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国进民退,中国“国有化”高调疾行 > 国进民退独家分析

杨帆:国进民退是权力资本化结果 权力应退出市场

来源:搜狐财经
2009年11月13日17:45

  搜狐财经讯 今年来,航空、钢铁、地产、煤炭以及交通等多个领域出现经济资源向国有企业集中回流的现象,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将往何处去?日前,天则经济研究所举办了《“国进民退”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研讨会,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剖析。以下是搜狐财经的独家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

  央企这个事儿,我想有些思路吧,因为你们这四个问题提的,大家也没分好。现在争论的一个事儿,就是不应该有争议的,就是那个央企,还有地方政府所属企业,我建议你们请徐建来一次,他是深圳大律师,写了国有企业怎么定义。

  国有企业就是中央政府一个投资主体,拥有绝对控股权的。地方政府的叫省属市属。大公有私有的划分是意识形态说法,国有制度的法律定义也不清楚。

  我跟赵农的想法一样,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为了推动改革,实际上模糊了许多法律概念,法律概念基本上是很不清楚。公有私有是意识形态概念。

  说到国有和民有就带有一点法律概念了。国有也说不清楚,应该是一个政府主体,占绝对控股权的,算国有企业。占10%算,还是占90%算?几家政府主体组成一个股份公司,实际那几家国营的股东,都丧失国有意义,和私人就是一样的了,他们的投票权可以互相抵消,也是为了市场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因此,严格的国有企业,只有一家政府主体占绝对控股权的能够算。

  张老师是我的博士老师,经常说要区分实践和理论的真假问题,实践中究竟什么是真问题,什么是假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讨论的真问题,实际上就是央企扩张及其带动的省属市属国有企业,在市场里面扩张的问题。扩张是在两个领域里面。一个是它应该在的领域,如自然垄断,可以考虑多卖掉一部分股票,少用股权控制,多用非股权控制。前几年私有化的浪潮也挺汹涌。你们说国有化浪潮很汹涌,我看前几年是私有化浪潮汹涌。把地方自来水厂,供暖厂甚至电厂卖给私人,能成吗?按照道理也可以,就是你私人办电厂,办供暖,办自来水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要管依法管理,物价局要定价,不许转产。就是完全的私有制,私人办一个自来水厂,也要按照法定办,要政府和群众监督。到底行不行,一直没说清楚。有人说不行,非得政府控大股才行,只能用股权控制才有用,非股权控制就没有用,这样的道理,我没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可能是在中国社会监督不起作用,依靠国有成了习惯。

  政府不控大股,是不是就管不了它了?有效政府也可以管得了,就是要经济民主化。

  在一个就是现在的问题:垄断企业多种经营。留利太多,贷款太多,他自己用不了,又用到别的领域去干。到底让干不让干,是一个争论的问题。

  有一种假设,当然是以自由主义假设了。国企这么干一定要利用权力,国有企业就不能进竞争性领域。进来之后一定要利用权力在这里捣鬼。如果我们认同这个道理,那我们就建议,到一定程度让它全部脱钩。军队创收后来就脱钩了。

  中石油、中石化搞垄断,就搞加油站,开发油田,到外国去开发油田。就让你在这个行业干,参加国际竞争。或者把钱投入你那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这个可以监督的。中央还管不了这100多家央企呀,就是不让多种经营,很简单的一件事。不让你干,你美国去干加油站,非洲去办加油站。

  涉及国际竞争的战略产业,需要国家支持,就限于你这个行业竞争。

  即使是这样的理念,我还是更倾向于非股权控制,就是用国家采购、国家补贴、安全立法、战略产业振兴法。属于国际竞争的大产业,国家要支持,比如航天航空,没法到市场里面干。但控大股就没必要。股票国家可以占一部分,国家用战略产业振兴法去鼓励发展。

