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财经 > 财经人物

中国顾问眼中的凡人索罗斯

2012年03月12日15:32
来源:新京报

  金融史上的乔治·索罗斯,无论在庙堂还是在坊间,已被太多人传说和评议,尽管是非很多,依然不妨碍他成为传奇。从这个角度讲,索罗斯的中国朋友兼顾问梁恒,近日推出的新书《与索罗斯一起走过的日子》便有了祛魅的意味。

  书中,索罗斯走下神坛,并被作者放置情感的多棱镜中,从多角度进行叙述和审视。于是,金融奇才的更多重的面孔被窥见:他是有过濒死体验的少年,是情感淡漠的爱人和父亲,是受母亲和妻子夹板气的双面胶男人,是对父亲过世追悔莫及的儿子,是把唯一一次当众眼睛湿润献给故去导师的学生……

  作为朋友的索罗斯 感性+理性=友谊

  人到中年的梁恒,瘦而高大,在当下他声名寂寂,但若翻起他的既往履历,却异常闪光:他曾是邓小平亲自批准的涉外婚姻第一人,上世纪80年代初,他和美籍妻子夏竹丽合著的《革命之子》曾轰动西方。从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后,他在纽约创办的中文季刊《知识分子》致力于把中国变成一个“开放社会”。后来很多大家,譬如黄仁宇、余英时、夏志清等都曾为这本杂志撰文。

  当然,他有一个重要身份:索罗斯的朋友和他在中国事务的顾问,那个始终对人保持警惕,很少和人走近,几无好友的索罗斯,与他的情谊顽强持续了20余年。

  他们的初相逢源自《革命之子》在美国的轰动,当时索罗斯通过出版社的编辑找来,说:有个商人要来拜见。在一番思忖后,梁恒以一身很中国的打扮出现在这个商人面前:上着深蓝色的毛式制服,下配的确良灰色长裤,脚蹬一双中国士兵的绿胶鞋,斜挎黄挎包,上边还绣着红色的毛主席头像和“为人民服务”几个字。

  当记者问起,一个和人交往素来寡淡的人为何和他持续情谊多年,梁恒给出的解释是,他对索罗斯始终以凡人视之。他们都有共同的动荡的童年,在《革命之子》一书中,梁恒曾详细讲述了自己在文革期间流浪街头的故事,其中有个细节,就是有次他摔坏了腿,只因为缺四分钱,没有得到医治,以至于很多年后,一到阴雨天,他的腿还很痛。而索罗斯和他见面,打的第一个招呼是:“梁,你的腿还痛吗?”然后,他说明自己年轻时在铁路上打工,让木箱砸断了腿,也同样没钱可治。共同的动荡和贫寒经历让两个生分的人瞬间熟悉起来,这成为俩人得以相交的感性元素之一。

  同样因为他把索罗斯视为世俗间的凡人,讲义气的他会在和索罗斯共进晚餐后抢先买单,让索感受到宰朋友一顿的人间烟火气。而且,他也会考虑到凡人间之间的忌讳,特别是对索罗斯,这个家里的抱枕上都绣着:“所有的人都想要你的钱”用来提醒自己的特殊朋友,他更是从未为自己主动索要过一分钱。有次,他给索罗斯办完事后剩余2万美金,在毫无票据可以证明的情况下,他还是分毫不差地归还他,这让索罗斯在最忌讳的金钱方面,对他建立起基本的信任。

  而理性的考虑,梁恒认为,是自己和美籍妻子的婚姻让索罗斯从一个细节嗅到了中国进行改革与开放的信心,他料定一个开放的中国,必定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所以他需要梁恒。

  作为哲人的索罗斯 失败虚荣提早“脱敏”

  平素,梁恒喜欢称呼索罗斯为哲王,因为在金融家、慈善家和哲学家这些称呼里,外人所不知的是,索罗斯最在意的其实是最后一个。他曾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求学,师从哲学导师卡尔·波普尔,和梁恒相识后,索罗斯曾极力推荐导师的著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给他,并毕生为开放社会这一理念做护法,在欧洲产生很大影响。他曾著有数本哲学论著,却始终得不到哲学界的承认,他曾因此颇为沮丧地认为自己是个很失败的哲学家,却始终不愿放弃。70大寿之后,对于给他带来神话的金融和慈善,他都流露出倦怠感,而唯有哲学,他依然一往情深。

