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搜狐财经主办的2014“新经济 新金融”高峰论坛•广州站的活动于7月30日在广州举办,主题为“互联网金融——告别野蛮生长”。本次论坛将结合华南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围绕“风控”、“创新”、“监管”多个热点话题进行深入阐述并探讨。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在会上表示,认为互联网金融能将传统金融业替代掉的看法过于理想化或者是天方夜谭化。金融业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未来会长期的存在,不会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被颠覆掉。
以下为发言实录:
郭田勇:今天很荣幸由我来做总结发言,听到各位的真知灼见。几次到深圳和广州做金融业的论坛,在座的都是熟悉的面孔。今天的论坛开得非常的成功,贡献出了很多的智慧和观点。作为总结性的发言,我对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监管有关问题简单的谈几点看法。
第一,当前互联网金融我们是如何进行评价的。我也是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的主任,也是互联网金融专家委员的委员,因此跟两方的接触都是比较多的,我明显的感觉是。我们讲传统的经济,包括传统的商业银行,谈到互联网金融的时候,指责得多了一些,反思得少了一些。我个人认为,传统的金融业面对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的时候,应该多一些反思,多一些总结,少一些指责。
为什么这么说?
我跟大型金融机构的负责人沟通,一谈到互联网金融的时候,他们就会说,我们是跳国标,他们是跳街舞,我们按照国家的规定跳,他们可以乱跳。潜台词是国家银行存在监管条例,不能乱动,我说,无论跳街舞还是跳国标,关键要看观众喜欢什么,否则任何一种形式,时间长了,观众都不会喜欢的。
最近几年,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后,包括第三方支付,包括大家谈得比较多的P2P和众筹等模式,从很多方面,不仅给传统的金融业带来了冲击和影响,也值得他们反思和提高的空间。一说到互联网金融,确实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比如说支付宝做网上支付的时候,大型的金融机构就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别人做了以后,就不能说三道四。P2P是传统银行业在小微领域供给不充分,留下的市场空间。因此P2P杀入以后,有一种如入无人之境的感觉。我跟大型银行交流的时候,数据浪费是严重的,例如工商银行,他们掌握的数据总量非常大。阿里巴巴和支付宝掌握的数据有工商银行的多吗?每天有好几亿的帐户,交易量是非常大的。谈到大数据应用的时候,传统商业银行就远远不如互联网机构做得好,我们传统银行的数据是用来备份的。一个月备份一次,将数据复制到盘里面,如果出现问题将盘拿出来,重新的复制一次。
互联网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是怎样的,不像银行一样,他们是采取并行的方式,我将成千上万台小型计算机连在一起,进行分布处理,数据储藏和处理的能力大大的提高了。基于这种模式,使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筛选客户的时候,就优于传统的商业银行。
我们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我们当前的金融业和银行业要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反思,才有利于经营水平的提高。
不要将互联网金融当做外涝现象,或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民主化,普惠化,好象将传统的金融业替代掉,这样的看法过于理想化或者是天方夜谭化。金融业是专业性的机构,专业性的解决困难的结构。实际上很多的P2P就是将传统的银行线上化,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们相互借钱,现在我将它拿到线上了,我直接从互联网借款,使得借贷线上的效率提高了。这又涉及到监管的问题,不要说线上需要监管,线下也涉及到监管的,熟话说亲兄弟明算帐,你只是打借条,以后不还怎么办,怎么解决好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当借贷到了互联网后,我们面对的是没有见过面的人,如何借贷,即使社会的征信系统完善,了解每个人的情况,我将钱借给你,就能保证你将来将资金还给我,我怎么分析你的征信情况,通过怎样的方法,控制我的风险。我认为单独的依靠点对点,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方式,不能解决互联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的看法是,金融业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未来会长期的存在,不会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被颠覆掉。
第三,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问题。大家知道中央做了分工,第三方支付应该接受监管,P2P应该受银监会的监管,大概跟银行业监管的模式是相同的。
