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创新人,人来人往;清盘潮,离职潮,潮起潮落。过去两年,私募遭遇史上最久寒流,骇人的市场、低迷的人气以及各种“黑天鹅”无不考验着各位私募掌舵人,一些小私募在寒冬中香消玉殒,而大私募则在风雨中屹立不倒,更有甚者越活越好。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那么大私募在寒冬中所依仗的王牌,是业绩,还是风控?
为了研究大型私募公司近两年熊市中的业绩表现,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了各家私募公司非结构化产品数量以及近两年旗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平均下行波动率。
大私募业绩趋同
从不同私募近两年产品平均收益分布来看,大型私募产品的业绩趋于中等,小私募业绩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如果以3只产品来划分,那么在近两年旗下产品平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0%的私募共有8家。这8家私募公司跑满两年的产品均不到3只。而旗下产品超过3只的私募公司近两年平均收益都在-40%——40%区间内,分布相对集中。其中,最好的林园3只产品近两年平均上涨20.37%,最差的从容11只产品近两年平均下跌23.49%,两者涨跌幅度未超过25%。
而从收益榜前后两段来看,近两年来,私募公司产品平均业绩最好的为世通59.87%,最差的为时策-59.72%,两者都仅有一只产品跑满两年。此外,在近两年私募公司平均收益率排名中,前10名除林园、国弘外,其余8家私募均仅有一只产品满两年。而在排名末尾的10家私募则清一色是仅有一只产品满两年的私募公司。整体来看,中小私募业绩分化更为明显,而大型私募业绩更加贴近私募平均水平,其业绩拔尖或者垫底的可能都很小。可见大型私募并非以出挑的业绩来吸引投资者。
大私募严控风险
从私募产品数量与近两年平均下行波动的散点图来看,图像整体呈现为金字塔形,在塔顶处向左偏。这意味着随着私募产品数量增多,其产品下行波动率开始向同类平均水平靠拢。对于产品数量最多的几家私募公司而言,近两年其产品平均下行波动率则相对偏低,下行风险较小。
在已经公布1月净值的私募基金中,成立满两年的305只基金近两年平均月度下行波动率为3.83%。下行波动最大的公司为国淼,旗下仅有一只产品国淼一期,近两年月度下行波动达到10.79%;下行波动最小的公司是星石,旗下有20只产品跑满两年,近两年平均月度下行波动仅0.45%。
从管理产品数量最多的20家大私募公司来看,每家旗下跑满两年产品都超过3只,总共管理164只基金,占比超过同期产品数量的半数。这164只基金近两年平均月度下行波动为3.81%,略低于同类平均值。此外,如果统计管理产品数量前十大私募公司,其管理的127只基金近两年平均月度下行波动为3.55%,下行风险则更低。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管理产品数量最多的前三家公司云南信托、星石、朱雀都是下行控制良好的私募,其近两年产品平均月度下行波动分别为2.78%、0.45%和3.09%。整体上,大私募依旧牢牢守住下行控制这块阵地。
“规模是业绩的杀手”,尽管这条规律在基金业界屡试不爽,私募也逃不出其中的规律,但是对于那些不希望自己产品大开大合的投资者来说,大私募仍然是不错的选择。私募从小发展到大,必然有其赖以生存的王牌,或是风控,或是选股,亦或是创新。如果这张牌正好符合投资者的风格,那它将成为投资者的王牌。当然,大私募整体趋于稳健并不意味着多样化产品风格的消亡,例如尚雅、淡水泉等还是始终保持其积极的风格。另外,一些创新策略的基金随着时间的沉淀将成为大型私募,丰富着私募的产品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