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合担保总经理周纪安。资料照片
|
“一般人可能想不到,全国财产险企业实收资本1267亿元,保额为369万亿元;全国融资担保业注册资本总额超过8000亿元,融资担保额却仅有1.9万亿,资本杠杆率不到3倍。而在担保业,杠杆率到3的时候才能勉强打平不亏损。”
“可能更多人想不到,融资担保业在地税管理系统中,被列在了与理发、打印、照相等一样的‘其他服务类’名下。”
“国际上,担保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信用保险的一种具体分类。而在国内,担保被限定在了一个很狭窄的范围,成了信用保险的极端特例。”
……
中合中小企业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合担保)总经理周纪安日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在采访中,周纪安的不少观点,可能会“颠覆”不少人心目中对担保业的传统认识。而在周纪安看来,这种所谓“颠覆”恰恰表明,对担保业的误解,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种种歧视性做法,是当前担保业发展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基于以上认识,此前在信用保险行业浸淫多年的周纪安,一年多前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他领衔筹建的中合担保,注册资本金达51.26亿元,是业内资本规模最大的公司,被誉为“担保业航母”。面对行业困境,周纪安引入保险的“大数法则”,颠覆了传统担保业“全额责任无条件担保“模式,力图重构担保商业流程,走出一条批量化风险责任分担的创新之路。
各种歧视:担保业“很受伤”
担保业传统业务模式中的高风险低收益特征,让每一个担保公司都进退两难。用周纪安的话说,“何去何从,颇费思量”。
“担保行业没有获得应有的位置,也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是周纪安这个担保“新人”一年多来最深刻的体会。
他告诉记者,有这样一组数据曾让他大吃一惊。2011年,全国融资担保行业实收资本达到7378亿(截至2012年末,这一数据达到8282亿元),竟远超当年财产险1267.26亿元的实收资本。而相比369万亿的保险额,融资担保额却仅有1.9万亿,资本杠杆不到3倍。
“对于担保业来说,杠杆率到3的时候才能勉强打平,4、5的时候才能有一定的盈利,也就是说,整个担保行业处在一种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之下。”
“令我惊喜的是,这一行业居然聚集了8000多亿的资本,比财险资本都高出3倍之多;但让我遗憾的是,这8000多亿资本金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担保行业在目前的市场,目前的融资链条中,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
“比如,银行和担保公司的合作关系的不对等。”周纪安说。长期以来,银行对担保似乎有种“天然的歧视”。针对自有客户,银行往往会经过筛选,将资质较差的客户推荐给担保公司,由后者为这些企业提供全额无条件百分百担保。一旦客户无法归还贷款,担保公司就必须第一时间归还,俨然沦为不良贷款的“收容站”。而对担保公司带来的客户,银行则会提出交纳更多保证金等较多苛刻的条件,进行不公正对待。
此言不虚。而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广州和北京爆发的华鼎和中担事件,则使得这一不公正做法更加强化。据报道,事件爆发后,大部分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逐渐压缩了与民营担保的合作。一些银行甚至直接下文,把所有民营的担保公司从银行合作的名单中剔除。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也正在误伤那些正规经营、真正希望为中小企解决融资问题的担保公司。
更让周纪安不解的是,相关部门对担保公司的管理归类。
“地税把融资担保与理发、照相、打印等一同归类为其它服务业;国税则把融资担保归类在咨询服务业。”周纪安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行业分类本来并无高下之分,我也不是非要给担保业争一个金融机构的名份。只是由于分类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给担保业行业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成本和障碍。担保公司要求客户提供各种抵质押,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们在一些地方授权机构办理相关手续的时候,却经常遭到拒绝。理由是,只有金融机构才能获得抵质押权。无奈之下,我们只能找各种各样的渠道去疏通,或者找银行去代持,这样转嫁给企业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另外,融资担保公司一直不能接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不知是否和分类有关。央行虽然发文称,要选择资质比较好的担保公司逐步的接入,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担保公司接入这个系统。”周纪安无奈地说。
在这种环境下,担保业面临的困局似乎就“顺理成章”—银行不配合,企业不感冒,政策不倾斜,担保费用过低,代偿风险过大,生存发展十分艰难。
大数法则:回归信用保险本来属性
行业的整体困境,促使周纪安对现有担保模式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也让他勇于跳出传统窠臼,回归担保业本来的信用保险属性。
在他看来,担保是信用保险的一个特例。他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解释说:“担保行业就是增信服务机构。按国际通行的理解和实践,除非是在极端特殊情况下采用无条件百分百承担责任时才叫担保。一般而言,有条件地承担赔偿责任的担保,都叫信用保险或信用增加。”
而当前国内主流的“全额责任无条件”的担保模式,被周纪安看成是阻碍担保行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好的企业不需要我们担保,找担保的企业多少都有问题。为这样的一种类型的企业无条件承担全额责任,整个担保行业都如履薄冰。”
与此同时,担保业的现有模式,已完全不适应对资金最“饥渴”的小微企业小额、分散、短期、无抵押的贷款需求。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有69.7%的中小企业因为缺乏抵质押物而无法获得贷款。
“小微企业只有在有全额抵押品的情况下,担保公司才敢接受。这种情况下,担保公司的杠杆率根本上不去。”周纪安指出,“担保公司的资本杠杆率,一般最大可以放大到10倍。但现实中,很多担保供公司的杠杆只能做到2至3倍,其获得盈利都难以支撑企业的正常运营。这使得一部分公司开始出现萎缩,而另一些公司则开始‘打擦边球’,做一些业务范围之外的事情,担保行业的混乱由此受人诟病。”
这一现实,逼得周纪安不得不创新,不得不“颠覆”。“原来的模式是,担保公司替债务人提供担保;现在,我们能不能走出一条跟债权人共担风险的路子?”