  你说的国进民退,就是国有企业股份多了,应该往出退。我一直就是这个看法。国家要扶持产业是肯定要扶持的,可用非股权控制。这问题现在是实践上的真问题,和理论上的真问题,就是央企扩张,扩张到垄断行业以外去了,可以让它脱钩收缩回来。

  包括向地方政府投资,搞了很多公路,现在用4万亿投资,加上地方企业18万亿,都是国有资产,但是它增加的只是国有资产的总资产,没有增加净资产。等经济发展了,把股票给卖掉,拿那个钱去还国债和银行去。应该是经济好转时把股份卖掉,再退回来。国企在竞争性行业应该退出。

  崔之元说的社会主义,我另有一个建议。你说那个东西也不一定行得通,说政府支持自己的国企赚的钱,然后给私企减税。国企就其本来意义,目标不是利润。我跟赵农的说法一样。就把国企限制在公共领域,解决市场失灵。政府持少量股票。公共事业赚不了钱,让国企的存在,就是它搞亏损的,私企不干的。30年前都有共识,我是大学的时候就知道这个,现在又拿出来这个说,怎么回事?

  国有企业要干私有企业不干的事儿,不能与民争利。亏本了跟财政要钱,再补贴给你。它就是干公共事业的。

  例外的就是国家战略产业。如飞机制造,美国和欧洲各一个,形成寡头垄断。中国十几家,真是过度竞争了。亏本之后国家补贴,少实行高关税。这是战略产业,必须得国家支持的,一说公有私有,就扯到意识形态上去了。我觉得应该一个报告上去,像央企100家,弄100个分公司,就一万家。造飞机的就不要造垃圾筒,让它退出多种经营。

  我在1998年提出的思路可行。我这10年前的东西,我也要讲一讲知识产权,大家不是一直强调要维护私人权利吗?1998年我提出来,改革会出现权力资本化。最近张老师说还记得,其他人就忘了。现在大家都说要反对特殊利益集团了,我是 前年就研究完了,司法部重点课题,很快就出版了。国进民退这个事儿,它引起争论,如果各种意见达成共识,应该用权力资本化的路数来分析它,就容易达成共识,而不是用公有私有的意识形态理念。

  中国的改革是从权力社会开始,市场化第一步是权力创造的,最简单的就是所有的担保。开始的担保权都是权力做的。当时我们所有人都没有财产,第一笔贷款就没有抵押品。

  那种情况下,只能是跟单位借点儿钱,赚了钱还,有的也没有还。赔了本就不还了。只有权力是出发点,所以中国的改革,其实是走权力资本化的路子。

  权力变农业资本,变商业资本,到988年生产资本,出现了社会动乱,90年代发展起金融资本,2000年扩大量进入国际资本。至少到2006年市场对国际资本全面准入,中国的权力资本化路已走完。我可是彻底的实证主义,我没有价值判断。经济学家不是不讲道德吗?要讲实证。这就是实际的改革路径,主流是这样的。2006年之前基本上应该肯定,而不是否定。我就听不懂什么“市场经济”,就是资本经济嘛!,资本已经发展到国际资本,我们彻底资本准入了,外资已经可以影响我们的股票房地产,开展了许多产业。

  到这个情况,你说哪一项我们经济改革还没有完成?按资本范畴全部进入中国了。我认为市场化的改革差不多了。倒是应该反过头来看怎么加强宏观控制,加强立法,完善市场规则的问题了。

  现在权力应该退出市场。权力已经完成它造就市场经济任务,就应该退出。

  我认为下一步,如果有共识,就是抓这个权力退出市场的问题,权力受制约的问题。这个我相信是有共识的。现在它不退,所以才有今天的会。为什么不退?他说有金融危机。那金融危机之后你退不退,他不说。是不是这个问题,所以大家就着急了,赵农尤其着急。

