包括居民服务、教育、卫生、社保、文化、体育、娱乐等领域的民生投资累计完成6254.6亿元,同比增长21 %,尽管较上年同期加快1个百分点,但占全部投资比重降至3.5%,且该比重低于2003-2010年历史平均值0.7个百分点,这反映了投资在民生领域的缺口仍然较大,投资增长对于民生改善的支持作用仍然亟待加强。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从周期的角度看,进入新一轮周期的迹象已经出现端倪,而且各地方政府均具有较为丰富的投资项目储备,然而,在无论是宏观政策环境,还是“转方式、调结构”以及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均对投资增长形成了约束。与此同时,投资结构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投资结构调整仍然任重道远。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投资平稳健康运行

  结合对当前投资运行的认识,在未来一个时期,投资调控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

  一是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的条件下,要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合理增长,重视优化信贷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对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二是充分重视货币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避免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影响。三是合理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提高政策的针对性。要把握好各种政策工具的平衡点并进行合理组合,强化银行表外业务监管,防止风险积聚,保持金融系统健康稳定。同时,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适时推出非对称加息政策,保护储蓄者利益的同时重点发挥加息对投资结构调整的作用。

  2.调整投资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一要重点加大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改善民生的投资,逐步构建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机制。应加快财税制度改革,彻底改变“重投资、轻消费”的制度根源,从机制上保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其次,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纠正投资成本失真的问题;再次,着力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有利于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的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产品投资,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要严格限制高耗能投资,积极引导高加工度行业投资快速增长。

  严格落实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的节能目标,并对各地方完成情况适时进行监测和监督。强化节能和环境保护评估,依据《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要求,针对限制类223条,淘汰类426条所涉及的“两高一资”行业、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投资项目予以严格审批。积极引导地方和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推动针对《指导目录》中750条鼓励类产业快速发展,重点鼓励高加工度行业的投资实现快速增长,实现投资结构优化升级,并逐步带动投资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3.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妥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尽快完善和落实各领域“新非公36条”细则,切实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限制,规范投资准入门槛,推动准入标准公开化、透明化,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通过改革行业管理体制,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铁路、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有关工作,配合银监会做好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有关工作,积极创新和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加强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在资金、研发、试点建设方面给予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的待遇和支持。

  第二,采取综合措施,有区别、有针对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有区别地加以解决,对于落后、过剩、处于“两高一资”行业的生产能力要允许被淘汰,对于具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符合产业政策,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中小企业要予以大力支持。加强金融组织创新,完善与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银行体系;重视融资配套服务的协调跟进,推进建设企业融资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发展“新三板”等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4.有效控制财政风险,不断健全政府融资机制。

  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继续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运营。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借款人准入条件,按照商业化原则履行审批程序。坚决禁止政府违规担保行为。

  同时要深入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管理体制。一是建立地方债务融资总量控制机制,监控和评价地方政府负债能力。二是督促各地政府成立统一的债务管理机构,发挥其管理、监控、预警的综合作用。三是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提高隐性债务的透明度。四是完善地方政府投资责任制,健全政府投资决策机制和融资约束机制。与此同时,积极探索信托融资、产业投资基金、股权基金、政府投资项目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化融资方式。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