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最后希望彻底幻灭 持股过节是谎言?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1年09月29日16:25

  宏观形势吹风会透出调控方向:基调不会做大调整

  今年以来,我国通胀压力加大,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昨日表示,我国经济基本面仍向好,经济增长放缓是一种短期回调,增速仍处于合理增长区间,对“硬着陆”的担心

是没必要的,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会在9%以上。

  未必担忧“硬着陆”

  卢中原是昨日在国新办就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走向举行的新闻吹风会上做出上述表态的。

  种种迹象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回落。汇丰PMI已经连续三个月处于50的枯荣分水岭下方,而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也持续回落,由年初的34.3%下滑至28.2%。此外,国内外各大机构也相继下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市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会大幅放缓,甚至有“硬着陆”的可能。

  对此,卢中原昨日特别回应称,“中国经济增长现在放缓,是一种短期的回调。但这个回调仍然处于正常范围,预计全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会在9%以上。所谓‘硬着陆’之类的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

  卢中原指出,经济波动区间比较合理的范围应该在8%-12%,宏观调控有能力使中国经济增速维持在这个合理的区间内,避免大起大落。“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适度放缓,是主动调整的结果,有利于控制价格总水平上涨,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减少能耗和排放。”他说。

  卢中原表示,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高达9%以上,处于增长潜力决定的合理区间,预计全年经济增速仍将超过9%,仍将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对拉动世界经济复苏,避免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明年调控基调不会大调整

  谈及明年宏观经济走势,卢中原认为,明年我国经济增长还会小幅回调,但仍会处于合理区间。同时,明年总体物价上涨的压力会比今年有所减缓。因此,他预计,在这种情况下,明年宏观调控基本指向不会发生大的调整,但会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卢中原强调,未来的通胀压力,明年会小于今年,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未来的五年可能会略高于过去的五年,这主要是受成本上升和外部输入性因素的影响。因此,未来在控制通胀方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更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用。

  亟须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尽管中国经济基本面可靠,支撑中国中长期增长的要素组合优势依然存在,但受成本上升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总趋势在未来会越来越明显。卢中原说:“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研究,如果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未来5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速仍会保持8%以上。”

  卢中原表示,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地价上升、资源环境使用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致人口红利逐步丧失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在逐渐弱化。

  他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的总体速度会开始放慢,速度低于“十二五”经济速度的增长,以后还会逐步放慢,“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而这加大了中国经济转型的迫切性。” (上海证券报)

  卢中原:内忧外患 中国经济面临六大挑战

  尽管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经济增速仍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也很多,而且有的相当严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昨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内忧外患”,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世界经济增长继续分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再次出现曲折,尤其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一个重大变数。

  第二,国内通胀压力仍然很大。由于国内外货币流动性偏多、成本上升和国外输入型因素产生综合影响,中国即使管住自己的货币流动性,成本上升和输入型因素导致的中长期通胀压力仍然不可忽视。此外,对过高房价和房地产市场泡沫也需完善长效应对机制。

  第三,国内油荒和电荒仍在继续。能源的供给体系和资源价格改革等还需加大力度。

  第四,小型、微型企业的经营环境趋紧。小微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成本上升,加上融资困难,致使其生存和发展更加困难。

  第五,结构转型压力加大。经济增长放慢一般是调结构的最佳时机,同时我国又面临着国际上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如果不抓紧时间调整结构,可能就会落后。

  第六,地方财政金融风险开始显露,主要表现在地方债务和地方的融资平台等方面。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规范、清理,力图使地方政府债务得到有效控制,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卢中原还强调,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也需要按照主动、渐进、可控的原则进一步合理化。(上海证券报)

  卢中原:中国经济增速适度放慢符合调控意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今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吹风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短期回调处于正常范围,全年增速仍可高达9%以上。未来经济增长将逐步放慢,但在合理区间内。所以,对硬着陆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卢中原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适度放慢,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有利于控制价格总水平上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减少能耗和排放,符合宏观调控意图。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高达9%以上,处在增长潜力决定的合理区间,预计全年经济增速仍将超过9%,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对拉动世界经济复苏、避免世界经济二次探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中国经济基本面可靠,要素组合较优,但成本上升将导致经济增速逐步放慢,必须在转型中增强新的发展动力。”卢中原说,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的基本面有许多有利因素。但是不可否认,劳动力、土地和其他资源环境的使用成本正在上升,人口老龄化将导致人口红利逐步丧失,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弱化。

