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摘要:假设一件艺术品是真迹,及时贴上“防伪标签”,确实可以有效保证其在后续的流通环节中,通过科技手段识别仿冒及防止调换。但如果这件艺术品的真伪还没有确切的定论,就进入所谓“防伪”程序和认证数据库,其结果则让一件有争议的作品以“合法”身份流入市场,只会令艺术品市场更加混乱。
最近,某文化产权交易所高调推出艺术品防伪登记服务,称艺术品只要通过“防伪登记”,今后在进行拍卖、买卖、收藏、展览、赠与、交换等流转时,可以通过司法鉴定机构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该证明文件不但能证明此作品的“真实性”,还可以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纠纷后一方不承认作品真实性。
“真实性”,这一直是困扰中国艺术品市场良性发展的症结,这项新推出的艺术品防伪登记服务,看似为缺少法律监管的中国艺术品鉴定体系提供了一剂良药,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看该文交所的项目操作模式。据其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使用独有的隐形防伪技术针对书画、瓷器、印刷品、照片、家具等各种艺术品无损加入隐形防伪标签,为每个艺术品隐形防伪标签提供唯一的代码图像,并录入与之对应的艺术防伪登记中心数据库。
说白了,就是给每件艺术品配一个可以证明其“唯一性”的身份证——当然,这种方式并非首创。以最近几年欧洲普遍使用的艺术品认证系统ARTtrust为例,便是通过给艺术品贴上防伪气泡标签,来确保每件艺术品的可追踪性,最显著的功能便是防止艺术品在交易、展览、存储、保险过程中发生“调包”情况。
那么,这类新兴的艺术品防伪认证系统又是否可以保证艺术品的“真实性”?仔细分析,这里面其实混淆了一个重要概念。
什么是“防伪”?顾名思义,就是“防止伪造”。在商业领域里,主要是指为防止以假冒为手段,对未经商标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复制或伪造和销售他人产品所主动采取的一种措施。而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独一无二的属性——这种属性的确保并不能用针对普通商品的量化标准来衡量。
通俗地讲,一件艺术品本身到底是真是假,不可能像饮料、食品、服装那样,简单地通过化学材料、配方比重等科学检测手段得出标准结论。而艺术品鉴定的复杂性,传统眼学与科技鉴定如何才能互补,我在此前的专栏中也有过论述,这里不复赘言。
假设一件艺术品是真迹,及时贴上“防伪标签”,确实可以有效保证其在后续的流通环节中,通过科技手段识别仿冒及防止调换。但如果这件艺术品的真伪还没有确切的定论,就进入所谓“防伪”程序和认证数据库,其结果则让一件有争议的作品以“合法”身份流入市场,只会令艺术品市场更加混乱。
当然,在国内艺术品鉴定体系不完善的前提下,尽管对于古代艺术品及近现代绘画作品来说,这类防伪措施不能起到辨别真伪的作用,但在某些范围内还是可以实施和推广的。比如针对当代艺术领域,如果在世的艺术家所创作的每一件作品,能够及时地采用科学防伪手段并录入标准数据库,起码,对于几十年后这一领域的收藏者而言,已毋须再将“保真”放在购买艺术品考虑的首位因素。对于提升艺术价值的思考比重,便不啻为一大进步。
(作者系资深艺术媒体人)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