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大幕开启:大摩华鑫人事巨震中徐强登场

2011年12月23日13:5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提要] 梳理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基金数据,越看越令人汗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近一个月的周密调查,对一家“样本基金公司”进行了深度的内部解剖,这家基金公司,就是曾经的微型基金公司——巨田基金,2009年摇身变为合资基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简称大摩华鑫),它曾经在变身后爆发出瞬间辉煌,创造了多个第一,然而又像流星一样,逐渐下滑到天际。[网友有话说]

  每经记者 王鹏 由香 发自深圳

  这是一家很“牛”的基金公司,他的股东很“牛”,摩根士丹利!人称“大摩”,历史悠久,声名显赫,金融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也是一家很“争气”的基金公司。2008年6月由巨田基金嬗变为“合资基金”后,重整旗鼓,短短一年多时间,异军突起成为2010年“基金公司大黑马”。

  这家既“牛”又很“争气”的基金公司,就是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大摩华鑫)。如果用一只股票的走势特征来形容“重组”后的大摩华鑫基金,那他就是一只不折不扣的超级黑马股,重组完成后立即“拉升”。

  可惜的是,经过《每日经济新闻》的周密调查,大摩华鑫基金的上升势头今年以来却戛然而止,团队分崩离析、内部矛盾重重;违法违规行为频发,乱象不止……

  这一切的开始,要从一位神秘的基金经理说起,他就是徐强。

  作为2010年 “基金公司大黑马”的大摩华鑫,旗下一只产品曾经一度领跑同类,风光无限。同年,他逆市突击,从一个微型基金公司,通过迅速翻番的规模,跃居百亿基金俱乐部。

  意外的是,正处于上升势头的大摩华鑫却曝出种种不利的消息。先是任投资总监的中国第一代明星基金经理项志群离职;接着,曾在华泰联合证券担任资产管理部总经理的陈晓接任后,任短短一年时间即闪电卸任。

  除了人员大变更外,业绩也无亮点,当年风光全然不在。据《每日经济新闻》多日的深入调查,曾经的黑马基金大摩华鑫,黑幕之多、管理之混乱,足以震惊整个基金界,不少细节甚至丝毫不亚于10年前的 《基金黑幕》。具体涉及内幕交易、异常交易、操纵股价、为私募接盘倒仓等等,一个都不少。

  这一幕幕,《每日经济新闻》就从“证券野路子”徐强的登场为你徐徐揭开。

  大幕开启:大摩华鑫的人事巨震

  都说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在金融业,尤其在公募基金业,人才更显得无比重要,优秀的基金经理往往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在转型后赢来高速发展的大摩华鑫当初也是人才济济。

  2008年6月,摩根士丹利华鑫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变更,正式由巨田基金变为合资基金——大摩华鑫。由于股权等问题,此时的大摩华鑫已被监管层取消了发行新基金的资格,而且资产管理规模已缩水至16亿元,濒临“死亡”。

  令人惊讶的是,仅仅两年后,大摩华鑫资产管理规模就骤增至120多亿元,以281%的资产规模增长率和318%的份额增长率夺得基金业内的两个第一!

  “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基金公司发展的基础。基金行业就是人才的行业,只要有人才在,就可以改观,所以我们最为看重的就是引进人才。”大摩华鑫的总经理于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到。

  最知名的莫过于大名鼎鼎的项志群。项志群是基金界“老将”,在公募业的经历已超10年,2001年就进入长城基金,任交易主管,随后担任基金久富基金经理、2008年在大成基金就职,不久后加盟大摩华鑫,任投资总监,并兼任大摩领先优势基金经理,2010年1季度,该基金曾以8.9%的收益率位居同类产品第一;当年二季度,项志群管理的这只基金已经占据公司管理基金总份额的半壁江山。但2010年9月项志群因为公司内部各种原因,“公转私”跳槽到了淡水泉。

  接替项志群的人同样来头不小,陈晓,10年证券从业经验,曾在华泰联合资产管理部担任总经理。据知情人士透露,陈晓此前在券商自营部门业绩不错,投资较为灵活,善于把握投资时点、抓波段。2010年8月加入大摩华鑫后,直接出任投资总监,并许以总经理助理的头衔。但仅仅加盟一年时间,陈晓即提出辞职。

