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摘要:以国内规模最大的一级市场的传统艺术品销售为例,从古玩市场的钱币邮品到古籍海报,不少成交单价都在三四位数,而各地画店、画廊销售的原创绘画作品(特指以传统技法创作的当代中国书画)或签名限量版画,多数价位也是四五位数。
上周末,一群热爱艺术的广州年轻人相邀乘坐火车到香港,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参观一个被称为“买得起艺博会”(Affordable Art Fair,简称AAF)的展览,顺便看看能否有所斩获。
“买得起”的艺术品,听上去很美,只是对于这些刚走出校门工作不久、积蓄有限的年轻人而言,“买得起”的标准是什么?是一个月的房租,一台笔记本的价格,还是年终领到手的奖金?出发前,他们也不清楚。
诚然,任何一件艺术品,对于纯粹的欣赏者和收藏者而言,可以是无价的;而一旦在市场上流通,它便与所有商品无异,自然要被贴上价格的标签,区别仅在于遵循了另一套特殊的定价规则——作者、材料、时代、美学、代表性、区域性、功能性甚至购买环境——种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它的最终市场价格。
而最近几年,媒体过分渲染艺术品天价成交的消息,让大多数普通民众觉得自己距离购买艺术品的门槛太远,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以国内规模最大的一级市场的传统艺术品销售为例,从古玩市场的钱币邮品到古籍海报,不少成交单价都在三四位数,而各地画店、画廊销售的原创绘画作品(特指以传统技法创作的当代中国书画)或签名限量版画,多数价位也是四五位数。如果说国内艺术品市场缺乏准确数据统计支撑,再以欧洲艺术基金会的一份调查来说明:2011年,欧洲近51.6%的艺术品成交价均在2.4万—40万元(人民币),其中27.9%的作品低于2.4万元。
而3月中旬在香港举办的这次“买得起艺博会”,已是AAF在全球第14个城市进行推广。这种拓展低价位艺术品收藏群体以应对高端艺术品市场疲软的尝试,从1999年的伦敦开始,至今有超过100万普通民众参与,并达成2.75亿美元的总销售额。
这群来自广东的年轻人发现,近百家参展画廊,许多来自新星艺术家创作,同时具备艺术性与装饰性的绘画、雕塑、摄影作品,不再是神秘的“估价待询”,而是明码标价销售,几千港币到万余港币不等。其间,类似达明安赫斯特、草间弥生这样国际知名艺术家的版画作品也挂出亲民的售价,两三万港币不等。离开AAF,他们中有的人咬牙买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件藏品,而有的人尽管空手而归,却也知道了自己距离当代艺术品收藏并非遥不可及。
两个月后,北京还会举办一场类似的博览会——“SURGE Art艺起•北京”艺术节,作为针对新兴当代艺术家创建的展览,国内民众亦可选择前往体验非高端的艺术消费氛围。
其实,当艺术品以“买得起”的名义面对大众时,已不仅关乎作品的定价,更重要的还是理性收藏心态的树立与大众美术教育的普及,并最终促成一个良性艺术市场的夯实基础的形成——而这也注定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
(作者系资深艺术媒体人)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