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能否突破
“不管怎样,煤化工的发展肯定是一个趋势,比起石油、天然气来说,中国的煤炭储备非常富裕。”刘心田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新型煤化工协调委员会曾经指出,发展现代煤化工,即以
煤气化为龙头,以一碳化学为基础,合成制取主要以替代
石油化工产品和燃料油的化工产业,有利于推动石油替代战略的实施,保证能源安全,实现能源多样化。
由是观之,现代煤化工得以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对石油工艺路线的替代效应。“油价的高低可能直接影响到对煤化工发展的态度。”刘心田说。
分析人士指出,在2008年底油价跌幅最深重的时候,国际煤炭价格的跌幅也小于国际油价的跌幅。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资源产品价格出现一定跌幅,而相比之下,煤炭价格的跌幅又是远远小于其他资源产品的价格跌幅。2009年的石油价格水平相比2008年要平缓得多,并且最高才刚刚到达80美元。相比之下,中国的煤炭价格仍然具备空间。
刘心田认为,在外部环境上,秋冬季历来是用煤高峰期,今年电煤紧缺的问题又比较突出,加之油价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突破80美元,煤炭价格相比油价优势并不突出,可能也是目前政策面对于现代煤化工的态度非常谨慎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如果用煤紧张的局面缓和,并且油价迅速抬升的话,煤化工的替代意义又会立刻凸显出来,政策对现代煤化工可能又会转向大力支持。”刘心田说,“如果油价回到100美元甚至是120美元以上,煤化工将具有可观的经济性,政策可能有所变化。”
技术能否突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指出,现代煤化工多为示范项目,如果能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可能推动政策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现代煤化工中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仍然处于装置试车或建设阶段,基本上都是试点,部分将在2010年实现示范装置的商业化运营。而技术问题和商业运行仍然是现代煤化工的重点问题,例如神华煤制油项目近期虽已宣布正式投产,煤制油公司也顺利拿到成品油批发资质,但距离达产还有很远距离,投产后运行不稳定,估计还需要一至两年时间才能成熟。至于大规模商业价值,现在更是无从谈起。
亚化咨询认为,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合成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等项目在工业化示范成功之后,还要再根据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状况和这些项目的成本竞争力来决定是否大规模推广。
该机构预计,我国已经建成的煤制油示范项目将陆续进入商业化运营,并在2010年实现总计168万吨/年的煤制油产能,直接液化煤制油和间接液化煤制油的经济性、产品方案和质量指标将经受市场的考验。
亚化咨询认为,在三个示范项目验证煤制烯烃的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靠性之前,我国将很难核准新的煤制烯烃项目。煤制烯烃项目应该与石油烯烃统筹规划,避免区域产能重复建设。此外,由于我国聚乙烯和聚丙烯低端牌号产品较多,高端产品供应不足,煤制烯烃的产品方案应该向高端靠拢。
而我国煤制乙二醇的竞争对手,除了国内的一体化石化企业外,还包括中东地区以低价乙烷或者石脑油生产乙二醇的企业。煤制乙二醇的生产成本以及装置能否实现稳定运行将是决定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证能源评论:区别对待新旧煤化工
本报记者 李阳丹
主打“能源替代”牌的现代煤化工遭遇政策紧缩,有关部门表示,今后三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试点项目。
与传统煤化工不同,现代煤化工产业不仅肩负替代石油化工的战略重任,也将是清洁煤利用不可缺少的部分。业内人士希望,在相关政策安排上,对于现代煤化工试点的规范,应与抑制传统煤化工过剩区分开来。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划分,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都属于现代煤化工。目前,现代煤化工的子行业中,除煤制二甲醚能够大规模生产并已有过剩苗头外,其余子行业尚处于示范阶段,未产业化,更谈不上“过剩”。三年停批试点主要是为了遏制各地方政府上马现代煤化工的热情。
作为缺油多煤的国家,我国主要化工产品完全由石油作原料生产是不现实的。负责相关产业的官员曾表示,发展现代煤化工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方向。有关部门的顾虑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煤化工投资太大,在工业化示范没有完全被证实为安全可靠并在经济上可行之前,国家不会允许该行业大规模铺开;二是在现代煤化工发展初期,全国有煤炭资源的省几乎都有立项,而其中不乏打着煤化工旗号行“圈占资源”之实的企业。
据介绍,部分煤炭资源产区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不顾生态环境、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现代煤化工工艺技术并未成熟的实际,便急于进行产业化项目建设的态势,盲目规划布局了大规模的现代煤化工项目。
事实上,现代煤化工项目投资高,风险大,需要在示范工程投产后,稳定运行一个时期,进行全面总结,评价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确定资源消耗指标,考核经济效益,并在高煤油价差的情况下,才能研究推广应用等问题。
即便如此,现代煤化工的发展也不能因噎废食。除了对石油化工有替代作用外,现代煤化工技术的进步还将推进低碳经济的实现。
以清洁煤气化技术为龙头的新型煤化工产业,能源利用率高,资源利用充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少。据了解,业内所推崇的多联产技术推广应用后,新型煤化工单位产品能耗往往要比传统煤化工降低20%以上,“三废”排放减少一半以上。
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例如煤气化技术的煤种适应性较强,气化效率略高于国外技术,投资成本和有效气生产成本较低;近期褐煤制乙二醇成功运行,有望改善国内乙二醇进口高依赖度。
