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记者从铁矿石进口商处获悉,应中国买家的要求,淡水河谷有意对四季度合同进行调价。
据现行季度定价的原则,今年4季度的铁矿石价格本应采用6、7、8三个月铁矿石普氏指数的平均价,现改成参考10、11、12三个月的即时现货指数,约定交易价格后实行多退少
补。在铁矿石价格处上升通道时,曾经类似锁定年度长协的做法对中方利;而在价格下跌通道,现货浮动似对中国钢企更佳。
此番因现货市场下跌,矿商亦愿顺应下调,显然可以给钢厂些许实惠,减轻原料成本的压力。但另一层面是否也说明,矿山其实已经并不在乎季度定价,正好借势促成全现货、指数定价时代的到来?
淡水河谷率先出手
铁矿石现货价跌至160美元/吨,使得原本175美元/吨的四季度协议价,对于钢厂而言显得越发难以接受。
“这是淡水河谷同意中国钢厂的降价呼吁后,所提出的新方案。相比于其它能想到的设定一个具体降幅的方案,完全按照4季度现货价格的方法相对合理,钢厂和矿山双方也都容易接受。”17日,上述消息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11月以来,由于铁矿石现货价格跌至一年来的低位,而季度定价方式下的协议价格,反应滞后数月。中国钢厂在成交低迷的同时,提出希望矿山推迟出货,或对第四季铁矿石合约重新进行协商。
钢铁业资深专家戴国庆对此番淡水河谷的快速反应表示有些意外。“一则没有想到,在铁矿石价格下跌和中国钢铁业主动要求的条件下,矿山愿意提出参照现货价格交易;二则是巴西矿山先提,而非澳矿,也比较意外。毕竟巴西相比澳洲,运距更长。这也意味着淡水河谷对后市并不看好。”
西本新干线分析师邱跃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认为:目前国内市场、钢厂均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化压力,短期内国内钢价仍将震荡筑底。
“近期,全球的铁矿石价格都出现加速下跌,钢铁企业为降低成本,正设法尽快消耗前期的高价原料库存,部分钢厂已开始出现原料库存下降、钢材库存上升的现象,钢铁产能释放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他表示,“钢厂对矿石的谨慎采购,传导至矿山也有压力。”
该机构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进口矿价格持续回落,大中型钢厂成本降幅虽然相对较大,但与小钢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华东、华北地区部分大中型钢厂目前基本亏损100-200元/吨。
相比于淡水河谷的快速反应,另两大铁矿石供应商力拓、必和必拓暂时未闻调整4季度定价的声音。但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两拓的矿石,也处于“招标是什么价,就出什么价”的阶段。
逼近全现货
如果矿商能此番一改强势,在中国钢厂的困难期“放一马”,随行就市、现货定价模式生成,那么日后无论涨跌带来的影响,中国钢厂似乎也将没有指摘之理。
“现在跌到160美元/吨,大家预判可能还会跌至150美元/吨,但矿山的成本价摆在那里,无论怎么下跌总还是暴利营收。但如果从此实现全现货指数定价,中国钢铁企业能否适应也是问题。”该人士向记者表示。
2010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制定机制,经历了年度长协、季度定价、再到月度定价的剧烈变化,指数化、金融化的趋势明显,对于习惯锁定价格的中国大中型钢企而言,至今经历着痛苦的磨合期。
“淡水河谷的这一新举动值得注意,是否有趋势化的发展。”戴国庆向记者分析认为,“相对来说,中国接受全现货定价的可能性高于欧美日。事实上中国钢厂的产品价格本身比较灵活,除宝钢早前坚持钢材产品季度定价,大多钢厂以月度制定产品价格,还施行找补。相比欧美日的钢厂,直供比例较高,所谓稳定成本的要求比中方更加强烈。”
对于更灵活的定价方式的到来,除了钢协近期正式推出的中国版铁矿石价格指数,试为未来矿石定价机制形成参考,各钢厂个体的应对方式依旧是被动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审计署对宝钢集团进行审计时,表示十分关心铁矿石的定价问题,希望通过审计能够为国家提出有关铁矿石定价机制的相关建议,提高铁矿石定价的话语权。
邱跃成向记者表示:“最根本还是供求关系决定谁更有话语权。前9个月全国进口铁矿石50808万吨,同比增长11.1%,累计单价165.7美元/吨,同比上涨33.6%。而粗钢产量也并不低。”
10月17日,据中钢协统计,10月上旬中钢协会员企业粗钢日产量为164.27万吨,旬环比增长0.18%。预估10月上旬全国粗钢日产量为193.39万吨,旬环比增长0.18%。自2月下旬以来,粗钢日产量持续高于190万吨,高于2010年的日产量170万吨。
但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中国钢铁工业将进入国内钢铁消费增速放缓的阶段,粗钢消费年增长可能为2%~7%,3-5年内,中国对铁矿石需求的下降也可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