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财经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三方小组破解中担危局 陈奕标或变现海外投资偿债

2012年02月21日02:25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据《证券日报》记者调查,陈奕标通过在开曼群岛注册的Sky Year和翠明两家公司投资中国投融资集团和中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持股总市值约2亿元人民币

  曾经风光无限的民营担保巨头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担)与华鼎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鼎)近 期均深陷讨债风波,而背后共同的控制人就是之前有“跑路”传闻的陈奕标。

  据《证券日报》记者调查,陈奕标不仅在内地控制中担、华鼎、创富三家担保公司以及小贷公司、投资公司、典当行等相关产业链,还通过在开曼群岛注册的Sky Year和翠明两家公司投资中国投融资集团(原名嘉禹国际)和中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原名泰润国际),所持股份总市值约2亿元人民币。

  分析人士指出,陈奕标极有可能变现所持股份偿还债务,尤其是已经浮盈9075万元人民币的中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业内人士称,陈奕标依托内地担保公司作为融资平台,挪用客户贷款及保证金投资海外,由于银行突然收紧银担合作,资金出现断裂才导致了这样的债务困境。

  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担在经营上可能存在一些违规行为,目前已经成立了由中担、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三方组成的处理小组解决该事件,中担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回收借款,自有资产最大程度变现,偿还客户资金。

  中担与华鼎面临债务重组

  目前,位于北京凯晨世贸中心中座的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已经关门停业,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华鼎担保,两家公司都是在年后爆出资金链紧张,客户纷纷上门讨债。

  华鼎2月14日在官网上挂出的声明称,“针对我司目前面临的经营压力问题,对外,我司已与政府、银行等方面积极协调沟通。广东省、市有关部门已表态支持我司平稳度过困难期;各大银行也已经或准备调整惜贷政策,缓解我司压力”,另外对于广受关注的华鼎法人代表、董事长陈奕标“跑路”传闻,也做出了如下的解释,“陈董事长在春节前因身体原因赴港治疗,从而引起部分媒体猜测。目前,陈董事长已在2012年2月10日从香港返回广州。并在2月11日、12日亲自主持我司中高层月度例会”。

  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中表示,中担在经营上可能存在一些违规行为,目前已经成立了三方处理小组来解决该事件,中担目前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回收借款,自有资产最大程度变现,偿还客户资金。

  本报记者获悉,进入事件处理小组的三方分别是中担、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和北京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北京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是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北京首创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业内人士介绍说,再担保就是给担保公司做担保,从处理小组构成来看,再担保公司可能为中担做了再担保业务,如果中担无法偿还,再担保公司也要承担一定比例代偿。

  资料显示,2009年5月21日,北京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与中担签署了总额为18亿元人民币的授信再担保合同。而再担保公司网站对于再担保业务有如下介绍,“本着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原则,再担保公司所承担的再担保保证责任比例一般不超过实际担保额的50%。属于政府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文化创意和涉农产业的担保项目,再担保公司可适当增加再担保保证责任比例,但最高不超过80%”。那么,这意味着再担保公司至少承担中担一半的欠款。

  2012年1月30日,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曾召开政、银、企、担沟通交流会,会上中担公司总经理刘辉称中担公司成立至今,累计为800多户中小企业做了贷款担保,累计担保额90多亿元,目前在保户数300多户,在保余额33亿元。

  而华鼎担保的负责人之前表示,华鼎与八九家银行存在合作关系,在保余额29亿元左右,华鼎注册资本金高达7.6亿元,但已经垫付资金量多达5亿至6亿元。

  中担和华鼎面临数十亿的担保贷款偿还压力,知情人士透露这主要是两家担保公司挪用了客户保证金,并且以各种名义截留客户贷款,而所获资金多已投资海外,原本希望通过银行贷款以旧还新,但去年11月以后各大银行纷纷收紧银担合作,对民营担保重新授信,危机才就此浮出水面。

  担保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次事件与去年温州担保业危机存在区别,温州事件中老板们跑路,担保公司多是受客户牵累歇业,而中担和华鼎主要是挪用了客户的保证金做投资无法按期归还,所以也就出现了客户上门讨债的事情。

  “目前的管理办法中,只是做出担保机构担保余额不得超过资本金10倍的规定,并未要求缴纳保证金,但实际操作中银行为控制风险会让担保公司暂存贷款额10%左右的保证金,以此类推担保公司又要求客户交保证金,而客户交给担保公司的保证金往往要比担保公司交给银行的多”,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负责人跟记者介绍道,“文件中未规定但也未禁止收取保证金的事项,这就给担保公司以可乘之机”。该负责人表示,这次事件过后,监管部门有可能制定相关规定规范担保机构保证金以及自有资金的用途。

