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3年央票下降释放微调信号 谁将是A股的救命稻草

来源:新华网
2011年10月23日11:41
  央行调降3年期央票利率1个基点 调控需求或为主因

  本周净回笼资金220亿元,净回笼量较上周增加130亿元

  央行主动下调3年期央票利率1个基点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对于这个现象,业界普遍认为央行是出于调控3年期央票需求所为,也有少部分人士认为,这也许隐含了政策可能微调的信号,究竟如何需要进一步观察下周公开市场的操作情况。

  昨日上午央行发行的200亿元3年期央票参考收益率下行1个基点至3.96%,10亿元3个月期央票参考收益率连续第九周持平于3.1618%。央行当日未进行正回购操作。本周净回笼资金220亿元,净回笼量较上周增加130亿元。

  3年期央票在8月18日恢复发行以来收益率一直维持在3.97%。3年期央票收益率在去年的4月、5月、6月、7月均出现回落,每次平均下调1-2个基点。

  “从以往的经验看,3年期央票收益率的回落应该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调整。”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交易员称,目前3年期央票市场需求旺盛,央行主动调降利率一方面是出于调控需求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向市场释放了不急于回收流动性的信号。

  中债收益率曲线显示,3年期央票收益率一二级市场利差倒挂在2个基点左右,3个月期央票收益率利差回升至23个基点,1年期央票一二级市场利差为5.6个基点。

  10月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上涨11.37个基点至3.0100%,1周利率上涨10.58个基点至3.4575%,2周利率上涨50.67个基点至3.9992,其他各中长期利率中除6个月品种小幅上涨外,其他全部呈下降态势。

  以上市场表现说明,当前市场资金面仍处于相对宽松状态。

  “3年期央票收益率下调是否蕴含政策含义,需要进一步观察下周1年期央票和3个月期央票收益率。如果其他央票品种收益率不变,则3年期央票利率下调则仅是央行调控需求所致。”上述交易员称。

  市场普遍认为,1年期央票是货币政策变动的“风向标”,但其他品种央票对于市场也具有指导意义。比如7月份加息之前,即是3个月期央票收益率首先上涨,其他品种后续跟进。

  但另有分析人士称,7天正回购这种超短期调控工具的频频使用,说明央行非常关注资金面的变化并力求做到精准调控。鉴于目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不能排除未来货币政策采取定向宽松的措施以提振经济。比如下调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资金。(中国证券网)

  三年央票下降一个基点 公开市场释放微调信号

  央行昨在公开市场发行了200亿元三年期央行票据,出乎市场预料的是,其发行利率水平由上周的3.97%下降了一个基点,至3.96%。一个基点的变化虽然细微,但其意义却不寻常。

  由于央行票据采用市场化发行方式,即以商业银行的需求为主导,而本周三年央票发行规模与上周持平,仍为200亿元,但是发行利率却下行一个基点,这表明在配置压力下本周商业银行的实际需求量超过了发行规模,最终央行通过下调发行利率水平,使其发行规模不再进一步扩大。

  三年央票是流动性的深度对冲工具,对于这一工具的慎用,说明央行在现阶段对于继续收紧流动性的意愿并不强烈,只是维持原有力度,而非加码,从而预示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不仅如此,央行票据发行利率通常稳定,一旦出现变动往往会成为引领市场走势的风向标。因此,三年央票发行利率虽然仅下调一个基点,却具有引导债券市场利率水平下行的信号作用。如果这一势头得以延续,必将最终传导到信用债市场,有助于微观实体企业降低筹资成本,减轻财务压力,改善经营状况。

  因此,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回落趋势已经确立但仍处于高位的背景下,昨天公开市场操作的结果被业内人士理解为货币政策正在发出微调信号。即在当前宏观调控的微妙期,货币政策虽不能全面放松,但是可以选择在局部领域进行微调。

  事实上,自9月以来央行频频在公开市场运用短期工具调配流动性,扩大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供给,已经有效遏制住资金价格继续上涨的势头,并且成功引导资金利率回归。在资金面逐步宽松的背景下,在长三角地区,作为企业短期融资工具之一的商业票据贴现率水平已经在两周内下降了约40%。

