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财经 > 财经评论

顾铭德:高通胀的货币条件正在消失

2012年02月12日09:45
来源:四川在线-金融投资报
  1月份CPI为4.5%,市场担忧高通胀卷土重来,其实这种可能性非常小,高通胀与货币供应量高发行有内在关联,在我国,这个基础条件逐步消失。去年四季度起,我国货币供应量增幅在13%左右,这个数据与GDP加物价之和已经持平。在前十年中,我国每年货币供应量M2增幅都高于GDP加物价之和,这使我国进入高增长高物价时代,去年第四季度起,这个特征开始变化,从今年起这个特征将逐步消失,中国从此进入货币供应量和GDP及物价都下降2个点左右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的导火线是中国的国际收支及对外贸易开始从大幅顺差转为基本均衡。

  十一年前,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立体型的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竞争和效率环境,使中国商品迅速走向世界,中国的出口额从2001年的2661亿元到去年的18986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0%,每年的进出口贸易顺差和国际收支顺差超过GDP3%的比重。在汇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大量国际收支顺差被迫转成外汇储备。央行为了收购顺差外汇,被迫投放大量基础人民币,人民币供应量伴随国际收支大幅顺差居高不下。由此,中国经济高增长同时伴随高物价的成本。如今,中国商品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人民币汇率逐步上升并到位之后,中国商品出口价格优势必然逐步减弱,并达到相对均衡的新阶段。去年中国进出口顺差、国际收支顺差已经占GDP比重2%左右,今年从趋势看,这种比重会进一步下降。由此,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大量人民币的渠道逐步减弱甚至成为回笼的窗口,央行对上调存款准备金的依赖会下降,商业银行上缴高比例存款准备金率的现象有望逐步改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主动性会得到加强,信贷规模投放,货币供应量增幅必然回归常态。

  由此,人民币汇率会从单边上升进入相对平衡稳定状态,经济增长率会从前几年9%—10%的区间下降到8%左右的区间,宏观调控从偏紧方向逐步朝中性方向转变,物价会相对稳定在3—4%的区间。在经济增长率为8%的情况下,物价不可能降到3%以下,只会相对稳定在这个区间。对于投资者来讲,这是一个新的投资环境,投资者需要适应经济中速增长情况下,投资品种选择。当务之急,最为明显的是股市投资环境发生变化。高通胀无牛市这是共识,低通胀是牛市的必要条件。当然,不是说低通胀股市必涨,而是说低通胀是条件之一。如果加上证监会推动机构投资者入市,放慢扩容,改革新股发行体制,那么今年股市必涨。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