  可以预见,从“十二五”后期开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合理区间可能会比前30年收窄,要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除了继续充分利用基本面中的有利因素外,还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等更加持久的增长动力。

  “解决中国发展中的问题,需要保持合理的速度,但不必过于在意速度的放慢,而更要看重提高增长质量、协调性、可持续性和人民得实惠。”卢中原认为,未来也不宜将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定得较高。

  卢中原同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很多,有的相当严峻。

  首先,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再次出现曲折,尤其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一个重大变数。

  其次,国内通胀压力仍然很大。当前国内外货币流动性偏多,输入性通胀和国内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压力将长期存在。

  第三,国内油荒和电荒仍在继续。能源供给体系和资源价格改革等还需加大力度。

  第四,小型、微型企业的经营环境趋紧。小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成本上升、融资困难,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很大。

  第五,中国结构转型压力加大。经济增长放慢一般是结构转型的好时期,但同时我国又面临着国际上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如果不抓紧时间调整结构,可能就会落后。

  第六,地方财政金融风险开始显露,主要表现在地方债务和地方融资平台等方面。中央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规范、清理,力图使地方政府债务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规范发展,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对于未来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卢中原认为,短期宏观调控继续改进,中长期改革和转型更需抓紧。

  卢中原说,短期看,明年经济政策的取向可以考虑,宏观调控基调不变,但应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中长期内保持保持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本上要靠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方法。未来经济转型的主要目标将更加突出环境约束和民生改善。

  在新闻吹风会上,卢中原还就当前的热点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有记者问“人民币汇率是否应该升值”,卢中原表示,一味地争论人民币是否升值,把问题简单化了,人民币升值与否完全要由市场来决定。他说,当前人民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也就是进一步市场化,使其能更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动。中国政府很明确的方针就是人民币汇率改革遵循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因此,人民币升不升值,什么时候升值,还是应该贬值,完全要由市场决定。

  在回答“当前中国银行(601988)体系出现危机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一问题时,卢中原表示,他个人认为中国银行体系出现危机的可能性不存在。他指出,中国“十二五”规划在主要目标导语中提出“主要目标要突出两个衔接”,其中一个就是要与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部署相衔接。这句话表明我们对“十二五”期间再发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甚至是冲击有了充分准备,这种准备吸取了2009年的经验,也吸取了现在欧债危机演化的经验和教训,会相机抉择。

  谈到目前国内银行的债务问题,卢中原称,前不久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对外表示,中国银行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其有比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表明主管部门正在做这方面的防范工作,这是积极的步骤。

  卢中原同时表示,从研究的角度看,银行的风险控制从微观角度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一方面要满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的需要,另一方面,确实要防范在金融创新当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漏洞,避免可能出现的坏账、呆账。卢中原还建议,应该通过改革使地方政府、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有正当的渠道融资,帮助银行降低风险。 (中国经济时报)

  多家银行9月存款破纪录负增长

  又到月末季末,银行业新一轮存款保卫行动激战正酣。

  不过与以往不同,在理财销售监管和资金流向民间借贷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本月受访银行业人士普遍对存款增长不乐观。

  "本月初开始,存款就持续负增长,现在看来月末回归正增长的压力也较大,存款流失太严重了。"一家中小银行的副行长近期告诉记者。

  在此情况下,除了继续冲刺储蓄业务外,联合企业,反复杠杆操作对公业务成为近期保卫存款的主要工具,比如存单质押贷款、票据贴现、开信用证等,存贷款规模由此迅速放大。

  日息千分之四

  9月30日如果有客户愿意拿1000万资金加入上海某银行2亿总额的存款"投资",就可以拿到4万的利息。

  "国庆节存款:1千万-5千万,利息千分之5-千分之9。具体有2个方案:方案1:9月29、30日存2天,利息千分之5,存在温州XX行;方案2:9月29日-10月7日,利息千分之8,存在江苏XX行"。

