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真正的国企改革不能由国资委来主导
在十八大之后,中国的改革问题成了各界观察新领导层的试金石。虽然国务院领导多次强调“改革红利”,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实际推动的改革力度并不大。全国两会之中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只属于大部制改革之前的微调,显示出新领导层当前“以稳为主”的思路。
在诸多应当改革的领域中,国企改革是一个明显的短板。安邦的智库研究团队在去年曾经分析,深化国企改革是中国迫切应该大力推动的改革,但在2013年却不会有显著进展。原因在于,国企改革与反腐败不同,它牵涉到国企利益集团真金白银的利益调整,会遭遇相关利益方的顽强抵抗。在新政府换界后的政策布局中,暂时不会把这一类改革放在第一轮。
日前有国内媒体报道,国资委由主要领导挂帅,正在着手制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就下一步国企改革方向和路径进行相关调研,如果进展顺利,改革方案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台。有国内专家乐观预期,“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筹备出台这样一个文件,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国企改革今年有望获得大的进展。”那么,改革方案将包括国有企业下一步改革的原则、方向、目标、任务、路线、时间等方面。还将明确国企改革的战略方向,同时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在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国资监管体系。有关人士称,“这次的改革方案,首先要按照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梳理,按照其功能和性质进行分类,再按照不同类别的国有企业制定不同的改革方向。”据称,下一步将对国企进行战略性定位,一类是公益性国企,另一类是竞争性国企。
如果这些就是深化国企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那将是一个让人失望的改革设计,真不知道有些人的乐观预期从何而来。安邦的智库学者认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案,不能由国资委来设计,因为国资委实际上是国有企业的利益关联方,国资委是国务院的委托代理人,它的存在目的就是以国有企业为基础的。如果国企越来越少、实力越来越弱,国资委的存在基础就会被削弱。这也是国资委努力推动国企做大做强的动因。
正如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案不能由国家发改委来设计一样,国有企业的改革方案也不能由国资委来主导。安邦的研究人员认为,国企改革的实质是要解决国有经济在中国市场的地位问题,中国应该通过改革再建成一个最有利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率的市场体系。其外在表现,首先是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其次是市场放开。而这些改革,都不可能在国资委框架下来设计和推动。目前所谓的深化国企改革方案,实际上不是“国企改革”,而是“调整国企”。
在我们看来,国企改革之所以紧迫,是因为国企利益集团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向市场经济的演进。在近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力量得到了壮大,对市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在增强,比过去更能影响市场资源的配置。而且国有企业通过合纵连横出现了很多“变体”,实际影响力远远超过了115家央企的影响力。
全国人大代表、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两会上表示,“垄断性企业占国有企业只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竞争性领域的国企”,“随着改革深入,所有制的概念将逐步淡化,国有企业做不好,最后就是破产,没人救你。”然而,这样的改革目的还是强化国企,而不是从整体国民经济和市场改革方面来看待国有经济的改革。
作为智库机构,安邦并不是主张激烈的国企改革方案(如国企私有化),而是以管理国有资产的形式来改革国企。我们曾建议,以共同基金的方式来改革国企今后只管以金融资产形式体现的国有资产,而不管身处具体市场之中的国有企业个体。这样既能保证国有资产的的保值增值,又能带来更加开放、透明的市场机制和市场环境。
而这样的改革不能靠国资委来设计,真正超脱部门利益的改革方案,都应该由真正独立的研究机构来研究和设计。
作者: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