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层开始流露出扶植港股的意图,那么B股就更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对证券市场稍有关注的人,最不爱提起的可能就是B股,当然除了挖苦和嘲弄以外。眼下,人们对B股重新焕发了关注的热情,但他们的兴趣却是它到底什么时候结束。
1月18日,
万科公布了B股转H股方案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万科寻求在不筹集额外资本的情况下,将价值约162.5亿港元的13亿股深圳上市的B股股票以介绍方式在香港上市,从而退出流动性不佳的B股市场。
如果万科的计划获得批准,该公司将成为第二家B股转H股的中资公司。
此前,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在2012年的12月份成功完成了B股转H股。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估计,发行B股的85家公司中有40家可能进行转换。
B股饱受诟病的原因在于,时至今日它确实没什么存在的必要。
1992年设立B股的时候是为了满足那些想要投资中国境内股票的外汇持有者的需要,并为那些需要外汇的公司提供一个更为简便的融资通道。
当时,由于外汇管制及投资限制,国外资本只能通过B股进入中国证券市场。但随后有更多的内地公司得以在香港成功上市。内地公司发行的H股以港元计价,这些股票计入恒生中国指数,对外国投资者则没有任何限制。
B股的古怪设置除了不能引起大型机构投资者的兴趣,实际上还一直在打击那些外汇持有者散户的交易兴趣:比如这是以人民币标注面值的股票,却要时时换算成美元或者是港币购买;交易收割期是3天;并且如果是现钞,当钱从银行划转至证券公司进行交易时,每笔还需要再收一次手续费,而B股的交易税率实际上已经高于A股了。
这些重重限制常常会让B股看起来具备一种“最好你别来投资我”的潜质。没有哪个市场会在设置了各种障碍后还能保证充裕的流动性。在2002年开放QFII制度后,那些境外的投资者在所谓的管理层的有序引导下,早就可以投资A股市场了—境外投资者要么选择去A股要么可以去H股,流动性显然都好于B股。更好的流动性意味着手里的股票转换的速度可以更快,当你想卖的时候也更容易出手。
此外,对于境内的外汇持有者来说,他们也将有新的去处。有一个消息是,1月14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3亚洲金融论坛上透露内地将在合适时间推广QDII2(个人境外合格投资者)。QDII2大致的意思就是在中国内地选一个区域—比如深圳的前海,然后让那些合格的境内投资者去投资港股。
这个消息曾经在2007年得到过最高决策层的支持。但后来由于还是害怕引起资本外流,而最后在政策实行的前夜宣布放弃。但现在,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被认为得到了默许,中国也与其他国家签订了外汇互换协议,因此看来此时推行QDII2的可能性变得极大。
此外1月10日路透社报道,中国证监会还在考虑让H股上市的中国公司可以全流通,这就是说大部分的股票在上市当日便可以自由买卖而没有一个所谓的最短3个月的限售期。这被视为证监会在帮助H股并鼓励更多公司赴港上市的一个信号。
如果要鼓励港股的发展,那么B股就更没必要在那里横生阻隔了。它本来就是政策需要而存在的,如今政策已经不再倾斜于它,那就让它早点说再见好了。
拖得越久,B股的股票溢价就会更高。投资者现在想的就是到B股那捞一把,这样将来转为A股或港股,也起码可以再获得一个较高的溢价。万科就是这样,通过第三方机构以高出5%的价格收购B股持有者手里的股票—如果不想让B股最后结束的时候到处都是投机客的身影,那么就最好早点跟它说再见吧。
如果不想错过一财网的独家报道和独到分析,您可以在微信上加一财网为好友:
作者:王林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