  这是华东地区一家投资公司9月下旬给客户开出的存款投资方案,2天利息千分之5,意味着月息高达7.5%,年息达到90%。

  还不是最高的,到9月28日,利息继续飚升,该公司人士介绍,上海某银行已开出了资金规模2亿(可拆解筹集),30日当天日息千分之四的新高,年化高达144%,这意味着30日如果有客户愿意拿1000万资金加入这个2亿总额的投资,就可以拿到4万的利息。

  这还不包括需要支付给中介公司的成本,相比1年期存款基本利率3.5%,存款争夺之激烈可见一斑。

  工行上海分行理财师李吉认为,当前银行业增加存款压力较大,主要是银监会现在已经开始对隔夜等超短期高收益以及发行规模过大的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控制,因此银行通过理财产品"时间差"做大存款规模的空间变小。

  而在央行控制9月30日至10月8日存款余额波动幅度后,银行近期发行的多为1个月左右的理财产品,比如招行的安心回报系列,不过为了缩短实际理财期限,则会设置提前赎回等条款,使实际投资期间只有8天,比如9月28日至10月6日。

  "民间借贷的活跃,也使大量资金在银行体外循环,加剧了存款的流失。"前述银行副行长说。

  流失压力差异

  到9月下旬,部分银行的存款余额负增长幅度破纪录达到了3%。这意味着如果上月末有1000亿的存款,这个月就净流失了30亿。

  有华东地区银行人士透露,到9月下旬,部分银行的存款余额负增长幅度破纪录达到了3%。这意味着如果上月末有1000亿的存款,这个月就净流失了30亿。以此类推,一家10万亿存款余额的银行,存款负增长可能高达3000亿。而9月前15天,四大行存款合计的负增长,被披露的规模则为4300亿左右。

  货币市场已经切切实实反映了银行体系的资金压力。

  9月26日一周以来,隔夜和7天shibor利率一改之前的回落态势,持续攀升,按惯例,这种态势会持续到月底。

  不过,由于央行新规,目前资金拆借的态势相比上月有所不同。央行8月份金融市场数据显示,当月同业拆借市场累计成交3.5万亿元,较上月增加10.7%;其中1 天期品种共成交2.8万亿,占当月全部拆借成交量的80.3%。

  而在控制波动幅度的政策面前,银行间的资金需求时间也有增加趋势。9月28日,隔夜拆借的利率略为下降,7天拆解利率则继续上涨超过14个BP。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银行面临的压力或许并不相同。

  李吉认为,客户结构不同,经济环境不同,银行存款流失的情况就不同。如果客户集中在城区、或者民间借贷活跃区域,流失压力就较大,而如三农储蓄规模较大的农行等,存款所受影响就有限。

  一些中小银行的人士则把面临的流失压力归责于大型银行。

  一家中小银行零售部负责人就认为,今年的理财规模大膨胀,是先由大型银行挑起的,中小银行是被动应战,才开始陆续建立资金池,做大理财规模。如今到月末,如果大型银行理财发行节奏放缓,中小银行存款分流可能会好一点,否则储蓄存款增长仍然压力较大。

  对公高杠杆操作

  本月末做大存款的方式,就是联合企业,通过贴现、信用证、存单质押等方式抽出资金转存,将存款规模成倍放大。

  不过,银行存款冲规模从来不是靠储蓄为救世主,对公存款才占大头。

  "银行每年会对储蓄存款的增长有个指标,所以网点或客户经理为完成指标,需要利用各种渠道去拉存款完成业绩,不过,在关键时刻银行存款冲规模,从来都不是主要靠储蓄,而是对公存款。"前述中小银行零售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该行的存款规模中,储蓄存款只占到不足20%,而本月末做大存款的方式,就是联合企业,通过贴现、信用证、存贷质押贷款等方式,将存款规模成倍放大。

  比如存单质押贷款,客户在银行有一笔1000万的存款,银行让客户利用存单质押,再贷出一笔800万款项,资金继续存放在银行,从而原来只有1000万存款,现在则有800万贷款和1800万存款,继续抵押,则继续放大。

  贴现类似,银行可以让客户存入一定比例保证金(月末一般是全额保证金)申请承兑汇票,然后让关联企业贴现,银行多出一笔贷款,然后贴现获得的资金继续存放在银行,从而存款规模也放大。

  央行今日不进行正回购操作,本周净投放550亿

  业内人士周四透露,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今日将不进行正回购操作.据此计算,本周公开市场净投放550亿元人民币.

