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一国走向开放后,能够充分享受资本、技术和知识的“外溢效应”,促使落后国家实现“后发优势”。那么,加入WTO后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增加居民收入。不过,令人费解的是,入世十年后,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却在不断扩大,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庞大甚至继续增加。虽然导致贫困人口增加的原因有多种,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许多民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未能享受到对外开放带来的收入效应。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呈现了持续扩大的态势,城乡收入差距从十年前的3:1左右扩大到目前的3.4:1。如果考虑到城市的各种福利补贴,那么这种差距进一步上升到3.8:1。近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价指数的变化,国家将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865元人民币提高到2300元,按照这个标准,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将由2010年的2688万人扩大至1.28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除港澳台地区外)的近十分之一。
事实上,中国国家扶贫标准线与世界银行的名义国际贫困标准线相比仍偏低。按当前人民币市场汇价计算,中国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大致相当于每日1美元,低于世界银行的1.25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就是说,仍有一部分农村贫困人口未包括在内。与此同时,城市贫困人口也出现了急剧增长的势头。根据比例法,如果以8%的比例测算,目前中国城市合理的贫困线在人均年收入7500-8500元之间,该标准也基本符合城乡收入之比的要求。那么,中国城镇贫困人口大约为5000万人,是目前低保标准和受保人数的2倍左右。
收入差距的扩大、贫困人口的增长,似乎违背了对外贸易“外溢效应”理论的基本原则。按照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增长理论”的说法,国外资本的直接投资(FDI)能对输入国产生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即对本土企业能有知识和技术扩散的功能。国际贸易还有一定的收入效应,即对落后国家而言,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缩小国内收入分配差距。
中国的现实与理论的相悖,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错位。长期以来,中国依靠的是众多廉价劳动力形成的比较优势,采取低工资、低价格的竞争策略战领国际市场。低工资制度严重抑制了出口部门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引发了一系列劳资冲突。而农民工工资水平低下,不但自己生活艰难,也无力汇款救济家庭。
另一方面,粗放式的对外贸易模式导致了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也是部分人群陷入贫困的根源。由于资源、土地征收补偿不足,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和赖以谋生的基础。有关研究发现,在我国,越是资源丰富的地区,失业率越高,而失业率正是导致贫困的元凶之一。
不仅如此,对外贸易的严重失衡,在积累巨额外汇储备的同时,也成为推动通货膨胀的主要力量之一。为配合外汇储备增加而增发的基础货币,目前已达20万亿元以上,是货币超发的重要来源。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攀升,贫困人口的实际生活更为困难,而一批在贫困线边缘挣扎的群体,极易掉进贫困人口之列。
由此可见,不合理的对外贸易战略虽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但经济发展质量并未得到有效改善,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和贫困人口的增加,只是这种扭曲战略的副产品之一。中国的对外开放只有重新审视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放弃低工资竞争战略,走依靠自主技术创新发展之路,才能使广大劳动者享受到对外开放带来的真正好处,才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减少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