  这不能变成长期的。权力资本化我马上出一本书,强势利益集团包括:第一个是民营资本,第二个国有垄断资本,第三个是国际资本。这三大资本集团在中国基本形成,互相博弈,应通过反垄断法规范所有集团。外资在中国有没有垄断?我得到的很多消息,外国资本在很多竞争性行业里面都形成垄断了。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大家应该达成共识,到底谁垄断了?垄断多少?任何人垄断都不可以。包括民营资本也不能垄断,在重庆抓100个黑社会,那都是干吗的,欺行霸市,都可以垄断。薄熙来在重庆抓黑社会,这是非常正确和重要。黑社会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在里面。当然是钱权结合,有权力,也有资本。即使你把国有企业都变成民营,它还是要腐败呀,它还是垄断呀,这跟所有制好像关系不大吧。

  自由主义假定权力腐败。上午崔之元说的有没有感情问题,这不是感情问题,这是假设前提。国家主义的前提就是政府比较好,假设前提不一样。哪个假设前提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这就是理论家要实证的。

  第三个就是背后的理论的争论,牵涉到历史上好多争论。实际上确实有一种对于中国的发展模式的争论,耐比斯特80岁出了一本书,国际上销了1400万,说在中国马上就出,现在没有消息了,是不是被禁止了?这本书在中国没流传。但是我在国庆节前两天,我到欧美同学会开会的时候,全场非常焦虑,说民主看来这辈子见不着了。我没说话,他们说的全部的几乎就是焦虑。按照自由主义逻辑,经济先发展,经济发展了就有政治民主,现在发现没有。经济发展了,国内外反而出现一股思潮,一开始说中国一定时期用不着民主,集权比民主好。外国出事儿冲击不到我们,我们就是不守国际规矩,挺好。1998年那一次,中国就是用的国家权力,我觉得国家是干了好事。当然这不是国企干的,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为什么不是好事?总比俄罗斯自己垮了好吧。外国闹危机,中国挺住了,大幅度崛起了。现在还有7、8年崛起的。这不是感情,这是事实。

  这可不是国企的作用,是人民币没自由兑换,是外管局,和国企没有关系。大家真正担心的,怎么中国经济繁荣了,反而民主的呼声越来越低了?有人说,中国搞的很好,就不用民主了。进一步说中国早有民主,文化大革命就是民主。解放军里面就有三大民主。是中国民主比西方多党制更好,是有人民民主的。

  哪是主流呢,一开始说西方是主流,只不过中国有很多民间的形式,可以考虑以后中国有民主的时候,搞的更好一点,不要金钱统治。现在又不这么说了,说中国已经有了民主,叫“纵向民主”,说中国的民主是纵向的,和西方是等价的。

  真正不安的还恐怕不是央企的问题吧。我们这么大经济规模,它真正控制多少?后面是这个问题。就是耐比斯特说的,中国有纵向民主。这是新词儿。后来我就乐了,我说,那我们计划经济就是纵向的市场经济。(笑)

  基本概念已被颠覆了,中国崛起不得了。有效地搞了奥运,防传染病,恐怖主义在中国起不来,加上60周年一阅兵,叫做“举国体制”,说现在中国挺好,不仅经济体制不用再改,政治体制也不用再改,我们就是世界最好的,最民主的,我们是有纵向民主的国家。话说到这一步,咱们还改什么呀。

  你们都说我是新左派,我是主张超越左右翼的。

  耐比斯特那老头有点糊涂,他原来写的东西比较好。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国进民退只是其中之一,先从这儿开始。背后的方向选择还没有解决。

  应该做一个很具体的,就是央企和地方企业,它们究竟扩张到什么程度,如果确实很大,要求他们退出竞争领域,不应该成问题,跟解放军不能下来创收一样。市场经济,拿着枪赚钱,怎么等价交换呀,没有正义。

