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资助行动”申报初选入围材料概述 点击进入投票
候选资助项目(27选10)
1.嫩江流域水污染评价和防治研究
实施单位:嫩江流域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联盟
项目根据国家和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提出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以嫩江
流域为例,运用多种方法开展流域污染源调查,预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项目实施单位通过实地调查、收集资料,采用模糊数学法对研究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确定水质类型和主要污染物,运用数字模型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和分析。依据“嫩江流域十二五规划”目标计算流域主要污染物消减量。根据现有技术条件考察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率,计划提出各行业污染物处理量的优化分配,以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进一步探讨行业污染物排放在约束条件下流域经济布局和规模。
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
实施单位:共青团梅河口市委
人工湿地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和传统的生化处理比较,人工湿地具有氮、磷去除能力高,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干旱季节湿地可为多种生物提供水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的新模式,项目实施区域位于梅河口市红梅镇福利村,拟新建人工湿地1座,全部工程项目建成投入运行(使用)后,生活污水采取人工湿地方式进行处理,处理率达到80%,进而在全市农村大力推广小型人工湿地治理生活污水技术,全力改善全市19个乡镇的人居环境和农村自然生态环境。
3.“辽河滋韵”自然步道计划
实施单位:盘锦市大洼县环境科普公益协会
盘锦位于辽河入海口,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双台子河口湿地的丰富自然资源,为帮助盘锦公众了解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互动关系,提升对于环境的正确判断能力、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项目计划开发出3—5条能够满足公众休闲娱乐功能,提供给公众体验自然、认识自然机会的“辽河滋韵”自然步道。通过招募及培训步道解说员、举办公众免费假日步道导览、配合出版步道导览及解说手册等手段与方法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希望公众能够通过自我引导的步道游览方式来珍惜自然、保护自然,实现公众参与式的生态保育目标。
4.探寻粮食生命足迹 杜绝餐桌食品浪费
实施单位:共青团沈阳农业大学委员会
针对高校大学生用餐浪费严重的现象,项目提案单位面向沈阳高校招募志愿者,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理论,采取抽样调查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米饭、馒头、肉、蛋、青菜和使用的豆油为例,对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将浪费食物的潜在环境影响定量化,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制作宣传纪录片,让大学生深入了解餐桌浪费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大学生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5. “绿色交换空间”
实施单位: 北京绿色啄木鸟环保公益组织
为节约能源,减少垃圾,美化环境,项目实施单位以该单位优秀志愿者为主导,就地招募志愿者和维修人员,在社区设立“绿色交换空间”,每周一次开展家电家具维修、服装改造设计、废旧用品回收,并入户指导垃圾(特别是厨余垃圾)分类。废旧物品经过维修翻新后,贴上原主人的标签,继续循环使用。社区居民也可以在“交换空间”交换家中用品或议价买卖。“绿色交换空间”致力于成为居民交换物品,学习环保知识,相互交流增进感情的平台。
6. 北京野鸭湖生态旅游区大学生科普宣教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
实施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绿烛-根与芽环保公益协会
项目拟以北京野鸭湖生态旅游区为项目示范区域,充分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在国内环境领域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建立生态环保教育相关学生社团开展科普宣教活动。该项目将高校智力资源与生态旅游区急需的科普宣教体系建设相结合,通过建立大学生参与式的科普宣教解说体系,以“寓教于游”的方式开展环保教育,契合了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素质这一核心主题;同时,建立大学生参与性长效机制,将科普资源转化为生态旅游产品,提升景区的生态旅游吸引力,具备良好的示范推广意义。
7. 蒙京津冀青少年生态实践基地丰田环保林
实施单位:蒙京津冀青少年生态实践基地
该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团委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 “8337”发展思路,积极参与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联合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共青团组织,实施的一项以青少年为参与主体,以服务青少年成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着眼点,以社会化创新运作为主要方式的公益性项目。该项目计划完成京津冀北沙源地300亩沙地治沙工程,积极发挥生态效益;配合完成基地建设目标;开展青少年生态实践和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生态保护意识;示范带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8. 绿芽2+ 课堂项目
实施单位:绿芽自然教育项目团队
为扩大环境教育在社会教育中的影响力,项目通过室内、室外两种课堂,在城市和乡村两个区域,面向大学生和小学生两个群体,通过开设绿芽室内课堂和户外课堂、开展自然教育培训师沙龙、建设绿芽自然教育标准课堂、出版绿芽自然教育培训教材、开办绿芽自然教育专题晚会和绿芽2+课堂项目报告会等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调动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改善我们的环境,通过建立环境教育课堂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9. CMCN公益魔方--滨海湿地公众参与资源共享平台
