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的整顿刚刚开始,整顿方略未全,利益博弈已经开始。如果此轮整顿不到位,中国的市场与金融定价权将会极大倒退;如果整顿到位,中国的交易所就此走上正常发展轨道,对未来中国大宗商品价格的定价权贡献不可小视。
什么样的交易所应该被淘汰出局?是重复率太高,是舆论压力较大,还是接近期货交易的交易所?都不是。远离现货市场的交易所应该被淘汰。
笔者曾参加有关业内人士的讨论,在座的主要是从事实体通过交易所进行套保的人士,讨论的结果是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交易所有过度投机、涉嫌欺诈之嫌,应该被淘汰。三条标准分别是:远离现货的虚拟交易所;给现货交割故意设置门槛的交易所;成为交易所会员门槛极低甚至没有门槛的交易所。
第一,远离现货的交易所是彻头彻尾的虚拟市场,比一般的期货交易所更加虚拟,期交所起码还与现货联系比较密切,而一些远离现货市场的交易所已经成为对赌平台。
据《南方都市报》12月15日报道,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天交所的做市商模式根本就是对赌,且毫无监管,投资者风险无限。此前天交所会员单位业务员向记者推介业务时,都会强调多余的头寸会放到国际市场上去对冲。笔者试图打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暂行)》,却发现无法打开。国外的做市商制度要求做市商自主进行报价,而天交所的做市商们却必须在交易所报出价格后义务性地买卖。
从2010年2月试营业开始,截至2011年3月中旬,天交所的客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0户,累计成交金额为2800亿元。按照双边收取万分之六的手续费标准,截至3月中旬,交易所光手续费一项就净入8400万元。这还不是全部,有记者在暗访中被告知,综合会员可以按照手续费万分之十二的比例对介绍客户进场的居间商进行返佣,这个比例是交易所返给综合会员手续费的120%。也就是说,每引入一位新客户,综合会员还要赔钱支付居间商的佣金。会员费众多,如特别有会员入会培训咨询服务费200万元(一次性收取,不予退还);会员管理费100万元/年 (会员中途退出的会员年管理费不予退还,且交易所拥有对以上费用标准进行调整的权利);贸易类会员入会培训咨询服务费50万元,此项费用一次性收取,不予退还(国内某品种、或某类品种贸易额前20名的经交易所核准可以免收);会员管理费5万元/年,会员中途退出的会员年管理费不予退还(在本交易所年度现货贸易额超过5000万的经交易所核准可以免收)。
与交易所盈利形成对比的是,投资者大面积亏损,如此争夺中国黄金定价权,如此交易规则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第二,给现货交割故意设置高门槛,是衡量交易所是否规范的重要指针。交易所为现货服务,给交割提供便利,实现了为实体从业者套期保值的初衷,但一些交易所与此宗旨背道而驰。
在一些交易所,交割违约成本很低,让实际交割变得毫无意义,纵容了泡沫泛滥。根据《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交割细则(暂行)》第八章,如果发生交割违约,如在规定期限内,卖方会员交付的注册仓单数量不足的,卖方承担交割违约责任,卖方向买方支付违约金,并按交付的注册仓单数量进行交割。卖方违约金金额为数量不足的注册仓单价值 (按申报成功当日结算价计算)的20%。根据2011年7月修订的 《渤海商品交易所电解镍交割办法(暂行)》,构成交割违约的,由违约方支付违约部分合约价值20%的违约金。如果违约,只要支付违约部分的20%,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违约,其风险都被打了八折,只要锁定盈利,违约就不是问题。真正想交割的现货从业者,不可能到这样的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交易。
第三,交易所对于一般会员毫无资质要求,一些交易所设立层级会员制,成为拉客户大战。上级会员只要拉来客户就有返佣,就有厚利。这样的交易所往往杠杆很高,鼓励投资者大规模投资,而各级会员实行对赌交易,交易价格远离现货价格,甚至偏离百倍以上。这样的交易所已经成为骗子与赌徒汇聚之地。
中国需要定价权,交易所需要整顿,但整顿必须点穴到位,对于从事实体、便利交割、引导现货价的交易所,越多越好。通过市场竞争,让交易所在竞争中壮大,最终获得在国际上大宗商品的部分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