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东海龙的连续降级,到多种降级情况的出现,债券信用评级正在迈入一个“去泡沫化”的时代。
这背后,首先被推向风口浪尖的是企业个体与评级机构,然而,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债市大扩容之下各种监管与中介配套机制跟不上步伐的隐忧。
我们这次将剖析这股由山东海龙掀起的信用评级“去泡沫化”行动,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数据显示,有悲观的券商甚至预计在2012年上半年至少有10家企业有待“降级”。
然而,在各方机构投资者对于“降级”的淡然态度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市场参与各方正在提高对于违约风险的容忍度。这背后,意义深远。对于一个从未发生过违约的债券市场而言,它是不成熟的,而实质违约的可能发生,难免带来阵痛,却也带来成长。
另外,对于长期处于弱势的信用评级机构而言,他们要面对市场、机构投资者、发行人乃至机制等带来的重重压力,如何成长,如何突围,仍有待行业给出答案。 (来源:21世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