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调控物价是政府的天职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11月15日13:55
  近一个时期以来,面对节节攀升的物价,各方议论纷纷。两位百姓关于物价的对话,令人深思。一个说,“房价物价的上涨,肯定是政府想让它们涨。”一个问,“为什么呢?”回答说,“什么都控制在政府手里,政府不想让它们涨,它们能涨起来吗?”

  说来,在一些百姓的印象中,我们的政府仍然是全能政府,什么资源都控制在政府手中,政府什么都该管,什么都能管。这确实有点“冤枉”现在的政府。现在的政府,正在致力建设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那种认为什么资源都控制在政府手中,政府什么都该管,什么都能管的观念,确实已经与事实不符。但无论有限也好,法治也好,服务也罢,调控物价始终都是政府的天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适应建设现代政府的要求,中国的各级政府正按照“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方针实现职能转变。这十六字方针,与调控物价天生就是绑在一起的。那种膜拜自由市场,视市场为万能,反对政府一切形式的市场干预的认识,政府是不能听信的,更不能以此来为自己的职责开脱。

  民生无小事。物价是重要的民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当前的房价、菜价、食用油和燃油价格都处在上行通道,通胀压力巨大,百姓生活成本上升过快,部分困难群众不堪重负。调控物价,稳定价格,把百姓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管好,是各级各地政府当前突出的大事。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的一项突出的政治优势。这种政治优势,在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上海世博会等国家大型活动和大灾大难中油然喷发。在大风大浪,甚至是在疾风恶浪中,百姓能够感受到政府的力量。而在本应更能感受政府力量的平时,为何百姓反而感受不到,甚至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呢?

  没有落后的百姓,只有职能没有转变到位的政府。像目前有的地方政府价格听证会就是涨价会。与民争利的事,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抢着干;而一旦物价上涨,需要政府调控,往往或归为市场炒作,或托辞自然灾害。

  真相究竟如何,政府得沉下身子作一番深入的调研。如燃油尤其是柴油涨价和紧张,对菜价的影响究竟多大?政府为蔬菜和食品开设的进城绿色通道,落实得如何?执行中走样了没有?是否存在游资炒作和供应商联手哄抬物价的行为?

  总之,调控和稳定物价,是政府永远的职责,需要的是对症下药,而不是推脱责任。

  文/阿源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