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 袁震宇
去年,离开常驻的以色列前,我去耶路撒冷郊外种了一棵树。
带我植树的守林人是当地一个基金会的志愿者。该组织成立百余年来,专注于自然环境改善:栽种2.5亿棵树,修筑210座水库和大坝,兴建1000座公园,整理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
十年树木。从沙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漠中“种”出一个绿色国家,何止需要十年。
早在以色列建国前,这个组织就在世界各地犹太人的资助下,一片一片地买土地,一棵一棵地种树。当这里是一片荒芜时,他们在种树;当以色列经济腾飞时,他们在种树;当阿以战火炽烈时,他们还在种树。
我经常听到以色列人自豪地说:这块土地是当今全球少有的森林覆盖率高于一个世纪前的地方。在工业发展、人口膨胀、城镇扩张、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时代,这一成就难能可贵。
以色列自然环境底子本来很薄,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被炎热、干旱的内盖夫沙漠所覆盖。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开国总理本-古里安多次说,以色列的未来将寄托在这片沙漠上。他执政期间开始建设向内盖夫引水的全国工程,并鼓励科学工作者致力于海水淡化、太阳能、沙漠植被等研究,号召国民积极参与治沙拓荒。本-古里安在1970年退出政界后,和妻子移居到沙漠深处的斯代博克集体农庄,身体力行参与治理荒漠,直到3年后去世。
犹太人素以善于经商营利著称。一个基金会专事种树,不介入政治,不追求收益,到底图什么?一位政治家在百废待兴、外敌环伺时,把研究海水淡化、清洁能源等超前提上议事日程,从政生涯结束后退隐大漠,图的又是什么?
仔细想来,他们做的是真正的“大生意”:改善植被、治理荒漠,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为民族繁荣昌盛、永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何尝不是
大智慧?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1版)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