  央行稍晚将招标发行20亿元三个月期央行票据,市场人士预计,国庆长假将至,面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诸多不确定性,央行在公开市场仍将以稳为上,该期央票发行收益率料续持稳在3.1618%.

  央行上周四招标发行的10亿元三个月期央票,中标收益率连续第五周持平于3.1618%;当日央行未进行正回购操作.

  央行当前公开市场央票发行状态一般为周二发行一年期央票,周四发行三个月期央票.央行并于5月12日重启暂停逾五个月的三年期央票发行,但由于需求不稳,发行频率并不固定,上次发行是在8月18日。(路透社)

  银监会警示风险 商业地产贷款利率急升银行额度告急

  昨日,记者从有关渠道证实,银监会近期对炒作商业地产发出内部警示,明令要求"银行对商业地产抵押贷款的房贷标准应大幅高于住房按揭"。在监管层的介入下,商业地产贷款利率近期飙升,商业地产贷款的利率从年初基准利率上浮10%~15%,上浮至现在的30%~50%,以上海为代表的部分区域甚至对商业地产"限贷"。

  广州市场虽暂未出现大量叫停商业地产贷款的案例,但各家银行提高门槛已是不争的事实。

  记者了解到,银行目前已经接到银监会关于"银行对商业地产抵押贷款的房贷标准应大幅高于住房按揭"的文件。今年7月,银监会召开的2011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亦强调,需加强对商业物业抵押贷款、个人消费等非住房类贷款的监测。

  多数银行利率上浮30%~50%

  近期,银监会还对房地产信托业务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进行了警示风险,数十家信托公司暂停了房地产信托业务。银监会还开始逐个监测房地产信托项目,要求各地银监局逐笔监测3个月以内到期信托项目的预期兑付情况,判断兑付风险。

  这些动作似乎都说明,银监会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信贷和融资调控丝毫没有放松的迹象。而业内人士则表示,商业地产的风险远高于个人住宅市场,"如果说个人住宅市场还有刚性需求的支撑,那商业地产就纯粹是投资客的行为。"满堂红广州营销总监黄倩如认为。

  监管层警示风险后,部分区域市场"闻风而动"。消息称,上海银监局已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各银行严禁个人消费贷款用于购买商业用房,凡利用贷款购买的商业用房应为已竣工房源。而在江西南昌,有7家银行暂停办理商业地产按揭业务,其中包括工行、中行、农行、民生、兴业以及部分城商行。

  "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广州还没有哪家银行明确提出不做商业地产,不过商业地产的贷款利率确实上浮不少",黄倩如表示,今年年初,商业贷款的利率还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15%,如今多数银行都执行上浮30%~50%,首付也需要五至六成。

  上述条件看似与二套个人房贷的要求近似,但有业内人士提醒,事实上商业地产的房贷门槛比二套房贷还要高,"这主要是因为商铺评估追不上成交价,名义上最高贷五成,按评估价折合成交价,实际只相当于三四成",并且还不一定能放款成功。

  业内人士认为银监会的警示风险只是一个"催化器",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银行自身额度频频告急。消息称,9月15日前,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款较8月末减少4200亿元左右,出现罕见天量负增长,贷款受到严重影响。