于是,“大数法则”这一信用保险乃至保险业的核心精髓,就被引入到中合担保的实践中来:不再“一对一”地对债务人进行担保,而是与银行、小贷公司等债权人一起合作,按比例批量化承担其可能面临的风险。
“这时候,整个的担保业务操作模式都需要发生改变。就像挑苹果,以前是,每一个上面都不能有一点点的瑕疵,而现在可以稍微简化和标准化。这一筐苹果可能大部分是好的,有个别坏的。最后算总账的时候,坏账能够在我的容忍范围内就可以了。其实这也是保险的精髓—大数法则,即通过增加客户数量来增加风险容忍程度。”
而如今,周纪安也为中合担保的这一大胆创新,找到了政策依据。8月8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加快建立小微企业、增信服务机构以及商业银行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这一表述,让一直坚持在担保业务引入“大数法则”的周纪安十分兴奋。他组织公司上下进行了反复的学习和研究。“如果这一机制可以真正得以贯彻落实,这对担保业的盈利模式来说,将是颠覆性的。”周纪安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这样一来,担保业8000多亿的资本,就真正能充分发挥的杠杆作用,担保公司也就真正变成了商业银行平等的、风险共担的合作伙伴,而不只是不良贷款的‘收容站"。
这显然是一个三赢模式:银行按照自己的授信、标准去挑选评估企业,担保公司不再去做重复调查,重复评估,重复抵押。对小微企业来说,降低了贷款门槛,节省了成本;对于银行来说,则找到了风险共担的伙伴。
商业银行冷对VS小贷公司追捧:新模式遭遇考核之惑
但是良好的愿望,似乎并未带来预期的结果: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商业银行敢于真正尝试这一新的模式。
“有十几家银行跟我们的接触已经很深入了,理念大家都很认同,但是一些操作上的问题却很难解决。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谈成一个。”周纪安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解释说,“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考核问题。目前,小微企业的贷款仍然按照大中型企业那样来管理,一单算一单,一单都不能出事。而我们提出的新模式,是按比例替银行承担每一笔小微贷款的风险,可以减少不良金额,但不能减少不良户数。”
“其实,商业银行做小微企业的贷款,不应该考核他坏账的笔数,而应该考核总体的不良贷款金额。这个考核理念不改,商业银行就没有动力去推这个模式。”周纪安进一步分析。
虽然新模式在商业银行面前多次碰壁,但管理更为灵活、反应更加灵敏的小贷公司,却非常“追捧”。
7月25日,中合担保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的邦信惠融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启用这一模式。
周纪安介绍说:“目前,我们和大概五家担保公司已经正式签订了这种比例分保的协议,这五家是山东、大连、浙江、广东的,而且我们跟他们的合作是从比例分保开始逐步的扩展,小贷公司我们还跟一些上海、江苏小贷公司建立分担的机制,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下,我们大概已经覆盖了八、九百家小微企业。”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与大企业相比,它们对资金的需求最为迫切,获得资金的难度也最高。要实现中小微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除了担保业自身、小贷公司努力外,我们更期望实力更为强大的商业银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行动,投入到这一伟大事业中来!”周纪安通过《经济参考报》发出了这一呼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