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等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出台。新方案涉及招股书中锁定期,发行风险等变动,一旦明确马上就着手修改招股书。”一位西部地区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尽管IPO开闸仍未有明确时间表,但多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已着手为重启做准备。
一位北京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对记者透露,目前该部门的一些在会项目已开始陆续反馈意见了,预计7月份后会有一些实质性审批进展。
此外,记者了解到,尽管A股IPO开闸在即,但内地企业赴境外上市的热情仍然不减,“之前北方某省政府领导曾准备组织省内的拟上市企业,亲自带队到港交所等机构进行交流培训,据说拟参与企业数量众多。”前述西部地区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在其看来,IPO长时间停滞已使部分急需融资企业失去排队等待耐心,“大家已意识到,即使年内IPO重新启动,后续等待上市的企业实在太多,不可能恢复到2009年光景,不如另辟蹊径,转战海外上市。”
投中集团统计显示,2013年二季度,在A股冰封时期,有12家中国企业境外IPO,融资251.9亿元,环比增长300%。当季平均单起融资金额为20.1亿元,相比上季度6.3亿元大幅反弹。
开闸难解融资饥渴
由于近期A股波动剧烈,IPO开闸也受到影响。“原来大家估计都是7月A股IPO重开,有很多企业把3月的材料报进去,就是为准备发行,但现在看来还没明确时间表。”安永大中华区高增长市场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
“不过企业的准备活动一直在进行,我们也没有看到大盘启动停下来的迹象,所以现在还是在准备,市场好了之后是会马上开的。我认为IPO在年底之前重开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在何兆烽看来,即使IPO重启,今年底前能搭乘直通车完成上市的,也只是已过会的83家企业。这些企业多为中小型,其中创业板公司占比高达52%,此外中小板公司也高达36%,沪市主板公司仅占12%。
“包括陕西煤业在内的大盘股年底前完成IPO的可能性较小,大部分能上市的还是中小型企业。”其指出,“由于新股发行改革草案中提到未来将由发行人自主决定上市时间,如果此条款通过,除非市场极差,预计短期内过会企业将采取积极行动以使企业尽快上市。而长期来看,企业上市更多由市场决定。”
前述北京地区投行人士更向记者表明,即使IPO发行重回正常速度后,由于在审项目较多,新上报企业可能得等待三到四年方能上市。目前在审企业670多家,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很多企业发行也要在2-3年后。
“我们乐观估计2014年上市。”一家拟IPO上市企业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2012年初已上报中小板上市。
境外分流上市暗涌
相比A股,以港股为代表的境外市场,因政策逐渐放松,成为分流上市的选择之一。
“首先是企业赴港上市门槛降低,审批程序也简化;其次A股市场暂停较长时间,开闸后排队企业也会往后延,而港股上市时间则比较明确。”安永华北地区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张明益表示,“预计2014上半年会有较多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我们手头也有一些相关项目正在做。”
“H股审核从申请到发行基本只需6-8个月。”前述北京投行人士说,“审核相对简单、时间表基本可控。”
自2012年12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件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后,H股上市的国内审核主要内容为合规性审核。此外,H股全流通也有望年内得以实现,有券商预计,H股再融资的证监会审批流程将大幅简化。
A股IPO停滞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促进区域内企业上市,亦采取多项措施。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北京、山东、江西、湖南等多个地方金融办,都举行了境外上市培训会议。以6月27日举行的北京地区企业境外上市培训会为例,该次会议请来证监会国际部、港交所、中金等方面人士授课,参加培训的企业囊括了商贸、文化企业和涉农企业等。
事实上,A股IPO停滞期间,境外上市需求已现大幅增长。以北京为例,2013年上半年A股IPO暂停后,新增的A股上市公司仅一家,为外省迁入,但有5家企业在境外上市,其中3家在香港主板上市,1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1家在纽交所上市。
尽管如此,但企业对境外上市仍有疑虑,关注重点主要在于市盈率问题,境外上市市盈率相对较低。此外,境外上市费用更高,以H股为例,由于要聘请境外律师等,通常要比A股增加1500-2000万人民币的费用。来源21世纪网-21cbh.com)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