  为克服紧张的额度,银行高息揽储再度抬头。有银行业人士透露,部分银行月末返点转换成年化收益率达到200%以上,部分银行甚至开始寻求找券商合作吸纳股民资金。还有传闻指,央行近期召集银行人士开会,并发文要求商业银行保持国庆长假期间存款、贷款平稳。央行要求"各银行要保持存贷比平稳,而且9月30日的存款余额与10月8日的存款余额不能相差超过0.5%"。如果传闻属实,无疑将大幅增加银行吸存的难度,而10月8日又碰巧是五大行存款准备金的补缴款日,银行存款压力空前巨大。(广州日报)

  联讯证券:A股继续一坑一反弹

  隔夜欧洲股市暴涨,沪深两市小幅高开,窄幅震荡,午后股指快速下探,再次击破2400点,沪指再创新低。两市成交量与前日基本持平,全天共成交1037.9亿。收盘沪指收于2392。。06点,下跌0.95%,;深证成指收于10369.93点,下跌0.75%;中小板下跌1.35%;创业板下跌1.61%。两市仅一成个股上涨。板块方面,煤炭石油成为两市唯一翻红板块;次新股和新材料成为市场亮点;化工化纤、教育传媒跌幅靠前。

  昨日A股午后的下跌,与欧债救援扩容传闻落空关系甚大。当市场还沉浸在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资金由4400亿欧元增加到2万亿欧元的喜悦之中,便传来有媒体报道欧元集团主席回应不会扩大该基金规模的消息。欧债危机的星星曙光,转瞬即灭。尽管欧洲央行下周可能讨论恢复购买担保债权等事宜,德国政府也明确表态会竭尽全力支持希腊。但欧元区内部分歧迟迟未解,各方恐难达成一致意见,本就濒临崩溃的市场信心受此重击,顿时土崩瓦解。

  盘面上来看,近段时间水泥板块走势可圈可点,似乎已经脱离高铁事故的阴影,走出了独立的行情。昨日的上海地铁追尾事件也没有对水泥板块今日的走势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从技术层面来看,水泥板块均线、MACD都已出现“金叉”,指数也准备上攻20日均线。如能得到成交量的配合,反转态势或可确认。

  目前国内形势对于A股本就不利,经济增长正经历软着陆,通货膨胀至今无法见顶,货币政策转向遥遥无期。如此弱势格局一旦受到外围市场利空打击,股指便摇摇欲坠。前段时间一直延续的依靠十二五规划利好的“一日行情”已无法继续,投资者短线操作难度加大。股市严冬已提早到来,但此时也正是储备能量的绝佳时机,中长线投资者可以择机选择一些受国家政策支持,有发展潜力的新材料板块,调整到位的水泥板块也可逢低介入。

  南京证券:A股跟跌不跟涨 利好之下创新低

  短期来看,A股周三跟跌不跟涨的走势表现出当前投资者信心极为不足,指数有可能继续下探已寻找强力支撑点位,当前仍将处于较为艰难的筑底过程中。市场除担心欧债危机与外围股市,更是对当前国内一无政策春风,二有大型IPO发行,经济增长减速同时黑天鹅事件频发的无奈反映。一方面,欧债危机将趋长期化,欧债国家产业空心化严重,国内福利政策畸形,欧洲一体化加速了产业向更有效率的德、法等大国的转移,而希腊等欧猪国家消费与产业发展不成正比,快速恢复的动能缺失。德法等大国内部救援分歧与压力较大,欧债危机继续持续的可能性较大,短期的救市政策效果仍有待观察。另一方面,而国内黑天鹅事件时有发生,高利贷崩盘与地铁事件也影响市场信心,货币政策仍然趋紧,年内看不到放松的迹象。新股发行尤其是大盘股的发行不断抽血市场,影响投资者信心的恢复。短期内在没有明显资金流入的情况下仍需谨慎,但A股当前已进入战略建仓期,连续调整也在孕育反弹,逢低仍可继续布局。

