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 一份情况说明也是一份“病相报告”
近日,有网友报料称,因为13岁女孩将水倒在贵州省赫章县可乐乡政府的车上,该乡乡党委书记袁泽泓便带领派出所工作人员将女孩用手铐铐住,并当街游行20余分钟。尽管游街一说尚待查证,但手铐铐住未成年人一事已被当地官方承认
。目前当事的乡党委书记已被停职接受赫章县调查组调查。该事件是近些年非常典型的舆情公共事件,就在事件全面发酵当天,当事的可乐乡党委、乡政府向媒体发了一份“情况汇报”的说明。通观说明全文,意外发现这是一份难得的基层政权的“病相报告”,无论是其话语范式还是思维模式,都反映出“不出乱子才怪”的必然逻辑。不妨来为这份情况说明把把脉、看看病。
首先是其话语范式,还散发着计划经济、阶级斗争时代的陈旧气息。这份说明是向舆论公开的,客观公正应该贯穿首尾。可是,它从头至尾都闪现着“给政府出难题、找茬子”、“暗中策划”、“与政府对抗到底”、“该事件严重制约……各项工作”、“群众动不动上访、和政府对抗”这些倾向性字眼。这些字眼充满了贬义,弥漫着对普通民众居高临下的斥责,将官民矛盾、干群矛盾简单化为“对抗式矛盾”,上纲上线、滥贴标签,表明了某些基层组织在话语权方面的自负和狭隘,在话语表达和舆论引导方面的枯竭与乏力。当然,这种话语范式的僵化与陈旧,也折射了他们在与时俱进地引入新观念、新思维方面,仍然处于信息社会的末梢,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毕竟现在早已不是过去那种“我说你听、我说啥你信啥”的年代了。
除此之外,这份说明长于定性、拙于用事实说话。在分析事件原因时,下结论多于摆事实、贴标签多于讲道理,比如断定极少数人有组织预谋、与政府对抗、散布谣言、有保护伞等等,但这些断语几乎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撑和证实,带有强烈的“有罪推定”色彩。在一个正在走向“有证据才有真相、讲逻辑才能说服”的时代,这样的“贴标签戴帽子”做法,不仅不能发挥以正视听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更容易让舆论和公众怀疑其可信度和公信力。
最关键在于,面对这样的问题纠纷,可乐乡政府不是用法治思维来治理,而是用专政手段来打压。从该事件的前因后果不难看出,这是当地政府在整治环境过程中与民众发生矛盾的利益冲突,在转型社会时期,这样的现象普遍而正常。法治时代,这种冲突理应通过司法诉讼、利益各方谈判协商等方式解决。尤其是政府在做出事关群体公共利益的决策时,必须经过听证、听取民意、全程监督等程序来保证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然而,这份说明通篇看不到民主法治社会的权力运行程序和轨迹,只见官与民的刚性冲突、权力与权利的直接碰撞。
有这样的话语范式、表达逻辑和行事思维,很容易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正常矛盾小事变大、大事变爆,也很容易让政府自身卷入深层的社会冲突中去。倒推而看,可乐乡出此荒唐是迟早的事。
而当下地方和基层,还有多少这样的“可乐乡”呢?其他地方应该以此为鉴,照镜子、正衣冠、把把脉、健健身。来源华商报)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