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财经 > 国内财经 > 悦读—财经好书推荐

假、丑、恶……一古脑儿打尽

2012年02月10日14:53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高峰枫
  读英国19世纪的社会问题小说,常感觉作者与时代的贴近,有时几乎要同步了。比如迪斯累利(Benjamin Disraeli)在拜相之前发表著名小说《西比尔》(Sybil),时在1845年。书中第六章描写宪章派在伦敦的请愿活动,以及随之而起的骚乱,那不过是1843年发生的事。小说家金斯利(Charles Kingsley)的名作《埃尔顿·洛克》(Alton Locke)先是1849年在杂志上连载,然后1850年出书。小说的重头戏,竟然是1848年伦敦的请愿活动。去年发生的大事,今年就有人作六七百页的长篇小说,当作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予以铺陈。若是这批救世心切的作家生在当今的中国,肯定会盯上2008年汶川地震、奥运会,甚至去年高铁撞车事件这类题材了。

《缺氧》,朱晓琳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8月,20.00元
《缺氧》,朱晓琳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8月,20.00元

  假丑恶一古脑儿打尽

  《缺氧》就是这样一部与时代高度同步的小说。当然,它还不至于写“唱红打黑”或者“走转改”,作者选择的是比较安全的高校题材。小说的主人公曾玲是30岁的大学讲师,她的博士论文被人揭发有剽窃嫌疑。这位曾老师当初写论文时追求多快好省,把俄罗斯同事的成果直接搬运过来,如今就是这件不光彩的事被人捅给了学校。曾玲虽然心虚,虽然柔弱,却也不甘坐以待毙,于是联络其他两位被指控抄袭的老师,一同与调查委员会周旋。

  作者就以这起剽窃案为楔子,将当今学术界的各种乱象一股脑都编织到了情节中。所以这薄薄200页里面,塞满了各种怪事、丑事、荒唐事。如果简单清点一下,无外乎就是钱、权、色。比如,东窗事发之后,接下来就是贿赂办案组。主人公不仅送礼,还要被迫搭上自己,被好色的日语教授占了便宜。为了迎接如火如荼的“本科教学评估”,抄袭调查暂时停顿。小说中写了全校动员来伪造试卷和成绩,为评审团准备奔驰车,安排漂亮女生作为临时接待员。总之,为了让教育部的官僚满意,无所不用其极。接下来写的是教授之间的“暗战”,女博士生跳楼自杀,老教授网恋,查抄袭软件的使用,防查抄袭软件的发明。

  为批判崇洋媚外的风气,作者又安排主人公担任学校高薪聘请的海外华裔教授的助手。于是,我们又见识了猥琐龌龊的“哈佛教授”,投怀送抱的女研究生。主人公又旋即被派去经营核心期刊,于是扯出与出版、发表相关的产业链。雇用枪手代写论文,征收昂贵的版面费,这些潜规则也被曝光。

  小说中间还穿插了主人公与俄罗斯同事的暧昧关系,主人公丈夫的出轨、受贿。临结尾时,还不忘披露,该大学副校长所获的博士学位乃是由海外某野鸡大学颁发。总之,除了教授雇凶伤人、学生当堂刺死老师、副院长杀死院长随即焚尸灭迹这些血腥事件之外,中国高校中从抄袭到假学位,所有这些家丑,所有下作的手段和无耻的勾当,能写的都写了。由于小说的纪实性强,所以对于学术界稍有关注的读者,都不难看出其中的明指和暗指。即便不太了解学界、不在高校当差的幸运读者,一卷在握,也足可领略当今大学的学术环境和人际关系。

  主人公的导师在书中有一句慨叹,“我们还生活在鲁迅时代”。这句话被印在小说的腰封和扉页上,仿佛概括了全书的主旨。这位教授的原话是这样的:“虽说现在已经是21世纪,可我总觉得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其实还生活在鲁迅那个时代,无可奈何忍受着封建思想残余的禁锢,说具体点便是无法摆脱的人身依附关系”(第99页)。从上下文来看,这是在说知识分子屈从权力的淫威和金钱的诱惑。我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特意标举出“鲁迅时代”来对比?难道鲁迅时代的大学就一定是更落后、更蒙昧、更原始的猛犸时代?我倒是觉得,作者虽然心急火燎地想暴露学界的黑暗,但心里面终归还是把我们的大学太过高看了。鲁迅如果身陷于今日之学界,说不定会执拗地要求穿越回30年代。