实施单位: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
目前我国红树林林地、滩涂面积锐减,生态系统功能下降,整体保护工作效果欠佳。项目针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每一种公益服务行动,推出一个“锦囊方块”,里面包含使用这种服务所需要的必要物资和技术指导;整合滨海湿地保育资源库,以电子地图形式向公众开放;在全国范围内招募“魔方团队”,组织本土化公众教育活动。项目的实施不仅使滨海湿地这一议题得到更多公众关注,也能帮助关注这一议题的本土组织提升自身的能力。
10. 绿色教室计划•GREEN SCHOOL
实施单位:乐享自然工作室
项目计划以邀请国内外“环境教育”学者开办大型公益讲座、以家庭为单位开展自然生态体验活动、走进校园带领学生建设绿色小农场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从观察中获得生命的启发,身体力行地以对地球友善的方式进行深耕,建立深刻的大环境思维方式;在社会主力群体中建立亲近自然、保护自然、关爱每一个生命的基础责任意识和行为导向。
11. 社区环保宣教实践项目
实施单位:靖江赤子之心环境文化交流中心
现代化小区建设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社区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以靖江社区为基本的环保宣传单位,设置环境宣传教育专栏、编辑发放环保刊物《赤子之心环境教育报》、开展环保知识问卷调研、组织露天环保电影院、创设赤子之心环保网站社区专题、设立电子垃圾回收点,力争通过个人带动家庭,通过家庭逐步向社区、社会渗透,构建区域“家庭——社区——社会”环保宣传教育实践体系。
12. 浙江省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调研及循环利用
实施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生态环保协会
浙江省畜禽存栏总数超过1.5亿头,养殖场排放的污水、粪便及恶臭气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为实现中央关于浙江省 “围绕环保领域中的重点问题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处置”的指示,项目计划研究浙江省畜禽养殖废弃物现状、开展畜禽养殖环保宣传、提交调研分析报告、提出可行的废弃物循环利用办法。项目将带动浙江省200多个行政村、20000多人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发展,激发广大青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13.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生态保育及修复研究
实施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地理协会
会仙湿地是漓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态湿地,被誉为“漓江之肾”,已被列入全国三大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之一。项目提案单位拟设立会仙湿地环境监测站,实时对会仙的水分动态、气候、森林植被生物量、涵养林种群分布及范围等情况进行监测,提交监测结果上报有关部门;同时设立会仙岩溶湿地、古水利遗迹科普宣教基地,拟培养100名大学生科普使者。通过开展各种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宣教活动,激发广大青年关注环保,为漓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14. 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气废水的综合治理策略
实施单位:“薄荷绿”环保团队
天然橡胶是海南的支柱产业,但橡胶加工废水的排放也加剧了当地的水体污染。项目立足于废气废水综合治理,将干燥废气借助原有的曝气系统管道设备,引入好氧池;废气中污染物溶于废水,利用其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对溶于废水的废气中的污染物及废水中的有机质进行综合治理;利用废气中足量的氧气及其高动力进行曝气,提供微生物所需的氧气。项目结合制胶废气废水两大处理工艺系统,以废治废、变废为宝,有利于缓解当前紧张的雾霾天气及水资源短缺现状。
15.碧海扬帆—湛江滨海湿地保护行动
实施单位:广东海洋大学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
滨海湿地是典型湿地类型之一,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在控制海洋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调查,湛江近海海洋污染排放和海洋的纳污能力、自净能力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根据这一状况,项目实施单位拟开展以“湿地保护,你我同行”为主题的滨海湿地保护系列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宣传。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促进湛江经济可持续发展。
16.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环保宣传活动
实施单位:河南省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在近年农业生产过程中,限于人口的压力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农业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对农村塑料废弃物污染没有引起重视。项目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村塑料废弃物污染防治环保宣传专项活动,由省青农联主导,各市、县级青农联配合组建宣传分队,通过多形式开展6个月的农村塑料废弃物污染防治环保宣传,旨在引导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青年农业环保意识、推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为实现中原梦贡献青春力量。
17. 湖北省城市内湖水质污染风险与修复示范
实施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项目部湿地项目组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省内诸多城市内湖水体被严重污染,生态功能急剧退化。为此,本项目计划对湖北省主要城市的中小型湖泊进行水质和环湖自然及社会环境进行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卡方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内湖水质及其所处社会、经济、生态功能等做出评价; 在武汉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湖,探讨使用湖边微型人工湿地原位修复受污染水体的可行性;项目的实施,计划展示出微型人工湿地在治理城市内湖污染方面的优势,提高城镇居民对身边湖泊的关注程度。
18.湖南省“候鸟守护者”行动网络项目
实施单位:湖南省环保社团联合会