  银监会融资性担保业务工作部副主任朱永扬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银监会计划年内出台该行业自有资金监管使用管理办法,监管部门将有权知道担保公司的资金运作情况,并推进配套信息系统建设,以实时进行数据跟踪。

  (见习记者 肖怀洋)

  陈奕标打造的“担保帝国”

  “陈奕标最早是上世纪90年代初做BP机起家,成立了国讯传呼、国讯通讯、神州在线一系列通讯企业,之后行业不景气,开始转战金融业”,知情人士如此介绍道陈奕标的成长轨迹。

  2003年,华鼎担保和中融担保分别在广州和北京两地成立,而目前陈奕标只担任了华鼎担保的董事长。

  北京工商局资料显示,中融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注册于2003年8月,注册资本金为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是陈奕标;陈奕标创立的“广东国讯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000万元,另一家企业北京神州在线电信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元,之后更名为“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到2006年6月,中担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刘建京,陈奕标卸任董事长一职,仅留下董事身份。

  中担也历经数次股权变更及增资,作为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会员,协会网站上对其介绍是,“目前注册资本为4.5亿元。公司现有6家股东,股东分别为广东国讯电信连锁经营有限公司、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中爵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爱建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保罗科工贸发展集团、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一位某国有信托公司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担比较善于利用信托股权融资,中担总经理去年曾拜访他所在的信托公司,商谈成立一家典当行,由信托公司发起股权信托产品计划,为典当行筹集资本金,承诺20%的年收益。不过后来,信托公司出于风险考虑并未达成该计划。

  在中担的6家股东中,信托公司就占据了3席,而广东国讯电信连锁经营有限公司被认为是陈奕标透过其继续控制中担的桥梁。根据陈奕标控股的在港交所上市企业“泰润国际”股份变动公告中称,“国讯通信集团某成员公司持有中担约8.89%权益,除本文披露者外,中担与华鼎担保有限公司概无任何其他关联”。

  虽然引入了多家信托公司,并且陈奕标持股仅占8.89%,但其一直实际控制中担经营运作,股东大会纪也显示,陈奕标一直都是股东大会的“主持人”。

  根据中担网站介绍,公司已成立了龙盛源小额贷款公司、亚瑟尔资本有限公司、银桥典当行、凯龙(北京)创业投资基金等金融担保、上市产业链。确立了打造典当行—拍卖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的金融担保产业链战略,计划通过相关业务的逐步开展,陆续成立专业子公司和其它北京区域分公司。

  这其中,北京龙盛源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是由北京市房山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中担投资信用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六家股东参与筹建,在2009年9月29日获得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批准,于12月11日正式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1个亿,各部门的负责人也全部来自于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而据北京凯龙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网站介绍,目前旗下设立一支基金,名为北京建信凯龙创业投资中心北京市分行共同合作发起设立的一支人民币基金,规模为3亿元人民币。主要投资领域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现代农业、文化传媒、连锁经营等。该基金通过结合银行、政府、商协会等各类资源,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持续资金支持以及帮助企业提升核心价值,扶持企业迈向资本市场。

  与凯龙基金功能类似的是亚瑟尔,根据中担资本集团网站介绍,“亚瑟尔资本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设于美国纽约华尔街,在中国北京、香港、广州、东莞、佛山拥有办事机构,专注于为国内企业制定及实施海外上市工作的金融投资服务公司”。有媒体报道,亚瑟尔成立之后恰逢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遇阻,很快便倒闭,折损了不少资金。

  华鼎担保与中担担保情况类似,也有着一整套的金融产业链条,投资了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甚至筹建一家村镇银行。

  另一家与陈奕标有关的担保公司是创富担保,这家公司股权结构更为复杂,有包括信托公司在内24家股东,而陈奕标的名字却并未出现其中,该公司网站介绍是,“广东创富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创富资本)是由广东中小企业融资与上市促进会五家核心会员单位发起成立,注册资本5.704亿元”。陈奕标正是发起单位广东中小企业融资与上市促进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其作为创富担保的实际控制人在广东担保圈内并不是秘密,并且有业内人士抱怨陈奕标利用促进会为平台为自己公司谋取利益。

  (见习记者 肖怀洋)

  涉足海外投资

  斥资2亿元购入港股

  表面上看,陈奕标控制着中担、华鼎、创富三家担保公司及相关产业链,但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还只是冰山一角。陈奕标早在十年前就涉足海外投资,光是在港交所就控股一家并持股一家上市企业。