  谁是新左派呀,不要拿帽子瞎扣人。

  最后一件事,我给崔之元提个建议,社会主义应该探询社会所有制,不要总是维护国有制。

  社会所有制可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面说的,到了市场经济,当然不能是单一国有。社会所有制,如股份公司,但是我现在发现一个绝对是社会所有制,就是基金,特别是财政部管的那个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基金,面向全国的社会基金,绝对是社会所有制。

  应该有共识吧。王小鲁说的也很重要,现在这么多国有企业,你怎么分?30年前,我们就研究过怎么分国企,不是不想分,是没法分。他们说要按人口分,一个人就分一万块钱人民币的国有资产,私有化证券,苏联东欧就是这样分的。我说不行,在不符合计划生育。你们家生五个,我们家生一个。有没有农民的事儿呢?我说农民可以把地给分了,在分一份国有资产就是两份了。然后在马上就有人评论,说杨帆是城里人,宋光茂是农村来的,马上就车刀你的出身了。

  我80年代琢磨过,分不了,后来就是偷。张五常2003年说就主张,把国企分给现在的经理。是我们“经济学非主流”出来,坚决把他打掉。为什么要把国有财产分给现在的经理啊?天下是你打的吗?没任何道理给他。这么给他之后,组织部也不干了,宣传部也不干了,公安部也不干了,解放军也不干了,中国就大乱。这么干私有化,不仅没有工人农民的事儿,权力系统内部也摆不平,就真是天下大乱。

  有人说,那太好了,我就喜欢天下大乱。那就是你对国家没有基本认同,就按照天下大乱的模式来设计改革。2004年那个时候真有那个风,副部长不干了要到央企当经理,一分股票就是千万富翁。那个时候就是权贵刮分国有资产的浪潮。是他们策划的分利联盟,干脆求把国有企业分到自己家。这个东西不仅老百姓不干,权力系统内部也不可能一致。这个是绝对不可以的,你再痛恨国有企业,也不能出这种让天下大乱的招数。

  最好的主意,上市公司现在2000多家了,分几年,把它的国有股转到社保基金里面去,这个没有任何震动,没有任何下岗,没有任何的乱七八糟和腐败,就是换个帐户。社保基金现在是7千亿太少了。把国有股一年划10%作为平准基金,股票一跌就买,股市涨了就卖。,

  这不叫私有化,这叫社会主义公有制,从国有制发展到更高的形式,这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公有制。这不是我的知识产权,这是马克思的知识产权。在中国是1994年由两个人最先提出这件事,一个是周小川,一个是刘世锦,我也是1994年提出的。后来有吴敬琏批评权贵资本主义,裙带资本主义,杨小凯区分好坏资本主义。

  我相信以后,社会主义的社会所有制和牧主,,是最有道理的一种。无论从人权的角度,还是从社会主义角度,是最好的一种。谁不干?就是利益集团。

  如果这么做了,股市还有很大的潜力,创业板可以成功,民营企业可以从创业板得钱。这就对了。不是那些卖白菜的,搞房地产的民企,是新起来的硕士博士,有科技的人,结构调整可以完成,有科技的人去创业板上一人拿一亿,一人有两千个,就是两千亿,就是小数。五年一万个人。假设90%是骗子,还有10%是真的,就可以了。

  从国有资产划拨,直接建立社会保障。我早就算过账,可惜没有人听。

  基金是要投资的。可以作为救市基金,只赚不赔,一年有三千亿利润就够了,连下岗工人和农民,公费医疗,三千亿够了。基金永远是三万亿,用利润去支付。

  全国的社会保障基金两三年就可以建立起来。这是完全符合人权的,也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这样的好事为什么没有人呼吁呀?为什么没有人知道呀?为什么总在意识形态上斗来斗去?

  这是很实际的一件事,让中央政府干,那它不干,就说明不愿意放弃他的垄断利益。还是持国有资产大股的人不愿意。绝对不能被私人 瓜分 ,而是要划拨给社会保障基金,为全体人民谋利益。

  (本文由天则经济研究所提供)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046。

责任编辑:钟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