下面我重点的讲讲P2P的监管,因为北京开了几次专家会,讨论P2P监管的问题。现在只是放出风,P2P机构只能做信息中介,不能做金融中介。我们也说这个问题,在中国完全成为信息中介,我们感觉生存空间不会太大。完全的信息中介就是一个平台,如果互联网公司都想做平台的话,让别人到你的平台上来交易。你们可以想想,全国现在有上千家评级机构的话,通过竞争后,评级机构三五家足够了。例如大家上淘宝进行交易,这就是平台交易,这样的平台全国能够有多少家,我认为也就是几家。我认为信息机构或者是信息中介就是你找项目,我找客户,也帮你贷款,如果这样的话,只是纯信息中介,全国大部分的P2P都会死掉的。
刚才人人贷说要做平台,那个企业到平台上来融资,你是否也要简单的筛选一下。我到你的平台上融资,什么时都不管,也是一种办法。也不排除骗贷的,因此也要进行筛选性的工作,一旦做了筛选性的工作,就不仅仅是平台了。上了50家,我选了5家,这就是信用风险的管理工作。大家总是拿美国来说事,美国之所以可以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平台,跟美国有好的信用体系有关,中国目前是没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完全要求P2P做信息平台,有点勉为其难。企业将风险看得风场轻,因此考虑问题就特别的理想化。也有一种说法,每一家P2P需要5000万的资本金,如果只是做信息中介的话,为什么要5000万,我认为5万就可以了,也不用你赔钱,要这么高干什么,这不是相互矛盾的吗,如果要5000万的话,就是风险高或者是要赔钱的。因此监管方面不能出现互相矛盾的事情。
P2P不能做资金池,这个问题我是同意的。我将钱汇聚起来,我再去找下家。这样的话,出钱的人不知道自己的钱到了哪里,这是完全的商业银行化的方式,商业银行可以有资金池。你将资金存到商业银行,不知道自己的钱贷给谁,如果做的资金池,跟商业银行没有什么差别,因此搞资金池我是不同意的。
去担保化可以辨析的,大家谈到去担保化的问题,自己给自己担保是不行的,P2P不是大的公司,也没有多少担保金,给双方的客户做担保的话,恐怕是有问题的,就会形成内部交易或者是内幕操作。外部担保化是否可以考虑,这个问题是可以考虑的,这是什么意思?你将钱贷给这个企业,我为了保证企业还钱,我找一家担保公司进行担保,这样做是可以考虑的,还款的可能性就增加了,但是将融资的成本增加了,因为担保公私要收费的,这样做也是合理的。但是跟主流方向是违背的,现在提倡降低融资的成本。降低融资成本也不能采取不让担保的方式,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本质上应该让市场中更多的机构参与其中,才可以使融资成本降低。
大家一直讨论打破刚性对付的问题,这是怎样的概念。担保和刚性对付并不矛盾,因为外部担保是有费用的,使得融资成本被推高了,未来出问题的话,担保机构要赔钱的,这跟刚性支付是不矛盾的。如果回到商业银行来看,比如说也要打破刚性支付。实际上,我们做得并不好,例如银行发行的产品到期后,客户购买了几百万后,到期后企业出现了问题,就找第三方机构将盘子接了过去,再给第三方贷款,这就是明显的维护刚性支付,我认为也是一种很恶劣的行为。恶劣在什么地方,违背了财富管理的本质。财富管理的本质是出资人要对自己的资产形成的收益和损失全全负责,这才是财富管理的本质。我们在去担保化的时候,我们从信用程度来看,我们跟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无法相比。银行发行产品有很多人购买,本质上是一样的,这是财富管理工具,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购买,而且不担心不还钱,因为银行的信用程度高,大家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即使有风险的产品的时候,也是基于对银行信用等级高的原因。信托公司的规模做得比较大,投资者认为信托公司不会出现问题。如果让我讲的话,信托公司的本质应当跟银行理财,跟私募基金的本质是一样的。信托机构不承担风险,但是有义务对投资者做好项目的敬职调查,如果这样做的话,就可以将P2P机构做好。P2P不是商业银行,也不是完全的信息平台,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机构。比银行的关系弱一些,比社会上没有监管的民间借贷包括第三方理财更好一些。形成连续的,风险有差异性的利率曲线。
P2P机构应该是在完整的利率风险曲线中占据其中的某一个点,而是中间的某一个点,我讲的内容,不知道大家听明白了吗?这样的话,可以给P2P找到合理的位置后,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还是会有帮助的。
现在互联网金融这两天又出现一个说法,导致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太高兴。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体系的补充,大家一听到补充就不太高兴,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我们在十年前说,民营经济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补充,作为补充只是从现有的存量来看。P2P每年搞200亿元,相对于银行业100万亿的贷款量来说,只能是补充,这是基于现有的存量而言。如果互联网金融内在的创新机制和市场前景来看,不要对补充的地位不满,将市场做好,我们未来在中国金融业的市场份额中会越来越高,有一天希望从补充地位上升为重要补充,甚至上升为主流地位,我就说这些,谢谢。
独家声明:以上文字摘自由搜狐财经主办的2014"新经济 新金融"高峰论坛•广州站的活动中俞勇的发言,搜狐财经拥有独家文字传播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果转载,请注明来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