  西南证券:观望情绪将更加严重 短期走势难有起色

  在外围继续动荡、国内中小企业生存命运堪忧但政策却依然不放松的背景下,早盘股指继续顺势低开,随后依然维持弱势震荡之势。板块上看,有色金属、国防军工等板块依然成为市场的主要做空板块,电子元器件、基础化工等前期表现相对强势的品种继续补跌,跌幅居前,而农林牧渔、餐饮旅游板块的补跌迹象也依然没有终止,继续大幅下挫,除此之外,前几日有所反弹的建材、通信品种也未能持续反弹之路,继续陷入弱势调整之中,总体而言,两市几乎所有板块悉数翻墨绿,只有煤炭、银行板块表现相对抗跌,个股上看,个股普跌,但两市成交量依然低迷,市场参与度依然较低。

  总体而言,外围股市依然处于动荡之中,欧债危机局势依然不明,与此同时,在外围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走势也再度扑朔迷离,尤其是外围普遍的悲观情绪也或将进一步蔓延至国内,而从近期的消息面上看,广东、浙江不断出现民营企业老板失踪消息,显示中小企业正面临较大生存挑战,而市场在弱势之中或将继续反映最悲观预期,股指弱势探底之势短期依然难以改变。而尤其是长假即将来临,市场观望情绪将更加严重,短期股指走势仍难有起色。因此,建议总体依然维持谨慎,控制好仓位,并继续以持币观望为主。

  逢低吸纳持股过节 下跌进去最后的疯狂

  美股大跌,A股毫无意外地低开。两市指数继续刷新低,盘面一度显得非常恐慌,中小盘和创业板股屡现恐慌性杀跌,而权重股相对抗跌。10点半左右,权重股集体迎来一波拉升,令指数几近翻红,临近收盘又有所回落。板块方面,煤炭,金融成为两市仅有的上涨板块。前期题材股,强势股则纷纷出现补跌,飞机制造,酒店旅游,有色金属和农林牧渔跌幅居前。

  消息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28日在参观201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丰富人民群众生活做出更大贡献。继新材料之后,三网融合又进入政策利好密集期,相关概念股可以逢低关注。

  技术上,指数屡创新低,市场已经进入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境况,这反应出投资者已经开始非理性杀跌。各种技术指标均已处在超卖或是背离的状态,市场下跌已进入最后的疯狂,反弹一触即发。因此不建议目前位置去做空,反而应该逢低吸纳,持股过节。(深圳智多盈)

  多杀多局面显现 长假之前还需谨慎

  周四两市大盘早盘整体呈现小幅低开后震荡下行的格局,盘中板块个股呈现普跌,其中有色、农林牧渔、医疗器械、纺织等板块跌幅居前,而煤炭、金融板块相对抗跌。两市股指今日再次创出新低,前期强势的个股也开始补跌,多杀多的局面开始显现。临近十点半股指出现小幅反弹,但整体上弱势难改,从中长期看已到布局时点,但短线面临长假,还需谨慎。(北京首证)

  强势股补跌 短线大盘将进一步调整

  周四盘面显示出,压力主要来源于两类品种的急跌,一是债券类品种暴跌对市场人气的抑制。毕竟连极具安全性的债券品种都出现类似于股票的急跌,说明市场的资金面压力较为沉重,这自然会抑制各路资金对市场短线趋势的看法。二是强势股纷纷补跌,小盘股迅速出现在跌幅榜前列,说明A股市场短线压力源并不在于指标股与人气股,而是在于小盘股。毕竟小盘股估值高,一旦调整,将形成较大的连锁反应。看来,短线大盘仍将进一步调整,不排除后市再度走低的可能性。因此,建议投资者操作不宜盲目抄底。(金百灵投资)

  大盘出现加速赶底 弱势下探毫无悬念

  周四盘中再度创出了年内的新低,而成交量方面几乎与周三持平。所以当前市场依然处于弱势当中,没有马上反攻的意味,而是还在继续寻底的过程中。不过鉴于国庆长假来临,也有不小的影响,不能排除主力故意洗盘吸筹的可能。当然主力吸筹对象并不是整个市场,而是相对优质的一些品种,因此市场资金呈净流出也正常。在大盘经历了近期11天内有5天创下年内新低的跌势行情下,麻木了的心灵无不企盼股市也能借国庆节日的喜庆光环而温暖一把!从近几天的快速赶底,前期抗跌性品种补跌的情形来看,探明底部的概率很大。(国信证券)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