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宗琦
中国证监会党委14日召开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证监会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要求,紧紧抓住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最有利的历史时机,加大力度培育机构投资者队伍,研究加大鼓励各类长期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的政策措施,适当加快引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步伐,增加其投资额度,尽快出台人民币回流资本市场(RQFII)实施办法,逐步扩大港澳地区投资沪深股市实际规模。
郭树清指出,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世界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二五”实现良好开局的背景下召开的。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他指出,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积极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有关部署,不断创新改革、发展、监管和服务理念,努力克服内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全力促进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资本市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体现市场各方公平参与的理念,更加注重维护好、实现好投资者合法权益,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创新,逐步强化对中小企业、“三农”、创新创业活动的证券期货服务,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积极拓展资本市场的覆盖面和包容能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郭树清就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几点具体要求。
首先,要正确看待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高峰时期,国民经济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明年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增长速度都会保持较高水平,通货膨胀是完全可以控制下来的。
其次,要紧紧抓住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最有利的历史时机。无论是产业升级、科技创新还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对直接融资提出巨大需求,建立宏观审慎的金融制度框架,也迫切需要加快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对场外市场体系建设、债券市场发展、证券发行体制改革和期货市场发展等工作要认真研究,
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和目标,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力求取得突破。继续依法严惩内幕交易、虚假披露、操纵市场、利益输送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好打击非法证券发行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活动。坚决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通知精神,加强部际沟通和协调指导,推动清理整顿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再次,应加大力度培育机构投资者队伍。明年国家将全面提速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医疗、教育、文化事业将进入繁荣发展新时期,各类基金的经营管理迫切需要得到加强。要研究加大鼓励各类长期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的政策措施,支持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协调发展,积极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阳光化、规范化运作。增强专业机构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和分析能力,发挥好专业机构在市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此外,抓紧落实与港澳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中的相关要求。适当加快引进QFII的步伐,增加其投资额度,尽快出台RQFII实施办法,逐步扩大港澳地区投资沪深股市的实际规模,特别是投资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规模,促进双边的金融市场体系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最后,稳妥有序做好岁末年初工作。要扎实细致地做好年初确定的重点任务收尾工作,关注和跟踪市场新情况、新变化,不断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坚持不懈地强化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市场安全稳定运行。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形势的判断和分析,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梳理和提出明年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提高科学性和前瞻性,为做好明年工作打好基础。
中国股市为何选择郭树清
2011年11月,"郭树清"成了热门关键词。他突然离开建行,随之扛起资本市场帅旗,并闪电般出手,对体制机制改革痛下狠刀。面对郭树清的有备而来,网上沸腾了,纷纷历数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主席的优势,却忽略了他是中国最年轻的改革开放顶层设计全程参与者之一。郭树清曾参加过著名的巴山轮会议,时年仅29岁,身为社科院研究生。
巴山轮会议召开的背景,是1984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计划经济手段,对此束手无策。当时的国务院领导,并没有终止改革,而是批准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世界银行共同召开了"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讨论会",会址选在从重庆驶往武汉的"巴山轮号"江轮上,1985年9月2日乣7日,与会政府官员和中外专家共30多人。
巴山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为陷入困境的中国市场化改革寻找方向。多年后,郭树清回忆道,巴山轮会议至少在三方面明确了改革方向:第一,明确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宏观管理下的市场协调;第二,明确改革在中国过渡方式为一个渐进过程,但也必须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第三,明确改革过程中必须保持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重点是防止通货膨胀。
"是先改革,还是先治理?"这是巴山轮会议的中心话题,也是20年来证券市场挥之不去的最大困惑。迥然不同的是,巴山轮会议时,郭树清还只能算是顶级高尔夫赛场上的球童;而如今,他已经是顶级大赛的顶级赛手。
郭树清就任证监会主席伊始,是否有过一次"类巴山轮会议",不得而知。但是,他上任仅20天,证监会就直逼证券市场20年顽疾,推出六项改革措施,惊煞市场。这六项措施包括:推进债券市场互联建设、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推出创业板退市制度和再融资制度、打击内幕交易、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清理各类交易所。
与之前历任主席相比,做过上市银行董事长,是郭树清最重要特征;遍尝市场参与者的酸甜苦辣,也有过切肤之痛。如果说,以往证监会主席就像是政府的代理人,郭树清却被突然壮大的"粉丝"定义为市场参与者"经纪人",可以代表他们的利益诉求。
然而,郭树清的独特履历决定了他的角色多元—全程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还成功游走于宏观管理的最重要岗位。这样的个人机缘,只属于1960年代之前出生的少数人,1960年代生人,无论多么优秀都与此无缘。那是一段无法复制的历史—急需市场化设计人才,但又处于绝对空白期。正因为有了如此稀罕的"全程设计和全程参与",才赋予郭树清入主证监会更深层的意义。
证券市场理应是市场经济发展较高阶段的产物,但中国不是。中国证券市场诞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前期,演变为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产物。这看似有悖于正常发展逻辑,市场几乎建在危卵之上,布满制度漏洞。然而,这却是中国的必然发展路径。当中国尚未发行第一只股票时,海外成熟市场已经频发"金融大爆炸",进入了金融衍生产品时代。中国推开门窗虽晚,但也被大洋彼岸的美景深深打动。
证券市场的前10年,中国在条件不成熟时抢到了发展先机,但也不断累积制度欠债。"既然出来混,日后总要还"。第二个10年,市场进入了制度债偿还阶段。如我们所见所痛,制度还债与投资效应,不可能双赢,命中注定要坐跷跷板。历任证监会主席都因此有所建树,更有所无奈。
到了郭树清时代,证监会不再有退路。金融市场化最后一公里,资本市场成为改革的中心。扛帅旗者,要懂宏观经济也懂地方经济,懂货币政策也懂外汇管理,懂银行经营也懂资本市场。最后,选择了坐过"巴山轮"的郭树清。(当代金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