  很像一篇新时代的报告文学

  作者的正义感以及揭露现实的勇气,无疑是值得钦佩的;但是作为一部小说,《缺氧》还有诸多的不足。初读之后,我马上想起一个曾领风骚的体裁,那就是报告文学。报告文学辉煌的时候,是足以和小说相匹敌的。因为它比小说更像新闻,又比新闻更像小说。就是这样文学化的新闻报道,让它可以在文学和新闻两界中间跳来跳去,两头都占些小便宜。报告文学的特点,是所谓“及时”和纪实。及时,就是眼前发生的事,要忙不迭把它记录下来,不以其新和近,就认为没有价值。纪实,就是语言不可过于雕琢,不能滑向装腔作势的纯文学,必须要在文学和新闻之间保持一定的暧昧。

  《缺氧》就很像一篇新时代的报告文学,它把所有能揭露出的丑闻做了盘点,却不曾花功夫把学界的黑暗转化成精致的文学情节。主人公更像是新闻记者肩扛的摄像机,将所有准备揭露的黑幕,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下来,然后没有经过仔细的剪接和编辑,便匆匆忙忙播出了。

  除了情节的设计,小说的语言也不甚让人满意。小说中常常能读到一些让人感觉眼生的字词,下面举三个例子。书中有一位理科老教授,收藏了不少文、史、哲方面的西文书,被称为“学贯文理”(111页)。主人公见丈夫没有回家,便说“我预感丈夫一定遇上了某种灾难性麻烦”(35页)。书中一位教授将“嫡传”一词用作及物动词,混同于“继承”(“可你那女弟子未必能真正嫡传此种精神”,33页)。这些表达,均不出自某个类型化的人物之口,不算是调侃,读上去很有些扎眼。

  叙述技巧上的疏忽

  《缺氧》这部作品的叙述视角也缺乏精心的设计。小说一上来便是第一人称叙述,此后的一切也都围绕着主人公曾玲进行。曾玲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或来自她担任校长秘书的丈夫,或来自同被揭发出论文抄袭的难兄难弟。但是小说写到90页,开始写学校高薪聘来的华裔教授和女学生的性交易,忽然采用全知的视角,已经熟悉第一人称叙述的读者顿感无所适从。此前我们都寄居在主人公体内,是她肚子里的蛔虫,透过她的眼睛看世界。现在一下子被甩出来,抛到半空,失去焦距,没有预警便忽然成了全知的上帝。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作者将第一人称叙述和全知叙述糅杂在一起。曾玲的丈夫原本是校长秘书,后来放了外任,当起了大学附中的校长,在上海郊区掀开了婚外情、受贿这人生新的一幕。所有这些在曾玲视线之外发生的故事,作者都大大方方地用客观叙述呈现出来。视角的变换,也是小说写法的一种。但这部《缺氧》既不先锋,又不实验,是教科书上所谓“现实主义”作品。如此一来,作者不能坚守第一人称视角,依照我保守的文学趣味,就应算技巧上的疏忽了。

  光明的尾巴

  最让我感觉错愕之处,是那个光明的尾巴。被剥夺了博士学位、又离了婚的女主人公,自我流放,来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加入了支教队伍。她因缺氧而感到头痛欲裂,但当地渴望学习的孩子们紧紧抓住她的手,生怕她跑掉。在这个纸版的世外桃源,女主人公不费吹灰之力便获得了新生,至少是新生的感觉,或者幻觉:“我感觉自己犹如初生婴儿,满怀希望面对着未来崭新的人生。”(204页)小说就是在这种主旋律的齐奏中收尾的。

  作者宅心仁厚,就像领导照顾自己的秘书一样,一定要为笔下的人物安排好出路或者退路, 便只好让曾玲逃离糜烂的高校,把她空投到了支教的香格里拉。前文说过,我觉得这部小说没有精心结撰,更像是报告文学。惟独这个仓促的结尾,反倒一点也没有了纪实的影子,竟完全变成虚构了。

  书的腰封上,这部小说被定位为“当代《儒林外史》”。这当然反映了出版社良好的愿望。其实,如果出版方能把吴敬梓再快速温习一遍,便不难发现从《缺氧》到“当代《儒林外史》”,正如从上海到巴塘一样,中间还有极其漫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金永明)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