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紫砂艺术品收藏持续升温,人们的欣赏水平也逐步升级,在全素“光货”基础上,对于紫砂壶的装饰创新也有了更高要求,其中,壶刻成为一大亮点。作为当代留青竹刻掌门人,徐秉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参与紫砂壶的创作,壶刻成为他进行竹刻研究以外的惟一爱好,并凭借自己对于刀味、泥味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壶刻风格,也为中国当代紫砂壶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图1 徐秉方刻一枝竹一粒珠壶 |
专业人士介绍,收藏紫砂壶有学问,藏家不仅要学习和了解紫砂,更要了解作者本人的风格,观察作者在思考什么,了解作者的创作方向。
徐秉方1945年生于江苏常州,系民国刻竹名家徐素白第三子,留青竹刻作品享誉海内外,留青山水更为当世一绝。王世襄在《此君经眼录》中记述说:“秉方先生幼承家学,专攻留青,四十以后艺大进,不独于见刀处现神采,更求在模糊朦胧不见刀处生变化。不然对此弥漫滃郁,满幅烟云,将不知如何措手矣。”
上世纪90年代,其留青竹刻成为最早进入佳士得、苏富比拍卖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作品之一,并在中国嘉德首场中国现当代雕刻作品专场中,徐秉方的留青竹刻作品一举夺魁。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艺术锤炼,其风格和手法突破了传统,刀法臻于化境,被誉为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09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徐秉方榜上有名。
图2 徐秉方刻一枝竹半月紫砂壶(局部) |
12月28日,三把珍贵的徐秉方壶刻作品登陆国内资深艺术消费网站嘉德在线(www.artrade.com),成为岁末大众网上艺术品拍卖的重头戏。据介绍,三把壶均为他那标志性的“一枝竹”,并以诗文相配。据悉,已有藏家私下向嘉德在线询问过该专场拍品,以求在竞拍中拔得头筹。
正当人们津津乐道于他那件留青山水臂搁于2008年拍了67万元的高价时,徐秉方刻的紫砂壶也在悄然走俏。刻壶之于这位竹人,不过是业余爱好,但这爱好中,同样汇聚了他对刀、对艺术的深入理解。
“一枝竹”算得上徐秉方20多年壶刻积累中摸索出的个人品牌,也是最能用于品鉴他刀法的作品。
细观竹叶,一面平,一面粗,对比分明,阴阳相映,合于自然,又充满创意。而研究刻的过程,乃是仅凭单刀,一气呵成,而不是按照传统方法,先描着画稿刻出轮廓,再将线条内的部分铲掉。刀在他手中,比画笔还要运用自如,真正做到了随心所欲,胸有成竹。于短促的一落一起间,完成了对自然的术再创作。他的竹叶,透着“刀味”,也带出了紫砂应有的“泥味”。
由于竹刻与书画修养,徐秉方的壶刻构思巧妙,因壶制宜。何处满刻,何处留白,何处枝繁叶茂,何处寥寥几刀,均有讲究。遇到特殊小壶,索性只在盖上刻字,不加多余装饰。
壶与盖紧密联合,是徐秉方的大胆创意,还以他的“一枝竹”为例,竹枝往往自然伸到壶盖之上,与壶身浑然一体。有时,壶侧面的竹枝沿着曲面直接转到了壶嘴上方的空间,从传统壶刻角度看只觉走得蹊跷,细想想,又完全符合自然情貌。这正是“一枝竹”的成功所在,既脱胎于自然之竹,又反映了经过艺术加工的作者心中之竹。
专业人士介绍,近两年 紫砂壶的价格一路看涨,而壶刻更是强调了紫砂壶的格调和品位,使小众藏品有望推向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