  3年期央票利率15个月首降 引货币政策宽松遐想

  如同市场此前预期,中国人民银行。

  而从央行对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来说,虽然央行连续两周净回笼资金,但是央行确实还是有意识地在保持市场流动性。目前市场资金面情况并不特别紧张。

  以代表银行间资金紧缺程度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为例,虽然短期Shibor均呈上涨态势,但各中长期Shibor中除6个月Shibor小幅上涨外,其他全部呈下降态势。

  央行或被迫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天相投顾分析师李衡10月18日发布研报,点评2011年9月物价数据,预计物价下行趋势初步确立,此后几月CPI将逐月回落。四季度将进入控物价和稳增长并重的阶段,但当前通胀仍处高位,政策不可能全面放松,政策微调窗口有可能在四季度开启,实行定向宽松。

  研报认为,央行在11月份(最迟12月份)将“被迫”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即使不明确下调存准率,也必然采用定向逆回购或其他手法向银行间市场注入基础货币,否则商业银行将无钱可贷。今后几个月,经济可能处于比较微妙的变化阶段,如果管理层在四季度对宏观政策实施微调,那么经济增速可能在四季度企稳向上;如果不实施微调,受国际、国内景气度下行影响,则四季度经济可能会继续下行。我们判断,四季度政策微调的可能性较大。即使管理层在四季度对政策不作调整,为防止经济出现过大波动,明年一季度政策也一定会作出适当调整。

  央行年内公开市场操作路径日渐明晰

  作为“窥探”央行货币政策转变迹象的重要窗口,公开市场操作一直颇受业内关注。昨日,央行继续倚重超短期限正回购工具,祭出600亿元7天及300亿元28天的正回购品种,将当前月份剩余资金滚动平滑至后续月份。

  实际上,从今年9月6日重启7天操作以来,市场就一直在揣摩央行的政策意图。按照历史经验,7天、14天之类的超短期限正回购,除了特殊的季节性因素外,更主要还是凸显了监管层的谨慎与观察态度。数据显示,在今年春节前的1月中旬,央行曾采用过一次14天及7天正回购。而9月份以来,7天操作已连续5周被采用,在近几年来都是十分罕见的。

  从今年全年的公开市场资金到期情况来看,央行或许是不得不倚重短期限回笼工具。也就是说,如果海内外经济基本面不出现巨大变动,年内央行在公开市场的主要操作方式仍将是“边走边看”。而其他诸如存款准备金率或基准利率一类的鲜明货币政策工具,或许会暂时离开市场的视线。

  据统计显示,今年下半年公开市场月度到期量分别为3720亿、3520亿、4810亿、4870亿、2250亿和250亿元。这其中通过正回购“挪移”至后续月份的数量,7月、8月、9月就分别占到2560亿、1540亿和2190亿元。而10月至今的仅有3次操作,就已经将2100亿元进行了“搬家”。

  业内人士介绍,短期限操作灵活性更强,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势下,央行不会轻易大量使用超过1年的品种加以对冲。本月13日重启的3年期央票,数量也仅为200亿元,据了解,其中很多也是来自市场的主动需求。

  可以预计,在中央明确“政策转向”的指示前,央行更有可能会沿袭既有的操作路径,即以短期限品种为主,招标利率也继续保持平稳。实际上,昨日的1年期央票利率,已经是连续8周持平于3.5840%。

  有资深债券投资人士告诉记者,在做出大的货币政策转向之前,监管层往往会先通过微调及窗口指导的方式稳住银行与金融体系,然后才会考虑在信贷政策、实体经济等方面作出调整。他预计,明年初或许能看到一些实质性的松动。(中国证券网)

  市场底确立仍需两个条件

  新低又见新低,国家队进场带来的似乎不是一场救赎,而是一个陷阱。上证指数创下近两年新低2315点,随后有所反弹。而这个反弹也许仍然是一个陷阱。因为,从本周一30分钟线级别的走势背离之后,日线级别的走势更加难看,而周线级别如今更是看不到希望。目前看来,大盘何时能够见到市场底,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资金的市场利率开始降低,二是周线级别的底部可以识别。

  新低比预期来得还要快

  国家队进场原本给予市场无限的想象力,但投资者很快就发现,抄底很容易,但买进之后想要出来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小股票,每天成交量都很小。而这一波反弹到现在,沪市也未出现过千亿级别成交金额,这意味着真正的大额资金并未进场。这又是为什么呢?

