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谈股论金

郑眼看盘:疑似非理性杀跌 等待低吸机会

2011年11月17日03:5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郑步春

  昨A股忽然大跌,收盘沪综指跌2.48%报2466.96点,深综指跌2.55%报1059.24点。成交显著放大,表明主动性杀跌能量大肆释放。放量下跌一般为抛股的机构向下主动折让,以寻求更多接盘,这和日常生活中“薄利多销”的意思差不多。

  机构主力如

此操作已体现出较大的仓皇心态,然而笔者对这样的杀跌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虽然最近也并不特别看好A股。昨日消息面其实尚可,如证监会准备动手限制无序融资问题,又如央票发行中标利率下滑显著等。假如证监会认真去管无序融资,就应算是新主席上任的第二把火第一把火是强制分红,前期已在盘面上得到积极体现。

  由于没看懂,笔者只好在盘后去查是什么原因导致杀跌,却没想找到许多牵强甚至是令人哑然失笑的理由:如国际板推出传言、央票发行量增至520亿元、IMF对中国地产业负面评论、大盘扩容、外资抛售中资银行股、期指交割日临近、上市公司业绩增速预期放缓、出口趋降等。

  这些理由就算是利空,但去解释如此仓皇的杀跌显然就比较牵强了。另一想,可能市场有技术性调整因素吧,而该因素出乎了笔者的理解能力。此外则可能是信息不对称,即机构主力掌握了其他人所不掌握的利空消息。

  笔者最近常谈及人民币,但机构主力似乎漠视这个因素,均十分淡定,所以在短期内,该因素理应不会有利空作用,至少也不会有如此大的杀跌能量。

  市场消化某一项利空,有时会有个相当长的时期,其间或掺杂着误会。以国有股减持为例,最初试点是黔轮胎中国嘉陵,接着推出10家最可能试点公司名单,俱得到恶炒。尽管市场当成了利多去炒,但最终竟因同种因素使沪指惨跌至998点。

  类似的例子最近也有,有些人将大盘股减量发行当成利好。该因素也许在短期内有助于股指上涨,但不用多久就会压制市场,因此举必有两个作用:首先是大盘股定价一般因此而更高,其次是非流通股陆续解冻的压力会更大。

  多数投资者至少还会记得中国石油,当初部分人不慎被套时,需要应付40亿股的盘子,但现在设法解套时,却得去应付1615亿股的盘子,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笔者认为,强迫新发公司以较高比例发行新股是有利于A股的,最好首发就有至少一半股份流通,更好的情况则是进行“存量发行”。事实上,这并不仅限于大盘股,创业板和中小板同样应作如此要求。

  回过头看现在的大盘,不管是何原因引来如此深跌,投资者都应重视。如果是因技术因素而深跌,相对情况好一点,说不定就此构成再次低吸的机会;但如果有主力知道而其他人不知道的重大利空,这在后续盘面上也多半会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如果股指走得相当异常,投资者也应相对谨慎。

  仅从图形看,股指走得不太好,因其为典型的M头下破颈线形态,按测量位或跌至2410点一带。未来数日,投资者可观测消息面变化,若无特殊利空,走势也无特别异常之处,不妨届时补仓。

(责任编辑:罗为加)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