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0日,新一年开始的第十天,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2013《新年期许》论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副会长石小敏在会上表示中国的改革到了一个临界点,又到了一次选择的时候。
而他这一段时间里主要有两个担忧,一是担忧中国在近、中期掉到中国特色的资产负债表泥坑里去。石小敏表示“在所谓四万亿的刺激政策下,我们大部分,60%-70%的投资,四年累计总量120多万亿以上的,造城造房,形成了巨大的坏账,一般经济学家分析,在银行这个系统里面,主要是投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的行业,大概以十万亿计,未来逐渐会看出来,可能有二三十万亿的坏账,它已经严重地拖出了我们经济发展的脚步。”
要缓冲这种危机的打击,使中国经济即便掉入上述的资产负债表泥坑里也能很快走出来,石小敏认为必须得有配套的经济改革,尤其是打破垄断。而这些经济改革同时又必须得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政治、文化的改革配套。
而要实施更加长远的十年以上的社会政治的改革,石小敏强调必须有一个更好的方法论来引领。
石小敏分析称经过这三十年的发展,中国俨然出现了两种方法论,一种是冷战时代的方法论,一种是全球化的方法论。后者才是应该得以重视和实施的。因为“经济全球一体化,从各个方面推动了游戏规则的一体化,价值理念的一体化,评估标准的一体化”。如果说我们八十年代开启改革的时候,当时我们的传统思维也许还占7-8成,但是有2-3成新时代论的观瞻,新的全球化的感觉,我们就开启了改革。三十年之后,我们选择新的更全面更深化的改革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是原来的那个认识,显然是不够的。现在应该全球化的分析框架和视野,应该能够占到我们思维的6-7成,对全体历史的关怀,特别是好的东西占到2-4成,这样我们才能有一种视野和勇气。
石小敏最后表示改革的真正力量已经来自这个全球对中国的期许,大家都希望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能总是被动。中国社会各个层面也成长起来了,大家也发出各种各样的期许,发生各种各样的抗争或者争取,采取主动的行为。这对新一届领导人改革的决心会形成直接或间接的支持。
相关内容:
以上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全文将在近日刊发。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