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2007,对冲基金瞄准中国

  Money Never Sleep,对冲基金正在开始24小时全球化投资,包括方兴未艾的中国金融市场,如何监管这些不睡觉的“神秘的手”,无疑令监管层很伤脑筋。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唐韵/上海报道

  “人们常把对冲基金称作金融界的‘最高境界’。

现在亚太地区投资银行家最好的归宿就是去做对冲基金。”2006年12月9日,上海大时代广场8楼的商务会所内,中华对冲基金首席执行官姜凯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他们聚集了金融界具有10至20年管理经验的精英人士。”

  2007年,这些金融精英的眼睛里,似乎只有中国。

  对冲基金的“中国机遇”

  2006年,姜凯在美国设立龙基金。作为中华概念的对冲基金,该基金“并不仅仅投资中国企业股票,还包括与中国有关,在中国有投资行为的企业的股票。”

  “目前在中国设办事处的对冲基金不超过10家,但对冲基金有从事创投基金部分,所以很多对冲基金经理在中国跑马圈地。” 对冲基金研究者、中华对冲基金CFA锐衍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这些对冲基金多以设立投资公司方式进入中国内地股票与商品市场,他们在开曼群岛等避税天堂注册,并借用QFII通道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其中在上海就有10家左右,规模最大的有八九亿美元,小型的也有几千万美元。对冲基金经理人也多为“海归”,大部分有在美国或欧洲投行任职的经历。

  “对冲基金卖空A股的方式,通常是从QFII处借入一定数量被他们看空的股票,将其卖出,等待股价下跌,然后在较低价位重新买进,偿还经纪商并获得差额利润。但是由于当前内地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做空机制,因此对冲基金在大陆一时还无法施展拳脚。现阶段,它们的主要操作对象还是香港的中资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夏斌新闻,夏斌说吧)曾公开表示。

  “对冲基金看好中国市场有很多理由,包括大盘股将重回A股,更多优质国企将上市,出色的外企也将在国内上市……五年前,A股的总交易量占中国GDP 的比重为50%,而今天只占26%,前景可人。”姜凯说道,“此外,股市基本面也向好,中国股民说话更有地位,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允许QFII资金进入,公司监管更加严格,这些都是利好因素。”

  随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挂牌,首个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浮出水面,以及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对冲基金进一步加速了布局中国的步伐。

  “曾在一家拥有几十亿美元的对冲基金中担任过操盘手和定量分析师、现任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洛杉矶分会规划主席和董事的罗伯特·徐,去年9月中旬就带着十几个美国人悄悄来到了中国。”锐衍对记者透露。

  国际对冲基金还盯上了国内的对冲基金。《中国经济周刊》从国内首家对冲基金管理公司——上海壁虎投资管理公司了解到,就在2006年10月,一家美国对冲基金的主席和常务董事访问了壁虎投资,并表示愿意为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

  而据最新一期专业对冲基金杂志《Alpha》披露,目前,在香港营运的对冲基金约有148个,所管理的资产总额达170亿美元。“投资人正在将大量资金投入以亚洲为目标的对冲基金。”《Alpha》杂志的执行主编佩尔兹表示,“他们希望分享中国和印度等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增长。”

  利润丰厚趋之若鹜

  “2006年全球对冲基金业,有10个人各拿到了10亿美元的分红。”姜凯介绍说。

  对冲基金向来被视为是“富人的赌博游戏”。投资有两个特点,一是快进快出,二是通过杠杆效应追求尽可能高的回报。换句话说,对冲基金的投资回报期普遍很短。对冲基金往往偏爱两种类型的资产:一是被高估的,二是被低估的。

  高估的譬如亚洲金融风暴中的泰铢,而低估资产最近的例子莫过于香港的领汇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据媒体报道,2007年1月8日,领汇(0823.HK)获美资对冲基金Atticus Capital增持权益至5%。而2006年中,Atticus与另一对冲基金TCI合共持有领汇23.35%的权益,领汇的股价在很短时间内蹿升至18港元左右,涨幅高达80%。

  “从事对冲基金业,你是自由的,不需要别人评论,因为市场直接反映你的业绩。”姜凯说。

  瑞银中国证券主管袁淑琴在媒体公开表白,“对冲基金对研究人员、投资人士的需求伴随着发展越来越强烈,而对冲基金的收益如此高,自然有不少人趋之若鹜了。”

  但老道的姜凯对记者表示了另一层担忧:“上个世纪末时,产品周期为6~7年,现在的产品周期是6个月,股票市场波动无疑更为激烈,很多大企业的老总会私下里表示,自己最大的困惑,就是不清楚行业发展的方向。”

  现在的对冲基金经理“对风险的重视更大于收益,对冲基金经理更重视在不输钱的情况下能赚多少。”姜凯说。

  对冲基金监管难度高

  “对冲基金的投资需要全球化,有句话讲‘Money Never Sleep’,对冲基金需要24小时投资。”姜凯说。

  对于日渐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来说,如何监管这些不睡觉的“神秘的手”,无疑令监管层伤透脑筋。

  “对冲基金第一是钱多,都在寻找投资机会,它们还准备到中国买机场买地产;第二是收益高,大约在15%以上。”最近刚在中东参加了一个对冲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会议的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介绍。

  但对冲基金一直欠缺透明度,同时监管机构之间对对冲基金披露资料的要求仍未有共识,因此监管部门很难定出一套有效的制度进行监察,或评估及管理所引起的系统性风险。此外,有关对冲基金的公开资料也非常有限。

  “对冲基金几乎不受管制的法理基础是,它是对数量有限且风险承受能力极高的投资者私募发行。”美国J.C.弗劳尔斯投资(J.C. FLOWERS)公司董事总经理在其个人博客上撰文指出。

  “私募基金 就是所谓中国的对冲基金!”锐衍说道,“我们分析认为:关于私募基金,集富人之财,具有资金量大、风险承受能力强的特点;另一方面,它属于专家理财,投资分析能力强,有利于发现企业价值。”

  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系教授吴弘则向记者表示,“私募基金的设立,应有明确的组织形式,有符合规定的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有合法的资金来源、合法的投资方向。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必须依法管理资金,并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2006年9月召开的中国私募股本市场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吴晓灵新闻,吴晓灵说吧)表示,对于私募基金组织形式,可以采取三种方式:集合信托计划或集合资产管理的契约型;合伙公司;公司型。管理层对私募基金的监管目标应是:减少外部性,保护公众利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吴晓灵的演讲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包括争取投资基金成立的政策框架初露端倪。

  但在2007年的中国,有一点无可置疑,“金融市场越是自由开放,流动性越高,就越容易受到威胁。”姜凯说。

  名词解释

  对冲基金(Hedge Fund),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已失去其初始的风险对冲内涵,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的代名词。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责任编辑:雨辰)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姜凯 | 吴晓灵 | 夏斌 | 对冲基金 | 基金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