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市场连续大跌,不断脱离基本面,市场“为跌而跌”的特征明显。
从市场的角度分析,“为跌而跌”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首先,按估值高低抛股票。估值高(食品饮料、医药、餐饮旅游、零售、电子、创业板)跌幅居前,估值低(银行、交通运输)相对跌幅较小。下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跌的表现与担忧经济下滑的基本面逻辑并不一致,更像市场面“为跌而跌”的“最后一跌”。其次,对利空和利好的反应极度不对称。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提及“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房价回归合理”,导致地产股大跌。但会议同时提及积极财政方向在于“保障在建续建项目”、“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农田水利”、“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高端制造”,所惠及行业除了水利,余数尽绿。显示市场情绪已严重偏离合理水平。第三,“为抛而抛”。年底临近,投资账户“一年一结”或“账户转移”的原因,绝对收益账户现实抛压明显。年底临近,产业资本结算现金意愿加大,11月全市场月全市场上市公司股东实际减持122亿元,为今年4月份以来最高值(这还是在指数低位时取得的)。这种企业和投资账户现实的结算压力,已与传统的A股基本面逻辑无关了。
我们认为的基本面逻辑是:经济下滑对股市的冲击进入“末端效应”,而政策面的支撑会“越来越暖”,两者此消彼长,支持A股反弹。
但现在,或许要等到市场“为抛而抛”结束之后,投资逻辑才能回归到基本面。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至年底前,观察市场面的变化,显得更加重要了。 (作者系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
作者:陈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