湖南省“候鸟守护者”行动网络是一项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媒体和政府参与保护候鸟的项目,通过开展护鸟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候鸟保护研讨会、洞庭湖观鸟活动以及纪录片的摄制,提高公民爱鸟护鸟的意识。通过整合政府、媒体、专家、律师、大学生等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本地开展鸟类及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日常保护和紧急救援工作,构建覆盖全省的鸟类及野生动物保护行动体系。
19. 拯救濒危物种中华秋沙鸭项目
实施单位:中华秋沙鸭野生动物保护站
中华秋沙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随着桃源沅江湿地的开发,中华秋沙鸭的生态环境面临破坏。项目以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为前提和基础,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恢复自然滩涂地;建立科研、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立有专业知识、有现代化管理能力、训练有素、高效率作业的志愿者队伍。项目有利于维护适合中华秋沙鸭生存繁殖的生态环境,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利用并充分发挥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20. “管中窥梦”--青年新环保计划
实施单位:江西师大Enactus创行团队
为解决废弃塑料吸管的污染问题,项目以南昌市高新开发区瑶湖高校园为实践区域,开展环保主题宣讲和实践活动,并通过将回收来的废弃塑料吸管制成环保枕头,形成创新环保运营模式,为100余户贫困家庭创造就业机会。该项目旨在鼓励青年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联系贫困家庭利用回收的污染垃圾制作成环保产品,让环保意识和行为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垃圾回收→再生资源→经济效益→公益环保”的创新环保运营方式,为环保项目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载体。
21. 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体验区环境保护教育
实施单位:两当县青年志愿者队
为了加强青少年环境保护意识,激发青少年继承、发扬革命精神,项目推进教育基地体验区环境保护教育,占地270亩,分为11个绿化园区,在体验区苗木种植、补植和管护两方面对青少年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项目于春秋两季组织千名青少年深入园区进行苗木种植,于4月到9月、10月到次年3月组织青少年对体验区的苗木进行管护;
开展 “环境教育大讲堂”“亲子环境教育”等活动。项目旨在令青少年从小养成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22. 青海湖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实施单位:海晏扎布拉生态保护协会
青海湖湿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然而受经济、地理位置和文化差异的制约,社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缺少资源和支持。项目以协调各界合作为宗旨,建设社区参与野生动物监测与保护的能力;开展以保护家乡野生动植物为主题的环境教育;搭建各界参与的合作机制 - “青海湖流域社区野生动物监测保护网络”。项目旨在增强社区成员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能力,培养青少年对家乡的环保热情,探索政府、社区和民间组织的合作机制。
23. 新疆少数民族农牧民环境意识调查与提升实践活动
实施单位:雪莲花农村志愿服务队
新疆农村人口超过60%,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贫困人口集中分布于农村;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及种种原因,大部分农牧民环境意识极为薄弱,存在“滥开滥垦”、“过度放牧”等现象。项目基于新疆实际,设计农牧民环境意识调查问卷1份(汉、维、哈3种文字),在乌鲁木齐县、昌吉州等地发放,对结果进行分析;同时选点开展提升农牧民环境意识实践活动。项目旨在从环境认知、环保知识、环境伦理等角度设计有针对性的环境意识提升方案。
24. 乐山低碳示范社区建设——环保我们一起“玩”起来
实施单位:乐山青年环保公益教育中心
传统的环保教育依然是传教式、无趣性,对市民谈环保也是“一纸空谈”,缺少实际意义。本项目包括“绿色兑换”、“环保益拍”、“都市小农夫”三个子项目,以体验式、可参与性的游戏的形式,让小朋友在“玩耍”中学习环保知识,以青少年环保教育反作用于家长对环保的态度;以环保活动实际落地的创新示范低碳社区建立为案例,可复制性的推广到其他地方社区开展。项目旨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开展环保宣导、环保教育,做到“环保人人参与、人人行动”。
25. 竹之韵
实施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创行协会
成都双流工业园区污染严重,特别是竹屑废料处理不当导致土壤空气视觉污染,项目拟对竹屑肥料进行分类回收,通过以竹屑交换生物质燃料和有机肥料的方式在解决废料保护环境的同时推广绿色循环经济体系。同时以在校大学生为活动主体,通过开展公益创意大赛、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低碳环保的关注。以物易物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建立一种有效的循环经济模式,使得在项目组撤出后该模式可以长期的发挥作用,形成长效运作机制。
26. 重庆市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走进城乡社区市民学校
实施单位:重庆青年环境交流中心
项目以重庆青年环境交流中心为核心团队,以社区的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组织14个高校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与28个市、区县级城乡社区市民学校示范点结对,主要开展社区环保读书会、废旧物品手工艺制作、环保讲座、技能培训、PM2.5监测、环保观影会、低碳运动会等各类社区环保宣传教育活动,覆盖近50万青少年。
27. 红豆杉保护育苗行动
实施单位:城口县青年志愿者协会
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是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近年来,由于对该树种的滥砍滥伐和非法盗卖,造成全球野生红豆杉数量急剧下降,而在重庆市城口县却保留着成片的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天然林。项目以保护红豆杉协会为载体,以栽种红豆杉为带动,以宣传红豆杉的相关法律知识为依托,通过发放宣传单、展板展示、自愿者宣传等形式,加大公众对红豆杉的进一步认识,激发全民积极参与保护红豆杉的系列活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