与传统煤化工领域存在结构不合理、行业集中度不高、大型现代化高技术的企业较少等“硬伤”不同,现代煤化工并不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针对传统煤化工产业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应的限制性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石化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中则明确表示停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等煤化工项目。
而对于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则应当恪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底线,立足合理的布局、规划,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继续研发。停批项目固然是调控手段的一种,但不能因此阻碍了技术进步,毕竟,先进技术是发展现代煤化工的前提。部分现代煤化工项目进展情况
煤制油
2009年1月,神华集团
鄂尔多斯百万吨级直接液化煤制油示范装置试车成功。2009年该装置总计出产10万吨汽油、柴油等油品。
2009年3月,伊泰16万吨/年煤间接液化 煤制油项目试车成功;2009年9月正式投产,当年累计生产油品1.2万多吨。
2009年8月,潞安集团16万吨/年铁基浆态床F-T合成油装置产出合格的柴油、石脑油产品。2009年12月,配套的合成氨尿素项目产出合格产品。
2009年6月,晋煤集团10万吨/年甲醇制汽油项目试车成功。
2009年11月,神华宁煤与沙索公司合作的间接液化 煤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预审。
2009年月1月,兖矿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的陕西榆林100万吨/年间接液化 煤制油项目通过环保部环评。
煤制烯烃
2009年6月开始,大唐多伦煤制烯烃项目煤干燥、煤气化、甲醇、聚丙烯等装置先后实现中交;空分装置于2009年3季度试车成功;聚丙烯二线装置于2009年11月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的聚丙烯产品。
神华包头 煤制烯烃项目煤气化、合成气净化和甲醇三套装置于2009年12月实现中交,将于2010年10月生产出合格产品。
神华宁煤煤制烯烃项目已经完成大部分建设工作,甲醇制丙烯装置将于2010年4月投料试车,煤气化装置将于2010年7月投料试车。
2009年11月,神华陶氏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奠基,项目一期投资约100亿美元。
2009年8月,由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清华大学和安徽淮化集团共同承担的流化床甲醇制丙烯(FMTP)技术开发项目打通系统工艺流程,并于10月实现连续稳定运行470个小时。
煤制合成天然气
2009年8月,大唐国际内蒙古赤峰煤制天然气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截至2009年12月,已完成工程投资20亿元。
2009年12月,内蒙古汇能煤制天然气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2009年2月,神东天隆集团新疆准东13亿方煤制天然气项目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登记备案。
2009年4月,神华集团鄂尔多斯20亿方煤制天然气项目奠基。
2009年5月上旬,大唐集团阜新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通过环保部的环评。
2009年6月,中海油/同煤集团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式启动。
2009年7月,新汶矿业新疆伊犁20亿方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庆华集团新疆伊犁13亿方煤制天然气项目开工建设。
2009年10月,中海油与鄂尔多斯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在鄂尔多斯建设煤制天然气项目。
2009年11月,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新疆伊犁煤制天然气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煤制乙二醇
2009年5月,惠生(控股)集团鄂尔多斯煤化工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2009年9月,五环科技、湖北省化学研究院、鹤壁宝马集团签约合作建设年产300-500吨级乙二醇中试装置、万吨级示范装置、10万吨级或20万吨级工业化生产装置。
2009年10月,开滦集团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2X20万吨乙二醇和2X20万吨煤焦油加氢”多联产循环经济项目奠基。
2009年11月,由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与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两个年产20万吨煤基乙二醇项目,分别在河南洛阳孟津县和河南商丘永城市开工建设。
2009年12月,通辽金煤20万吨/年 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项目打通全流程,完成一周的试运行。
低碳排放的煤化工
2009年5月,我国电力行业第一套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示范项目——华能绿色煤电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并于2009年7月开工建设,首台250MW级IGCC发电机组计划2011年建成。
2009年8月,华能集团与美国杜克能源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利用中美两国能源技术,包括碳捕捉与封存以及煤气化技术等清洁煤炭技术,降低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2009年9月,神华集团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签署《关于开展煤炭直接液化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合作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