  陈奕标进军港股主要集中在2010年底到2011年上半年这段时间,香港联交所资料显示,嘉禹国际原股东PlantersUniversalLimited于2010年10月26日向SkyYear出售12,940,060股股份,占本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5.26%,总代价为42,950,000港元,相当于每股股份约3.32港元。该价格较交易前日在联交所所报之收市价每股0.68港元溢价约388%。同日,SkyYear自嘉禹国际另一名股东LinkasiaInvestmentLimited收购5,438,000股股份,总代价为18,050,000港元。

  SkyYear总计斥资6100万港元购入嘉禹国际1837.8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1.67%,成为大股东。这笔大额交易事件发生之时,就有分析师认为新大股东以高溢价3.8倍购入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给股价的炒作提供很大空间。SkyYear以高溢价购入股份固然有其理由,但对于投资者而言,盲目跟随高价入股,却可能面临很大风险。目前看来,陈奕标的这次投资绝非一笔划算的买卖,出现了巨额浮亏。

  嘉禹国际公告显示,“SkyYear为一家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陈奕权先生实益拥有SkyYear约55%股本,而余下股本则由李宜建先生实益拥有。SkyYear被视为华鼎集团之成员公司。华鼎集团于中国的私人股本投资及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而陈奕权正是陈奕标的弟弟,曾任职过创富担保的监事。在此后,2011年3月10日嘉禹国际又宣布配售3.7876亿股新股,并向主要股东SkyYear配售1.13亿新股,每股作价1.15元,较上日收报折31.95%,合共集资净额5.54亿元,拨作日后投资所需及一般营运。

  另一家陈奕标控股的港股上市公司是泰润国际,该公司于2011年1月14日发布公告称,向翠明配售6亿股新股,每股0.1港元,较停牌前收市价1.57港元折让93.6%,集资6,000万港元,净额5,400万港元拟用于偿还尚未行使可换股债券欠款3,200万港元,及相应计利息约560万港元。

  公告中还披露称,翠明为注册于开曼群岛的有限公司,由刘辉拥有39%,刘建京拥有6%,陈奕标及其妻陈倩华合共55%。刘辉为中担投资信用担保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建京及陈奕标也为中担投资信用担保管理层,中担为国有担保公司保护的非国有担保公司。

  由此,陈奕标海外投资的路径逐渐清晰开来,先是在开曼群岛注册翠明和SkyYear两家有限公司,通过它们入股香港的上市公司,据悉陈奕标海外所投资产业还不止于此,泰润国际在公告中披露,陈奕标在一家总部设于美国的投资公司任主席,该公司投资多家公司,包括一家公用事务设备制造公司及一家空气净化设备公司。

  知情人士透露,陈奕标海外投资包括收购港股股份所用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旗下担保公司。本报记者根据联交所资料统计,陈奕标收购嘉禹国际股份总共耗资1.91亿港元(合人民币约1.55亿元),收购泰润国际股份耗资6000万港元(合人民币约4870万元),总共投入到香港股市2.5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037亿元。

  陈奕标所收购的泰润国际和嘉禹国际随后都已更名,2012年2月16日泰润国际公布将更名为“中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所属行业为消费信贷及贷款融资,主要业务乃持有投资以获得中期至长期资本增值,以及投资于上市及非上市证券。嘉禹国际则更名为“中国投融资集团”,所属行业为投资控股及资产管理,主要业务为投资於香港及中国之上市及非上市公司。

  目前,陈奕标透过SkyYear持有中国投融资集团134,948,060股,占23.20%,透过翠明持有中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470,582,000股,占74.67%。

  中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012年2月20日收盘价为0.365港元/股,陈奕标所持股份市值达171762430港元,合人民币约1.39亿元,相比之前入股价浮盈近9075万元人民币。中国投融资集团2012年2月20日收盘价为0.53港元/股,陈奕标所持股份市值达71522472港元,合人民币5800万元,相比之前入股价浮亏9700万元。

  照此计算,陈奕标如全部出售所持股份,可套现约2亿元人民币,与之前总计斥资2.037亿元人民币购入相比,约有700万元的浮亏。

  中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于2012年2月16日发布公告称,“现与独立第三方人士就可能出售集团持有的投资项目进行初步谈判。目前,各方就可能出售项目并未订立任何有约束力的条款或协议”。

  此消息被分析人士认为,陈奕标有可能出售持有中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股份套现,以此偿还内地担保业务欠款。

  业内人士称,陈奕标依托内地担保公司作为融资平台,挪用客户贷款及保证金投资海外,由于银行突然收紧银担合作,资金出现断裂才导致了这样的债务困境。

  本报记者根据联交所资料统计,陈奕标收购嘉禹国际股份总共耗资1.91亿港元(合人民币约1.55亿元),收购泰润国际股份耗资6000万港元(合人民币约4870万元),总共投入到香港股市2.5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037亿元。

  (见习记者 肖怀洋)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