  如果从技术上去解答这个问题,大致可以在周线级别上找到答案。今年四月份以来,周线的走势较为难看,期间只在6月底有个反弹,而那个反弹并未形成一个趋势性的上涨,只是形成盘整格局。随后市场继续跳水,大盘行至今日,该级别的背离并未出现,也就是说,市场还未出现周线级别的底部信号。而要形成这个信号,理想的走势是还需要一次盘整和一个下跌段的背离信号。按技术理论,形成这两段走势,至少需要八到十周的时间。周线反弹信号不出现,大资金也很难进场。

  从资金层面来看,目前要经历的是一段痛苦的时期。有投资额较大的投资者就表示,目前抄底进去容易出来却很难,因为参与的人越来越少。为什么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少?首先是国内市场的资金成本比较高,目前股市的收益率水平远不及理财市场,也比不上信贷市场,资金自然会往有利的方向流动;其次,最近美国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突然好了起来,很多国际短期资本都回流美国;第三就是由于市场扩容,存量资金失血较为严重,这其中包括新股IPO和存量大小非的释放。

  从基本面来看,目前的市场或许又处于一个纠错的阶段。今年年初,投资界对今年的投资增速有一个判断,那就是认为今年我国的投资增速依然可以保持较快增长,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非如此。有些投资如火电增速甚至为0,高速公路和铁路投资明显放缓。因为大部分投资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边际效用递减,建得越多亏得越惨,现金流状况越糟糕。目前这种情况正慢慢显现。其次,还有一个对估值的认识问题,很多人认为目前A股的估值已经跌无可跌,但实际上位于估值底的都是那些已经“老气横秋”、失去成长性的股票,本来就不应享受高估值,而这些股票又占据A股大半江山。成长股的估值则始终无法下降,如快速消费品、医药、农业等,依然在高位。目前市场要做的事就是纠错,把市场的估值真正降下来。

  何处是底部

  那么,市场就没有底部了吗?这显然不符合自然规律,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更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那何处又是底部呢?分析人士认为,同样可以从技术、资金和政策三个方面去捕捉。

  从技术上看,目前30分钟级别的反弹都难以看到,日线级别的昨日亦出现跌破前期新低的走势,其买点或许在酝酿当中。但周线级别要走出完美走势,仍然任重道远。分析人士认为,若周线级别出现背离信号,就有可能迎来一波较为强劲的反弹。其背离原则是,大盘创新低,但不少技术指标不再创新低。

  从资金面的情况来看,如果高息信贷市场终结,理财市场收益率下降,银行开闸放水,二级市场IPO逐渐平息,市场就可能迎来喘息机会。而这一切可能都会在四季度末期才会出现。因为,只有在此时,各方面的资金压力才会达到顶峰,才会加速一些事件的演化。

  从政策面来看,投资和出口增速下降已经是预期中的事。政策面上,是采取积极措施阻止这一切发生,还是任其发展而让市场来解决这一切,也许要等政策推出以后才知道。对经济体来说,这也是最大的变数。昨日,财政部公告称,允许上海、浙江、广东、深圳自行发债试点。这可能意味着政府正在尝试放宽政府负债的底线,在短线内可以缓解投资增速下降到来的压力。但地方政府本身就是一个负债系统,如果所投项目并不能带来丰厚的现金流,未来依然会有较大压力。对市场而言,这是一个积极信号,但长期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中国证券网) (来源:新华金融)
(责任编辑:刘玉洲)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