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气价改革的广东难题:中海油高价气待解

2011年12月29日01:49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何清 上海报道

  “我们正在与中海油进行明年的(天然气)价格谈判,但他们与外方签订的价格过高,因此谈判的难度很大。”12月28日有深南电内部人士无奈地告诉记者。

  此前一天,国家发改委刚刚公布在广东、广西进行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的通知,根据通知, 自2011年12月26日起广东天然气最高门站价格为2.74元/立方米,而2011年中海油供给深南电的气价却高达4元/立方米左右。

  据他测算,如果明年中海油按广东最高限价执行,那么它在进口卡塔尔天然气上至少每立方米亏损近1元,全年亏损额甚至将以十亿计,“它肯定也不干啊。”这位深能源人士说。

  怎么办?

  有广东地方政府人士认为,目前气价改革之所以是试点,正因为有很多遗留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法。中海油遭遇的高价进口气难题肯定会在实践中得到解决。“在我看来,它有高价气,也有低价气,这就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对此,中海油及其下属气电集团的相关人士都以“时机敏感为由”,不愿做出评论。

  中海油的高价气难题

  据了解,此前广东天然气用户主要是燃气电厂和一些制瓷、不锈钢企业,民用天然气用户很少。由于国内天然气价格施行“一线一价”,因此下游用户,特别是燃气电厂都是与中海油分别议定气价,并签署长期供气合同。

  然而一切都在2008年6月发生了变化。当时,中海油与卡塔尔石油公司签署为期25年的长期供气协议,自2009年10月卡方每年将向中海油提供20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根据中海油的规划,这些资源将供应位于浙江宁波的LNG项目。

  “双方议定供气价格与国际油价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当时国际油价飙升到100美元/桶以上,因此合同的基础气价就定得比较高。”有中海油内部人士回忆称。

  然而到2009年10月,宁波LNG项目并未竣工,不得已,中海油只能将这些资源输往深圳,并供给深南电等深圳当地燃气电厂,价格却远远高于当地使用澳大利亚天然气的燃气电厂,为此使深南电等燃气电厂陷入“气电倒挂”的亏损泥潭。

  “现在中央政府出台气价改革试点,我们当然希望能借此摆脱气电倒挂的梦魇。”上述深南电人士称:“但这是中海油不愿接受的。”

  据他透露,如果气价下调,以现在的上网电价计算,深南电每度电至少赢利0.1元,年利润至少过亿。

  “圈里谁不清楚,目前卡气(卡塔尔天然气)的销售利润并不高。如果让我们以最高门站价销售天然气,那么我们就亏大了。”上述中海油人士说。

  据他介绍,200万吨LNG相当于27亿立方米天然气,如果每立方米亏损1元,那么中海油仅卡气这个项目每年就要亏损27亿元。正因如此,中海油今年来一直在做相关部委的工作,“然而现在气价改革试点还是在广东启动了,我们只能另想办法了。”

  但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该人士以机密为由拒绝透露。

  以大局为重

  “然而卡气问题只是个案,它不会阻碍气价改革的大趋势。”上述广东地方政府人士称。

  据他介绍,今年1-11月国内累计生产天然气91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0%;进口天然气28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1.5%,“以此折算,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接近25%,而且对外依存度继续升高已是不可改变的趋势,因此以进口燃料油和进口LPG为媒介,逐步实现与国际气价的同步是趋势。”

  在广东,既有来自中亚的天然气,也有来自澳大利亚和卡塔尔的LNG,因此继续执行“一线一价”难免会造成市场混乱。

  “一地一价政策执行后,区内价格就会得到统一,甚至全国的天然气价格都会变得渐次有序起来。”他说:“短期内,中海油可能在个别项目上亏损,但它还同时经营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的进口,只要政策执行合理妥当,它不会成为气价改革的绊脚石的。”

  所谓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是指2003年中海油签署的首份LNG长期采购协议。

  据了解,当时在中海油前董事长卫留成的主持下,中海油与BP、澳大利亚伍德赛德等国际油气商签署了中国大陆首份LNG长期供应采购协议。由于当时国际油价处于20-30美元/桶,且国际天然气市场尚处在买方市场,因此中海油获得了“历史的低价”。

  与此同时,中海油又在中央政府及广东地方的支持下,与包括深能源旗下东部电厂等多家燃气电厂签署了长期供气合同。由此项目,中海油业务成功地实现了向LNG进口与销售领域的拓展,产业链上所有企业都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若能调节东部电厂等澳大利亚气源下游用户的供气价格,中海油的难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上述广东地方政府人士认为。

  然而接受采访的深能源人士指出,2003年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采购协议是链条式协议,每个环节的成本和价格都是紧密相连的。“若贸然调整东部电厂气价,难免令澳方有了上调气价的口实。近年来,由于国际油价高企和国际天然气市场格局的变化,澳方已多次要求和中方进行气价调整的谈判了。”

  作者:何清
(责任编辑:罗为加)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