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专栏 > 最专栏

易鹏:三线城市房地产依旧有机会

2011年10月25日10:14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易鹏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非均衡的地产调控政策,客观上推动大量资金进入到三线城市,这从今年房地产成交量和房价上涨幅度的排名中就可以看出。对于以前一直缺少资金进行城市建设的三线城市而言,这是实现城市化跨越发展的巨大契机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最引人注意的无疑是我国的GDP在三季度只增长了9.1%,延续了今年以来GDP增速持续下降的趋势。

  业界基本上认为,今年GDP增长速度会比去年的10.4%增速减少1%以上,接近于9%的区间。而且目前看来,随着这种经济发展惯性的驱使,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会进入“8区间”,尽管还是在年初设立的8%以上的增长,尽管决策层一直强调不再以追求速度为第一目标,但是在中国这个已经习惯10%以上增速的国家,一旦经济增速跌破8%,很有可能出现各种被经济增长速度所掩盖的问题。所以可以预见,在CPI增幅日渐趋稳,通货膨胀形势没有年初那么严峻的情况下,整个宏观经济的整体调控思路可能会发生变化,从紧货币政策将逐渐转向中性。

  这种经济拐点出现的时候,对中国经济最主要发动机之一的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这是因为房地产调控进行一年半,正处于关键期,决策层也好,房地产界也好,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目前随着房地产成交量大幅萎缩,价格初步松动,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的情况下,一旦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有可能前功尽弃。既会影响到当初设计房地产调控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会影响到决策层的形象;而另一方面,政府将会大力推动保障房建设,保证有足够的固定资产投资,从而助推经济增长。

  当然,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放开三线城市的房地产限购政策,让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发展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因为三线城市的房地产较大推进有着以下的实际效果:

  首先,这轮房地产调控,客观上推动了三线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不可否认的一个现实是,中国目前发展的巨大不均衡,既体现在城乡差距上,也体现在北京、上海这种特大型的一线城市和二线、三线城市的巨大差距上,差距之一就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化率。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几乎已经饱和,城市化率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9%。

  这次房地产调控,对一线城市极其严格,对二线城市相对严格,而对三线城市相对宽松,这种非均衡政策,客观上推动大量资金进入到三线城市中来。这从今年房地产成交量和房价上涨幅度的排名中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这种购买力进入三线城市,肯定会吸引更多的开发商跟随进入。对于以前一直缺少资金进行城市建设的三线城市而言,就是实现城市化跨越发展的巨大契机,同时也是缩小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差距的巨大机会。从某个角度上讲,以前三线城市的落后,在于中央政府政策的选择性忽视,而这次房地产调控,也算是中央政府政策对三线城市的一种选择性重视。

  其次,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一线城市,因为在城市化过程中吸纳资源过多,导致了严重的消化不良,表现出严重的大城市病。这种经验和教训,提醒着中国目前要想将城市化率从49%提高到70%以上,其选择的路径注定不能靠特大城市,而是必须走向城市群建设。在城市群建设过程中,卫星城的地位,换言之就是三线城市就会越来越重要。所以,不对三线城市实施限购,有利于承载中国城市化进程主体的城市群的建设。这会从结构上有利于中国城市化的优化。

  再次,对三线城市不限购,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三线城市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由于其前期长期以来房价偏低,所以城市本地的居民,拥有自己房产的比率,要远高于北京、上海,很多本地居民都有几套房子。从某个角度上说,目前三线城市房价上涨,何尝不是这些三线城市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呢?而目前,财产性收入已经比工资性收入更加有价值。三线城市居民的这种收入增加,实质上也起到了平衡中国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之间收入差过多的问题,尤其是财产性收入方面。试想,在北京拥有一套房,要让三线城市一个家庭工作一辈子,这种局面合理吗?再说回来,广大三线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何尝不给中国经济转型,走向内需驱动增添动力呢?

  最后,对三线城市不限购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三线城市既是城市,也是农民进入城市的桥头堡。三线城市尤其是县城,需要大的城市化提升,才能够具有容纳产业的载体。而只有大量产业的进入,才能够从生态农业、新型工业、服务业中,给农民提供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也可以提高越来越高的工资收入。同时,因为城市生活的升级,对休闲产业的需求提高,会进一步扩大农家乐、农村旅游等直接给农民提高收入的产业载体。此外,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拉动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三线城市是否能够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利用这次房地产调控,吸纳更多资金、资源进入到三线城市,实现城市和产业,人口和规模的同步推进,对广大农民的收入提升必然是一件好事。

  在这种逻辑下思考,相信在目前的经济拐点情况下,三线城市的房地产还是拥有一定的机会的。

  (作者系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

  易鹏的微博

  易鹏的其他专栏文章

  易鹏:梁稳根入仕有利于推进共富

  易鹏:政府绝不能出手解救高利贷危机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