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印度加息影响不显 国内资金价格小跌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贺麒麟
2010年03月23日07:29

  在上周二(3月16日)央行发行1100亿1年期央票,令上周央行净回笼资金2130亿元创下两年来的新高后,今日(3月23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显得较为温和。此外,尽管印度上周五意外加息令金融市场波动,但在充裕资金面带动下,昨日内地债券市场依旧维持小幅盘整格局,货币市

场利率也呈稳中偏跌态势。

  1年期央票暂别“千亿”

  昨日,央行公告称,周二将在公开市场招标发行78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与上周二央行发行1100亿元1年期央票相比,环比减少近3成。这也结束了前两周一年期央票“千亿”的发行天量,但仍高于一二月份所有的单周发行量。

  对于发行量的骤减,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供求的变化和资本市场的变化,导致政府回收流动性的力度放慢。

  孙立坚称,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使市场对人民币需求增加,此时央行放缓回笼资金的节奏,来应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冲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上,对市场上由印度意外加息引发的紧缩担忧,通过适当减慢回笼速度,能够释放“宽松”信息,淡化加息预期。

  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分析,1年期央票利率被视为基准利率的风向标,因此央行减少一年期央票发行规模,或是为降低市场对利率上行的预期;此外,由于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仅为1150亿元,规模低于上周的1900亿元,导致本周1年期央票发行量的下降。

  上述业内人士同时指出,资金面持续宽松支撑市场需求,本周二1年期央票中标收益率有望继续走稳。考虑到还有正回购操作以及3个月期央票品种,央行本周实现净回笼已基本无忧。央行公开市场此前已连续4周净回笼,上周2130亿元的净回笼量并创下两年来新高。

  印度加息影响不明显

  而从债券市场来看,尽管印度上周五意外加息令国内外金融市场波动,但在充裕资金面带动下,昨日债券市场依旧维持小幅盘整格局。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交易员吴泽智称,早盘受到印度升息的影响,现券市场长期品种报价略有走升,但午盘又小幅回落,昨日市场整体并未有明显变化,“只是10年国债动了一下。”

  吴泽智表示,中长期国债收益率近1个月来连续下跌后,在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投资环境下,继续走低的动能已不足,债市暂时回调。此次印度加息只是其国内通胀压力太大,亚洲各国历来“各自为政”,且中印货币政策关联性甚弱,因此对中国影响不大。

  兴业银行交易员冯小波认为,银行间债市周一早盘部分中长券受抛盘打压,收益率略有上行,小升1~2个基点。但其余中短期券种并未受到波及,表现依然平稳。今天市场上总体比较清淡,投资者心态较前期更为谨慎,是否由印度加息导致,暂不能确定。我国目前加息的预期并不特别强烈,现阶段要继续关注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数据表明我国有强烈的加息预期;进一步关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昨日资金价格稳中偏跌。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最新报1.32%,较前收盘跌1个基点;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1.60%,较前收盘跌4个基点。近两周,均有超过1000亿元的央票和正回购到期资金流入市场,资金面宽裕加剧,资金价格稳中偏跌。

  新闻链接

  印度央行意外加息 国际现货金回调

  每经记者 田甲 发自上海

  印度央行上周五(3月19日)意外加息,市场担心将抑制印度作为世界第一大黄金消费国的黄金需求,国际现货金当日大幅跳水,纽约现货金一天下跌18.9美元/盎司,创下一个半月来的最大跌幅。

  上周五,印度央行在通胀压力下意外加息,将国内关键贷款利率(回购利率)与借款利率(逆回购利率)分别上调25个基点,分别至5%和3.5%。

  消息出台后,纽约国际现货金当地时间13:26~16:30之间大幅跳水,由当天最高价1126.70美元/盎司一路下跌至1100.95美元/盎司,最深跌幅近2%。

  COMEX4月期金大跌18.5美元至1107.6美元/盎司,跌幅高达1.64%,是2月4日以来的最深跌幅。

  3月22日,国际现货金继续一蹶不振,在1100美元/盎司上方窄幅震荡徘徊。开盘报1106.95美元/盎司,截至北京时间下午7点23分,纽约现货金最高报1108.50美元/盎司,最低报1102.55美元/盎司,收报1104.10美元/盎司,下跌2.5或0.23%。

  东证期货高级分析师陆兼勤表示,印度是一个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通胀对社会稳定的打击很大,因此加息是印度政府当前的必然选择。但由于卢比不是美元指数的构成要素,对美元走势不会构成直接影响。

  对于当前全球的货币政策,陆兼勤表示,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都将全面收紧货币政策;澳大利亚等资源出口国也将维持收紧态势;美国目前在等待就业数据回暖;欧洲和日本由于复苏较慢,仍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直到政府财政赤字不能承受为止。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李乔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