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年末掘金高股息率股票 中小板公司分红胜主板

2011年11月25日08:06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年末掘金高股息率股票 中小板公司分红胜主板

  证监会新领导层履新的第一把火烧向常年不分红的股市“铁公鸡”。分红新政背景下,哪些公司最具有分红的可能性?

  年末掘金高股息率股票

  统计显示,2008~2010年连续三年进行分红的A股公司有620家,其中有34只股票每年的股息率都超过3.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

  在海外市场欧债危机尚未解决,国内市场货币政策方向未明的局势下,机构目前的投资取向倾向保守。其中高股息率个股受到机构追捧。三季度季报显示,三季度末五大类机构投资者针对以上34只股票的合计持仓市值达865.58亿元。其中,保险公司、基金、社保基金、券商集合理财和QFII的持仓市值分别为495.76亿元、328.72亿元、30.57亿元、7.42亿元和3.11亿元,显示出机构资金尤其是保险公司和基金对高分红股票有所偏好。

  跑赢大盘但个股走势分化

  市场人士指出,就较多的分红来说,机构投资者选择持有以上高股息率股票已不吃亏。而从价差收益来看,似乎也还不错。统计显示,四季度至今,以上34只高股息率股票平均上涨2.82%,跑赢同期大盘0.45个百分点。

  不过,整体跑赢大盘依然难掩个股剧烈分化的现实。统计显示,10月以来机构重仓持有的建设银行思源电气分别累计上涨7.05%和11.45%,分别跑赢同期大盘4.68和9.08个百分点。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大冶特钢泰和新材同期则分别逆市下挫8.54%和16.69%,让重仓持有其股份的机构投资者遭遇了巨大的价差损失。

  研究人士指出,简单盯着分红并不能保证投资高股息率股票必然获得可观的收益,因为平衡价差和分红之间的损益也是一种挑战。这在考验普通投资者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机构投资者的选股智慧。

  中小板创业板更愿分红

  在最近几年,A股现金分红大户主要集中在中字头大盘股中,如集中在一些银行股、“两桶油”和部分央企中,其股本大小动辄数十亿或百亿以上,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大面积转增股本能力已经非常弱了,选择用现金分红可能是其回报投资者的最佳方式。

  但事实从每股红利看,分红最多的则不一定就是这些央企或金融股。如在2010年,每股分红最多的贵州茅台海普瑞中瑞思创罗莱家纺等就不是央企或金融股,这其中既有股本巨大的茅台,也有股本超小的中瑞思创,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盈利能力相当出众,绝大部分公司能够实现每年业绩的同比增长。

  从前文分红逻辑看,主板公司因转增股本能力弱,现金分红意愿应该要强于中小板或创业板,但从最近几年分红公司隶属看,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因其高成长性,实现现金分红的比例明显比主板公司高。数据显示,在2008~2010年间,中小板、创业板的现金分红公司占比分别为77.29%、79%、80.87%。而主板分红公司占比则分别为48.22%、48.94%、51.77%

  注意选个股行业

  此外,股息率超过1%的公司总共有298家。在这298家公司中,有26家公司属于交通运输行业,有25家公司属于房地产行业,而机械设备和金融服务行业也各有21家公司。上述行业是A股市场中“类债券”型企业的集散地。

  并不是所有高股息率公司都具备显著的防御性投资价值。比如,高股息率公司中包含了较多的房地产以及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而这些公司的高股息率无疑与其2010年较佳的行业景气度有着很明显的关系。但是,目前上述行业经营均进入景气下行通道,2011年能否继续保持以前的分红力度,似乎值得怀疑。

  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者应该将股息率与行业属性相结合选择投资标的。比如,交通运输行业中的高速路行业以及金融服务、医药、商业贸易等行业均属于周期波动相对较小的行业,这些行业内的高股息率公司可能具备一定的参与价值。

  技术解盘

  能量仍不理想 大盘反弹乏力

  昨日指数虽然一度震荡回升,但投资者谨慎情绪并没有随之回暖,量能方面依然不理想,如果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出,那么大盘也无法形成大级别的反弹行情。

  不过考虑到指数短线已经严重超跌,KDJ连续四日处于超跌区域,指数若再次下探,很有希望形成较大规模的超跌反弹走势。

  操作上还是建议投资者逢低建仓,多看少动为宜。

  静观其变为上策

  长城证券11月24日发布市场策略研报。研报指出,大盘近期连续三个交易日围绕2400点整数关口展开震荡走势,多空争夺相当激烈,而23日大盘最终收盘在2395点,近一个月后沪指收盘再次回到2400点之下。纵观本轮反弹行情,根本原因就是基于宏观调控政策的预调微调导致流动性放松,但是在多重利空打压之下,政策利好预期多数被对冲,远水难解近渴。在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国内新股扩容不断双重冲击下,大盘重新回落到2400点下方弱势震荡。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外围环境越差促使经济硬着陆风险越大,很有可能导致政策更大力度地转向与放松。在当下变数仍然较多的背景下,投资者首选投资策略仍然是静观其变,等待不确定因素的消化。

  在投资策略上,投资者需保持适度谨慎,积极防御。一方面,降低仓位以应对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适度增加食品饮料、医药、旅游等防御性品种的市值比重。对于周期性行业,则需继续保持谨慎观望,等待经济底的到来。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