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风格,而每只私募基金也有自己的基因,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私募基金“中小盘震荡市”基因趋向明显。随着上证指数在2400点-2500点一线展开震荡,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板块风格有利于私募博取超额收益,契合私募“中小盘震荡市”的基因,后市私募业绩或渐入佳境。
震荡市抓住结构性机会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将2007年至今的5年,按不同市场趋势分隔成8个牛、熊、震荡阶段(每个时间阶段不少于一个季度)。从统计情况看,在所有的单边牛市阶段,私募基金整体涨幅要落后于指数涨幅,而在所有的单边熊市阶段,私募基金的跌幅也要小于指数,这是基金行业的普遍规律。
如果投资者能够很好地判断大势,那么投资者总能有更优的选择。在牛市中,投资者可以通过配置仓位更重的公募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来跟上指数涨幅;在熊市中,多数传统型私募基金会出现下跌,只有少数像星石、展博之类的稳健私募能够获取绝对正收益,投资者大可以通过配置债券、货币型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甚至通过定存来更安心地达到绝对收益的效果。这样来看,不管市场处于何种阶段,总有理财产品表现优于私募,那么私募的配置意义何在呢?
私募的配置意义在于震荡市场以及市场难以看清趋势。从分阶段来看,在2009年8月-2010年3月震荡市场中,沪深300指数下跌10.42%,私募基金反而取得5.48%的正收益,在震荡下跌区间中私募仍有能力获取正收益;在2010年11月-2011年3月的震荡市中,由于中小盘股调整,使得私募基金业绩表现一般,仅超越指数约1个百分点。长期来看,2007年至2011年股市跌宕起伏,整体便是一个震荡市,5年间沪深300指数仅上涨14.93%,私募基金整体则上涨80.89%,两者折合成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82%和12.59%,私募基金优势明显。私募基金善于在震荡市中把握结构性行情,有效积累、保存超额收益,从而长期战胜市场。
中小盘打喷嚏 私募感冒
在市场层面,私募基金拥有震荡市的基因,而在风格方面,私募基金则有中小盘股的基因。随着2009年至2010年中小盘结构性牛市的盛行,以新价值、尚雅为代表的一批钟情中小盘的私募开始崛起,私募基金基因中的中小盘股色彩也愈发浓重。
在过去5年中,代表大盘股的中证100指数和代表中小盘的中证500指数有12个月份出现单月走势正负背离现象,这也是大小盘分化、结构性行情表现明显的几个月份。在这12个月份中,私募基金平均收益有10个月份与中证500指数走势方向相同,只有2008年7月、2010年11月两次出现私募基金与中证100指数走势方向相同的情况。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私募基金中小盘的基因,中小盘股票的走势对于私募基金业绩影响要远大于大盘股。
除了上述私募在结构性行情中跟随中小盘股趋势的现象外,近两年来,私募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表现在当中证100、中证500指数齐涨或齐跌时,私募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与两指数相背离,其中原因则和私募持有创业板股票有关。
2010年6月,创业板正式开启,中小盘股票也有了市盈率更高、成长性更好的“小弟”,而私募对于这新来的小弟也是关照有加。根据好买基金对私募公司的问卷统计,至少有60%以上的私募公司旗下产品持有过创业板股票,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私募基金在22.28%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中出现,私募业绩中创业板基因的分量越来越重。以今年1月为例,1月各大指数几乎全部飘红,代表大、小盘股的中证100、中证500指数也分别上涨6.49%和0.85%,唯有创业板指数出现11%的大跌,私募基金在此影响下整体下跌0.91%,创业板股票大跌给相当一部分私募基金带来损失,近2/3的私募1月出现亏损,有52只私募亏损幅度超过5%,个别持有创业板股的私募,如金河新价值成长一期、海昊1号等下跌超过10%。从近两年趋势看,如果中小盘打个喷嚏,那么私募基金则可能一蹶不振,更有甚者会感冒发烧。
虽然今年1月份创业板指数出现结构性的大幅下跌,拖累私募基金在反弹中的表现,但随着2月份中小板和创业板强劲补涨,中证500指数今年以来收益已经超越中证100指数,创业板指数也收复了1月份的失地,市场大小盘股风格似乎再次回到私募擅长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