  两任投资总监相继流失,此时的大摩华鑫已风光不再,核心投研人员相继流失,已严重影响大摩华鑫旗下基金的业绩。此时大摩华鑫颓势已现,谁来拯救危局?此时,一位名叫徐强的人迅速“上位”。

  “今年3月、4月份才进入公司,小兵一个,一开始是研究员,最多算是预备基金经理,但没想到在很短的时间内,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上位。”一位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

  徐强于2011年6月开始担任大摩卓越成长股票的基金经理;还同何滨一起执掌大摩资源优选混合(LOF)基金,也任基金经理。大摩的明星基金大摩领先优势,此前分别由项志群和陈晓执掌,2011年9月19日陈晓离职后,接任他的人正是徐强。

  入职不到一年时间,徐强就担任大摩华鑫三只产品的基金经理,管理总资产规模达六七十亿元,而大摩华鑫管理的所有资产规模也刚过百亿元。徐强同时还担任了研究管理部总监。

  徐强为何能在极短时间内从研究员“小兵”成为大摩华鑫掌管资产最多的人?他又到底是何方“神圣”?

  野路子徐强主要任职的私募曾关门歇业

  从徐强的履历可以看出,他的确是资本市场的“老人”,有16年的证券从业经验。徐强先后任职券商、私募、公募,可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证券市场老将,但《每日经济新闻》调查发现,他在任职大摩华鑫前的两份工作经历有太多“瑕疵”。

  徐强加盟大摩华鑫前,在银华基金特定资产管理部任职,管专户,尽管这是徐强唯一的一份公募工作,但在银华基金却掀起了一场离职风暴。

  2010年4月,《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了一篇题为《银华基金3名专户理财投资经理离职》的文章,将银华专户团队分崩离析的原因引向徐强。

  “可能是徐强还没有证券从业资格的原因,公司当时宣布他只负责专户理财的投资策略研究。”徐强当时的同事回忆到。刚开始市场派的徐强跟其他3位学院派的投资经理有过一段“蜜月期”。

  但随着“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的发行,银华专户团队管理的规模也达到10亿元,而此时徐强已取得证券从业资格,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投资管理,矛盾就此产生。

  徐强追求的是“速度快、风格猛”,这与基金公司的传统氛围极不融合,私募与公募水土不服。徐强甚至会要求部门同事以他的投资理念为中心进行研究投资。这直接导致2010年初,3名投资经理暂停工作并提出离职。

  在银华基金,徐强曾经炫耀,“他之前所在的私募公司以十几个30多岁的男研究员为主组成投研团队,类似战斗分队,速度快、风格猛,短期内集中投资于某一个产业链全部环节”。

  徐强所说的私募极有可能是他任职时间最长、也是职位最高的公司——深圳和勤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工商登记资料看,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28日,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苗玉柱。股东有两位,分别是崔韧刚持有20%股份、苗玉柱持有80%股份。

  但在今年4月8日在《深圳晚报》上出现了一则注销公告,内容称“深圳和勤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1年4月1日经股东会决议终止营业。这家公司关门了。尽管该公司在2011年10月21日又在同一报纸刊登了撤销清算公告,宣布继续营业。因此很难想象徐强在这样一家把清算、注销当“儿戏”的公司任投资总监,这个职位的“含金量”着实让人怀疑。

  基金经理徐强被指江湖味道十足

  在股市“江湖”,向来英雄不问出处,过去只能说明历史。虽然之前徐强在股市江湖 “路子野”,但是既然他能在大摩华鑫迅速上位,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事实是否真是如此?

