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中国与世界

美调查华为欲何为 借安全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2011年11月19日08: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时期,有些国家会找各种借口刁难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以达到保护本土企业的目的。最近,中国电信设备商华为等企业在美国就遭遇类似情况,受到涉及“国家安全”方面的调查。据《华尔街日报》11月17日报道,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将调查华为和中兴等中国企业在美国扩张业务的过程中是否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担忧“国家安全”毫无根据

  据报道,美国密歇根州共和党众议员、情报委员会主席罗杰斯对外介绍,美国相关部门严重关切华为公司,可能还有中兴及其他基础设施公司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的潜在威胁,因此将利用情报委员会的一切资源展开全面调查。罗杰斯称,情报委员会已经对此事进行了初步调查,包括简要汇报情况和约谈情报官员。

  对此,华为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华为生产的设备严格按照运营商的要求生产,完全符合其所在国的法律法规。所以,美国国会所说的“国家安全”问题是不存在的。

  华为公司对外关系主管普拉莫回应说,全球前50大电信服务提供商有45家使用华为产品,至今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华为欢迎对相互依存的全球供应链可能给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进行公开公正的审查。但他同时指出,这种所谓“国家安全”的担忧是“模糊且毫无根据的”。

  找借口刁难中国企业

  事实上,美国对华为等中国电信企业的安全担忧已不是第一次。2008年,华为试图收购美国一电信企业,但终因美国政府所谓“国家安全”的担忧而放弃;2010年8月,华为准备向美国电信运营商斯普林特公司供应设备时,8名共和党参议员致信总统奥巴马及财长盖特纳要求对此事进行全面调查,以评估可能的“国家安全威胁”;同年,华为试图再次收购两家美国公司时,又因类似原因被阻。面对美国的频繁调查,华为的员工已麻木,一位员工说:“(调查)不时都有传出,这次也不意外。”

  然而,屡次担忧之后的调查并没什么结果。普拉莫对此曾气愤地表示:“不要再人为制造恐惧。如果你有什么要说的,那就拿出证据来。”同时,屡次的担忧和调查也产生了令美国同行高兴的结果,就是华为等中国电信公司被成功地阻挡在参与收购美国公司或利润丰厚的大型合同招标的市场之外。

  “几次调查无果,但造成让别人不敢与中国企业做生意的气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对本报记者说,中国人不太会用这个办法。若打起贸易战,我们也可以找有关机构调查在中国的美国电信企业。

  美国政府调查背后的目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打压中国企业保护美国企业,实行贸易保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蒋先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开始时欢迎中国企业过去,一旦发展壮大了,人家就会找各种借口限制你,以达到保护自己本土企业的目的。

  通信业资深分析师王一江认为,此次美国国会对华为的调查,根本不是担忧所谓的“国家安全”,而是帮助美国电信企业阻挠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进一步进入美国市场。

  据了解,作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商的华为,目前占据全球移动通讯设备市场1/5的份额,并已向美国农村和芝加哥等地区十几家小型运营商销售电信设备。目前华为在美国有1500名雇员,去年它在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开支为61亿美元。

  要习惯来自国际的挑战

  专家指出,面对美国政府设置的重重壁垒,华为、中兴等国际型企业,要习惯来自国际的挑战,要有平常心。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认为,中兴、华为这些企业不仅在美国遇到了这些挑战,在印度、在欧洲、在世界各地都遇到了挑战,这正好说明了华为、中兴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强,也说明中国国力越来越强。国际化道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的。

  曾剑秋建议,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国际规则;第二,在国际化道路上肯定会有各种磕磕碰碰,要有平常的心态;第三,最重要的是自身要有实力。这种实力不仅是有技术能力,有走入世界的决心和战略,更重要的是在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要有超前的研究,去积极应对。

  蒋先玲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在扩张过程中尽量本土化,尽量雇佣当地人,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当地民众和政府的接受。

(责任编辑:孟先亮)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