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信托,疯狂背后
理财周报记者 腾晓萌
大概两三个月前,一位三方销售的朋友跟我说,有一家北京的房地产公司肯定有问题。
他说,你看他们同时在发两只产品,两只产品的尽职调查几乎对不上,同一幢楼,两家信托公司的评估价值相差一个亿,怎么可能呢?
这家北京的房地产公司,是北京一个郊区的小公司。也许你能知道这样的企业:10年前,当地还一片荒芜时,他们通过各种关系,轻松取得了一些土地。
但是在当时的北京,四环外已经被购房者视为畏途,郊县楼盘根本无人问津。
当房地产调控、开发商资金周转乏力时,这些楼盘就纷纷烂尾在原地。
这些开发商的好处是,土地拿得太早,成本极低、大部分土地出让款已经缴清。
2013年,世界突然焕然一新。北京高企的房价,令六环外成为刚需人群的首选置业地点,以前只有当地开发商出没的荒地,突然多了很多龙湖、保利的工地。每一开盘,几乎全是几小时抢光。
在这样的市场热情中,一批小开发商开始向信托融资,重新开发烂尾楼。
他们的共同问题是,自身资金情况堪忧,抵押物严重不足。除了那一块土地之外,几乎拿不出太多像样的固定资产。而土地本身,还有可能早已抵押给了银行。
但据我所知,这些产品销售情况都非常好。没有人相信,在疯狂的北京楼市中,会有卖不出去的住宅项目。
而发产品融资的北京新楼盘,则都在更加遥远的荒地上,比如平谷这样的地方。投资者们依然相信,即便在这么偏远、不通地铁的郊县,只要是北京,房子就能卖掉。
平心而论,这些投资者判断并无大错。二级市场也正转向那些在北京、上海拥有土地的公司。主攻三四线城市的恒大地产,号称中国土地储备最大的房地产商。尽管其为中国足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不能挽救股价一再下跌。
现实就是,随着源源不断的土地供应入市,三四线城市的地产泡沫正在率先破灭。据我所知,一些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发出的相关信托,其对应标的销售情况几乎惨不忍睹。
最新的报道是,贵阳的新任市委书记公开表态,并不赞成通过房地产拉动GDP的做法。
在过去的几年里,这是中国房地产开发最疯狂的城市之一。尽管贵阳可能是中国最贫穷的省会城市之一,也不妨碍各路开发商在其郊区盖起一个个超大型楼盘,从各种信托产品、有限合伙基金资料中,足以窥见当地美丽的山水、气派的新建别墅、冷清的房地产市场和无穷无尽的征地纠纷。
和北京的烂尾楼信托相反,他们有足够充分的土地抵押,但是你相信能够卖出去吗?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