  《每日经济新闻》在深入调查中,得到了一份题为《关于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徐强有关问题的反映》。其中列举了徐强共7大条、18小条 “问题”。于是本报就此展开了更加广泛的调查行动。

  一位平日与他在工作上多有接触的大摩华鑫员工点评徐强时说:“徐强是标准的野路子”。

  一位大摩员工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公然在办公室宣称要帮人私募接货,我认为这简直而且完全不可思议”。

  “没有素质”是大摩华鑫员工评价徐强的另一个关键词。

  “江湖味十足”,在记者采访中,一个员工如是点评。

  关于徐强的“故事”,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是大幕掀开的一角。

  徐强主要任职经历

  ◎1995年至1997年1月就职于广西证券,任研究员;

  ◎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就职于北京天龙股份有限公司,任证券部投资经理;

  ◎1999年2月至2000年3月,就职于深圳特区证券有限公司北京管理总部,任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

  ◎2000年5月至2002年8月,就职于瑞嘉博投资,任投资部投资经理;

  ◎2002年10月至2003年12月,就职于世华国际金融信息有限公司,任产品研发部研究员;

  ◎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就职于深圳和勤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投资总监;◎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就职于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特定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

  ◎2011年3月,加入大摩华鑫。

  相关阅读

  大摩华鑫乱象过后 业绩至今无亮点

  2010年6月22日,徐强单独管理大摩华鑫卓越成长,9月19日接手大摩领先优选,但徐强掌舵后的业绩并无亮点,两只基金排名均在百名以后。不仅业绩平平,大摩华鑫基金管理规模至今缩水20多亿。 [详细]

  乱象一:基金经理随意加减仓

  徐强对加仓、减仓行为极为随意。例如其掌舵的大摩卓越成长9月20日仓位为60%,21日徐一声令下火速加仓至75%,22日再度降至60%。此种操作,既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和震荡,也加剧了个股的巨大波动...[详细]

  乱象二:基金指令涉嫌操纵股价

  据内部人士透露,徐强口中常常会出现 “不以成交为目的”“试试盘面”等类似做庄时代的话语,被认为涉嫌操纵股价。徐强对中青旅、南京中商的相关操作均有操纵股价嫌疑。[详细]

  乱象三:大摩华鑫4基金涉嫌内幕交易

  2011年8月11日,华茂股份大幅高开,最终收涨8.74%,随后更急速上涨几天,一度飙升至9.91元,在短短7个交易日内最大涨幅达34.6%。但之前,大摩华鑫旗下至少4只基金,已经“潜伏”该股...[详细]

  乱象四:利好出台前蹊跷砸盘重仓股

  广汇股份在10月10日、11日被基金经理徐强下达了30多个快速卖出指令,清空股票。但第二天,广汇股份放出利好消息并涨停,有熟悉徐强的人发现接盘席位与徐强从业轨迹有交集,背后是否另有隐情令人生疑... [详细]

  乱象五:基金经理竟不懂股票基金仓位底限

  徐强在实际操盘过程中,居然对偏股型基金最低60%仓位的规定都毫不知情。据当事交易员透露,在别人主动告知之后,徐强仍理直气壮,并把其掌管基金业绩不佳的责任推给交易员。[详细]

  乱象六:高买低卖宁波富达 涉嫌帮私募接盘

  尽管多只基金涉嫌内幕交易已足够令人震惊,但公然在公司宣称“为私募接盘”,则更是不可思议。在宁波富达这只股票的操作上,徐强毫不讳言,称要帮私募接盘,且近期开始“割肉”,是典型的高买低卖。[详细]

  乱象七:人力资源管理混乱 投研团队分崩离析

  2010年,明星基金经理项志群的业绩斐然,但与总经理于华不和。后引进华泰联合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陈晓,一年后也离职。原投资部副总监何滨上任为投资总监。动荡的不只是投资部门,研究部同样令部分员工... [详细]

  乱象八:业务不规范 交易投研流程严重违规

  举报人说:“在接受证监会检查时,公司领导授意投资和研究部门擅自修改公司制度以符合监管要求,对未按照入池要求选择的股票和达不到入池标准的股票进行突击审批流程,同时添加卖方研究报告”。 [详细]

  乱象九:公司治理漏洞 督察长竟兼任交易部总监

  徐强一来,原研究总监袁航改任首席策略分析师,而徐强则火速上位研究总监。交易总监也被降级,其便以家人生病为由,开始休假。这时大摩华鑫一张调令竟将督察长委以交易总监的重任。这样做如何隔离风险?[详细]

(责任编辑:廖一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