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财经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爱尔眼科专家改口罢刀原因 激光矫正设备安全成新焦点

2012年02月17日08:2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时隔一日,被卷入“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技术,俗称“镭射近视矫正手术”)术后风险质疑的爱尔眼科(300015)(300015,SZ),如同经历了舆论的“过山车”一般。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2月16日)获悉,我国台湾地区眼科专家蔡瑞芳对其“罢做”

该手术的原因给出了全新的说法,称并非是因为对手术安全性存疑,此外,爱尔眼科也发公告申明手术安全。但爱尔眼科仍延续之前的下跌态势,全天跌幅达到1.36%。同时,手术并发症和行业设备问题也逐渐成为新“争议点”。

  蔡瑞芳给出新说法

  近日,蔡瑞芳公开表示,考虑到该手术出现的后遗症风险,不再实施该类手术。同时,资本市场也敏锐地捕捉到该质疑带来的负面影响,即使在企业澄清并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后,昨日爱尔眼科仍延续跌势,跌幅为1.36%,报收于22.43元。对此,爱尔眼科董秘韩忠表示,公司股价的涨跌是市场行为所致,目前公司运营正常。

  然而,事件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继爱尔眼科连夜发布公告解释安全性后,质疑事件的核心人物蔡瑞芳对其“罢做”该手术的原因也给出了全新的说法。蔡瑞芳表示,选择停做该手术是因为其个人研究方向所定,而非外界报道中的对手术安全性存疑。“镭射近视手术是相对安全的医疗行为,只要做好术前检查并依规定施术,绝大多数受术患者安全无虞”。其同时强调,医疗行业必须正视这一手术所产生的并发症。

  设备安全成新焦点

  作为手术覆盖率和接受程度较高的一类手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发展已有近30年历史,仅上海地区就有23家开展此类手术的医疗机构,目前均处于严格的追踪监控中。

  爱尔眼科在其最新的公告中表示,这一手术现已发展成为一种相当安全、成熟的手术。

  “由于目前全球范围内并没有对此项手术叫停,也没有证据表明手术会大范围损害患者的视力,因此对爱尔眼科后续的业务影响不会太大”,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业内认为,该类手术不良事件率与手术医师对手术的掌握程度、患者适应性的选择和设备性能等有着密切联系,韩忠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强调:“爱尔眼科连锁医院的准分子手术设备均由集团从世界知名公司采购,是世界领先的先进设备。”据记者了解,后者被指是美国威视VISX品牌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业内观点也直接将设备安全置于新的“暴风眼”中。

  有媒体报道称,在此前全国医学会眼科分会年会上,就有与会专家直指我国该类设备品质堪忧。该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三、四线城市医疗机构使用的准分子手术设备多是来自大城市的二手设备,“激光机老化导致能量不稳定,会造成欠校正或过度校正的问题,这才是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现象。”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