  而回忆起索罗斯的核心哲学思想,梁恒做了如下概述:他认为人存在局限,所以犯错是人的天性,也因此人总结出的客观规律就是不真实的,也因此,任何结论性的东西都是可以去质疑的,而历史也就是在人的偏见和现实中相互影响而成的。索罗斯认为,他所有的金融投资都秉奉此信念,他所建立的开放社会基金会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则建立的。

  沿着这样的理念,索罗斯的很多处事和行为便有了解释的依据,因为对人的局限的理解,当别人止步于结论性、规律性东西时,他反而突破舒适区,勇往直前扫除障碍。梁恒说,这样的突破可以归结为捕捉机会的能力,如果人的一生分偶然和必然,那么机会出现是偶然,而捕捉到机会则是一种必然。在这一点上,索罗斯体现出人格层面的巨大力量,他对失败,对虚荣心好像有着天然的免疫力,对此,梁恒的解释是,索罗斯少年时期的濒死体验可能让他扫除了这些障碍。

  少年时代,在匈牙利,犹太人出身的索罗斯一家为躲避屠杀,分散各家。他以假身份证暂时借住父亲的朋友家,可有次出城散步,偏巧遇到纳粹士兵,他为此无比恐慌,却佯装镇静。最终,他蒙混过关,被放行。这次濒死体验使得他对外界流言、成败都提前脱敏,他认为生存下来是最重要的。

  作为亲人的索罗斯 一个冷漠的人

  尽管索罗斯的一生中出现过很多次慈父,贤夫的片段,甚至有一度回归家庭的迹象,但在梁恒看来,他终究还是一个冷漠的父亲和爱人,而这也是作为朋友,梁恒有些遗憾的地方。

  在索罗斯看来,一场婚姻就像一场交易,只要各有所得,利益分配均衡就是可以接受的。他的两任妻子,个性迥异,但都因为他疏于顾家,视家人如路人,不管不问而且和很多女人暧昧不清,关系过于混乱而选择离异。在和第二任妻子离婚时,面对妻子的指责,他的辩解是:孩子是妻子要生的,所以是她的,和他没关系。通过梁恒在书中的描述,可以看到,索罗斯年轻时,通过一夜情经历破除心理障碍后,开始在很多女人间游刃有余,风流成性,而他独喜欢的是“中年的知性女人”,并且因为他和梁恒交往过密,还曾招致女友嫉妒,梁恒为此也曾困惑俩人是否有同性恋嫌疑,最后也在俩人的互相确认下消除误解。

  ■ 轶事

  差点投资朝鲜

  2002年,梁恒回到中国为索罗斯寻找做事情的机会,有天和朋友喝茶之际,他听朋友说,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访问了中国,在上海期间,还特意去外滩参观,在返回朝鲜时,他还让专列特意停在中朝界河处,思忖良久。梁恒当时便有一个念头,就是索罗斯可以去朝鲜做点什么。于是,他飞回纽约,通报此事,说虽然不明确金正日是否想搞改革,但是可以尝试设立学者访问计划,让朝鲜的各类学者到国外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学习。索罗斯对他心血来潮的构想表示赞同,反正俩人都喜欢冒险,试试也未尝不可。但等梁恒回到中国,约见几个中国的朝鲜问题专家询问后,他对金正日的性格和做事方式,朝鲜目前状况有了更多了解,从而得出结论,就是这个计划可能会被朝鲜同意,但最终也不过是成为一个交易,用100万美元换取对方送一个学者出访。最后,这个计划被放弃,而索罗斯随之便不再提朝鲜的事。

  偷偷资助经济学家

  曾两次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杨小凯在博士学位读完之前,因为福特基金会资助快要结束,一度苦于奖学金来源。为申请到奖学金,他还特意写了一篇经济学论文。但当索罗斯看完这篇论文后,表示,论文很糟糕,观点矛盾,逻辑也不严密,而且文字晦涩,他看后觉得既不享受也得不出所以然。杨小凯初听后,有些生气,但随后表示感谢批评,然后拿着论文,语气平常地告别。三天后,索罗斯收到杨小凯来信,信中充满愤慨,告诉索罗斯不要以为有钱就可以侮辱他的学术价值,他并不稀罕索罗斯的钱。索罗斯看后没有回信,而是声音冷淡地说:不过,我还是决定给他奖学金。后来,梁恒通过别的渠道,把奖学金给了杨小凯,并恪守承诺,始终没有告诉杨此事的真相。

(责任编辑:钟慧)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